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04左云朱春景李亚昆刘春燕高倩
左云 朱春景 李亚昆 刘春燕 高倩
2型糖尿病(T2DM)是好发于肥胖和中老年人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血压异常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高危因素[1.2]。研究发现,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且病情严重、进展迅速,这是造成T2DM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3]。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预防并发症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观察了延伸护理应用于T2DM合并CAS患者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T2DM合并CAS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3~65岁,平均(51.55±6.46)岁;病程≥5年17例,<5年13例,平均(7.98±1.03)年。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2~63岁,平均(52.24±6.47)岁;病程≥5年16例,<5年14例,平均(8.23±1.05)年。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T2DM、CAS诊断标准[4,5];(2)发病24 h内入院,未接受过其他治疗;(3)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2)1型糖尿病患者;(3)严重外伤、感染、血液性疾病、免疫性疾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5)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干预,建立患者回访档案,由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及用药相关问题,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和习惯,指导其进行合理运动和锻炼。出院后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对患者用药、饮食、血糖等情况进行随访。
1.4 观察指标
1.4.1 血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含量;糖化测定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4.2 血压: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4.3 IMT、斑块检出率:采用颈动脉彩色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MT>1.2 mm判断为斑块形成。
1.4.4 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饮食、血糖监测、运动、药物治疗等项目,满分为77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采用自护能力量表评估自护能力,该量表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共4个维度,满分为172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好。
1.4.5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一般状况共4项,每项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6 知识掌握率:分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知识掌握率=(完全掌握+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1.4.7 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8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2 结果
2.1 2组血糖比较 护理前,2组FPG、2 hPG、HbA1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组FPG、2 hPG、HbA1c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FPG、2 hPG、HbA1c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血糖比较
2.2 2组血压比较 护理前,2组SBP、D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组SBP、DBP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SBP、DBP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血压比较
2.3 2组IMT、斑块检出率比较 护理前,2组IMT、斑块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组IMT、斑块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IMT、斑块检出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2组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比较 护理前,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4 2组IMT、斑块检出率比较 n=30
2.5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SF-36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5 2组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比较 n=30,分,
表6 2组生活质量比较 n=30,分,
2.6 2组知识掌握率比较 对照组完全掌握14例,基本掌握9例,未掌握7例,知识掌握率为76.67%;观察组完全掌握24例,基本掌握5例,未掌握1例,知识掌握率为96.67%。观察组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2组知识掌握率比较 n=30,例
2.7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12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非常满意23例,满意5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8。
表8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30,例
2.8 2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2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变化,T2DM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6]。该病是胰腺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患者早期大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若长期糖脂代谢紊乱容易引起多器官损害,这是导致T2DM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T2DM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容易造成血管内膜下脂质沉积和血管通透性增加,逐渐发展至动脉粥样硬化(AS),从而增加了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7,8]。相关研究表明,在T2DM合并AS患者治疗和护理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和血压、稳定动脉斑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9,10]。
T2DM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除住院治疗外患者大部分时间需要在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治疗,加之血糖调控受用药、饮食、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仅对患者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等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从而有效降低T2DM并发症发生发展[11,12]。延伸护理是将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的一种新兴护理模式,通过组建专业的护理小组,在患者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饮食、用药指导等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出院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护能力,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使其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和进行康复锻炼[13,14]。
本研究通过对T2DM合并CAS患者采用延伸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FPG、2 hPG、HbA1c、SBP、DBP、IMT、斑块检出率、SF-36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组FPG、2 hPG、HbA1c、SBP、DBP、IMT、斑块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SF-36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T2DM合并CAS患者采用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护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其原因在于护理人员通过定期随访,向患者和家属明确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的重要性,并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使其自觉做到遵医嘱服药,从而提高治疗效果[15]。另外,观察组知识掌握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伸护理干预应用于T2DM合并CAS患者能够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并且通过沟通增强了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信任感,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这对于患者治疗及并发症防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