APP下载

国企应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经济的核心力量

2020-11-04山东财经大学教授李德荃

山东国资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循环供给主体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本刊特约专家 李德荃

在2020 年5 月14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随后在5月23 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以及7 月21 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及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念。7 月30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则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较大,其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中长期的,因此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笔者认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运筹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交往的国家级中长期战略。这一战略理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如下三个时代背景。一是近年来国际间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愈演愈烈,而且趋于长期化;国际间现有产业链或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显著增大,我国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出口以及海外投资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政治阻碍。二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仍处于产业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的过渡期,旧的产能已去,但新的产能尚未生成,经济增长存在失速的风险。三是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加剧,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增长持续乏力。此外,历史地观察,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产业空洞化问题,造成经济停滞,政治与社会动荡,因而不得不提出“再工业化”的课题。殷鉴不远,我国应汲取他国经验教训,避免重蹈产业空心化的覆辙。

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理解

所谓经济循环,直观地理解,就是指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到消费周而复始的过程。具体地讲,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到这些产品和服务被充分地消费,便是完成了一次经济循环;然后,由产品和服务的再次生产到再次被充分地消费,算是完成了第二次经济循环。依此类推,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到消费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过程,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绵延不绝的经济活动。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将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过程细致地分解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为起点,消费为终点,分配和交换则为两个中间环节。由于消费的实现为新一轮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从整个经济系统的宏观层面来看,经济活动就表现为“从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过程。

消费的完成,既可理解为需求的满足,也可理解为供给的实现。由此,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无缝衔接又可理解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契合。于是,所谓国内经济循环,就可理解为国内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及其在国内的实现过程,或者国内供给与国内需求之间周而复始的契合过程;而国际经济循环,则可理解为国内供给及其被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所实现的过程。当然了,国际经济循环这个概念也包含国内需求被国外供给所满足的情景,但这显然不是我们使用这一概念时所关注的重点。当我们提及国际经济循环这一概念时,通常关切的是国内供给被国外需求所实现的状况。

对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解,关键是把握如下两个要点。一是国内供给应当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来满足,亦即应首先立足于培育国内需求市场,力争国内的产能基本上可以被国内需求所消化,然后再基于国内市场竞争淬炼而成的竞争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二是应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亦即在国内积极拓展或细化产业链,应当首先使得产业在国内(例如东中西部)各地区间梯次转移,然后才逐步溢出国外。也就是说,要避免出现中国企业或资本绕过国内相对落后地区直接到海外投资的现象,借以避免产业空洞化的问题。

因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首先要积极培育国内需求,使得国内市场的需求基本能消化国内供给;与此同时,要积极拓展国内产业链,力争所有产业都首先经历国内不同地区间的梯次转移,然后才逐步溢出国外,从而达成“国内的产能主要由国内需求来消化,国内的需求主要由国内供给来满足”这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局面。在精耕细作国内供求市场并且避免产业空洞化的前提下,再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理性参与海外投资,从而生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

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直至2010年前后,我国实行的是“两头朝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就是大规模地发展“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与此同时,在尽可能增加国内投资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来投资。为此,不惜压低工资,从而造成国内消费市场容量不足,产成品主要仰赖国际市场消化。这一高度依赖投资和对外净出口的浅碟形外向型经济模式,支撑了我国经济近30 年的高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成,主要基于如下三个条件:一是我国的经济总量不大,因此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对国际市场的冲击较小;二是恰逢美国等西方主要经济体持续经济增长,其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力较强,自信心充足,因此推崇全球经济与金融的一体化和自由贸易,愿意容忍其他中小经济体中低烈度的市场竞争;三是美国等西方世界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敌意不高,文明或种族竞争意识尚未形成。

然而,自2010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我国购买力平价法下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已成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从而完全丧失了上述三个浅碟形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成条件。在这一新形势下,设若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建立完全封闭型的经济系统,尽管可以自立,但显然违背世界历史潮流,不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因此,我国只能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条路。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构建国内大循环经济上,充分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进而凭借国内市场的磁吸效应,将国内经济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衔接联通起来,从而搭建起国内企业产品、服务和资本走向海外的桥梁。

好在我国拥有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拥有14 亿人口,即便基于市场汇率的经济总量也已位居世界第二,因此完全有条件建立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经济系统。

足够强大的国内消费能力,是建立国内大循环经济的基础。实际上,以国内循环为主体是开放性大型经济体的独有特征。世界银行(2016)分别使用人均国民收入1045 美元、4125美元和12735 美元作为区隔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经济体的分界线。依此标准,我国2019年的人均GDP已突破1 万美元,即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七国集团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高收入社会。根据这些国家的经验,人均消费总体呈长期增长的态势。尤其在从中高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人均消费增速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消费结构也逐步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非耐用消费品的占比逐步下降,耐用消费品的占比逐步上升。而自较高水平的中高收入阶段开始,服务类消费的占比快速增长,最终都超过非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占比,成为居民消费的首要组成部分。

这些发达经济体的经验,主要体现了市场机制对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的调整模式。而国家政策的针对性调控,则是我国的独有优势。目前,我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已连续6 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我国的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仅大约相当于美国的96%。考虑到美国人口仅为3 亿左右,我国消费市场的总规模有潜力至少达到美国的1.5 倍。果真如此,我国便能建立起磁吸力足够强大的国内大循环经济系统。届时,任何经贸乃至于科技隔离我国的国际政治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把握好如下三个要点:一是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二是尽可能在国内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三是主动开放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理性参与海外投资。其中,前两个要点的目的就是要构建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国内经济循环系统,为此必须实现产业在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要绝对避免出现全局性产业空洞化的问题;要力争国内市场基本能消化国内的供给,国内供给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至于最后一个要点,换句话说,就是要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获取逆全球化不利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将我国经济有机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中。

避免出现全局性的产业空洞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资本的逐利性是造成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因。实际上,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产业空洞化危害的是低社会阶层的利益(例如造成失业等),资本并未遭受损失。因此,避免产业空洞化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与国家安全。这一政策所追求的主要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不能指望私营企业经由市场机制来解决产业空洞化问题。“实现产业在国内各地区间梯次转移,从而避免产业空洞化”的社会责任,只能主要由国有企业来承担。至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的积极参与,只能作为辅助措施。

为切实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00年初国务院就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010 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2020 年5 月17 日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不能灯下黑,两眼只盯着海外,而应深刻领会党和政府的战略意图,积极参与国内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大开发,协助完成相关产业在省内和国内各地区间的梯次转移,争取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猜你喜欢

双循环供给主体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