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新品种“强桑3号”和“强桑5号”栽培试验*
2020-11-04林蔚红林天宝陈伟国戴建忠吕志强孙海燕钱秋杰杨一平
林蔚红,林天宝,陈伟国,戴建忠,吕志强,孙海燕,钱秋杰,杨一平
(1.浙江省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 海宁 314400; 2.浙江省农科院 蚕桑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强桑3号”、“强桑5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桑树新品种。为掌握桑树新品种在浙北沿海平原地区的栽培性状,总结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按照《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暂行办法》和《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标准等规定(试行)》开展栽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桑树品种
“强桑3号”、“强桑5号”为试验桑树品种,“荷叶白”(湖桑32号)、“农桑14号”为对照桑树品种。
1.1.2 试验桑园设置
试验地点设在海宁市盐官镇城北村,试验桑园面积800 m2,前作为桑树,地势平整,排灌畅通,土壤肥力基本一致。2013年春季挖掉老桑树,施基肥,深耕平整后种植蔬菜,改良土质。试验区域中心划分为面积33.4 m2的12个种植小区,4个桑品种随机排列,设3个重复,试验区域四周均栽植“农桑14号”作为保护行。2014年春季种植桑苗,行距1.5 m,株距0.55 m,栽植密度为800株/667 m2,每小区40株桑树。
1.1.3 桑树栽培管理
树形养成采用中干偏低拳式养成法[1]。2014年春栽后离地20 cm处剪梢定干,发芽后选留2个位置适当的壮芽,其余芽删除,2014年秋季养成2根枝条。2015年3月初离地40 cm春伐,形成2根一级支干,发芽后每根支干上选留2~3芽生长,5月下旬(春蚕5龄期)离地60 cm剪梢定拳,每株养成二级支干4~6根。2016年起春叶采摘后夏伐,冬季平顶剪梢,留条长80 cm左右,施肥、排灌、除草及病虫害防治与普通桑园相同[2]。
1.2 调查方法
1.2.1 生物学性状调查
种植后第三年(2016年)春季桑芽萌动时开始调查,2~3 d观察一次,每个桑树品种选择发育中等的5株桑树,观察枝条顶端以下第3个芽,记录脱苞、雀口、开叶日期。脱苞以看到桑芽鳞片离开,嫩叶叶尖日为准;雀口以桑芽鳞片完全脱开,2~3片嫩叶半露出日为准;看到完整的第1片桑叶,叶柄呈45度角时为开1叶。
开1叶后30 d左右,随机抽样调查5株桑树的总芽数和发芽数,计算发芽率;在春壮蚕期,随机选取5株桑树调查生长芽和止芯芽数,计算生长芽率;在测定春叶产量时,随机选取5株桑树,分别采摘生长芽叶和止芯芽叶称量,计算片叶率。
桑叶硬化期调查在秋末进行,以手捏叶片折裂的为硬化叶,硬化率达到60%以上的日期为硬化期。
1.2.2 桑叶测产
种植后第三年(2016年)开始测定桑叶产量,以自然年度统计单位面积年产桑叶。测产时间参考当地养蚕期别,一般在春蚕、中秋和晚秋蚕5龄第3~5 d时,每个桑品种每天各采摘1个小区的桑叶称量。其中春叶为新梢芽叶和止芯叶的总量,中秋和晚秋为片叶,中秋采叶后枝条梢端留8~10片,晚秋采叶后枝条梢端留叶2~3片,合计为全年桑叶产量。
2 结果
2.1 生育期
从表1可见,“强桑3号”脱苞期最早出现在3月10日,比“农桑14号”迟4 d,比“荷叶白”早11 d;脱苞期最迟在3月16日;比“农桑14号”迟1 d,比“荷叶白”早6 d;不同年份间脱苞期相差6 d。“强桑5号”脱苞期最早出现在3月7日,仅比“农桑14号”迟1 d,比“荷叶白”早14 d;脱苞期最迟在3月15日,与“农桑14号”相同,比“荷叶白”早7 d,不同年份间脱苞期相差8 d。4个桑品种的脱苞期从早到迟依次为:“农桑 14 号”、“强桑 5 号”、“强桑 3 号”、“荷叶白”。
从脱苞期到鹊口期,“强桑3号”、“强桑5号”、“农桑14号”约经过2~4 d,“荷叶白”则经过4~6 d;从鹊口期到开叶,“强桑3 号”经过 10~12 d,“强桑 5号”经过 11~14 d,“农桑 14号”约经过12~14 d,“荷叶白”则经过5~6 d;这是因为“强桑3号”、“强桑5号”、“农桑14号”发芽早,3月上中旬气温变化幅度大,桑芽脱苞后不耐受低温,如遇到低温会使萌动的桑芽停止发育,严重时甚至枯萎死亡;“荷叶白”一般在3月下旬脱苞,此时气温较为平稳,桑芽萌发后生长发育正常,因此年际间开叶时间相差不大,而“强桑3号”、“强桑5号”、“农桑14号”不同年份的开叶迟早相差10 d以上。
进入秋季后调查桑叶硬化情况,“农桑14号”硬化期最早,约在10月1日前后;“荷叶白”硬化期最迟,约在10月上中旬;“强桑3号”和“强桑5号”硬化期比“农桑14号”迟,但比“荷叶白”早。
2.2 发芽率
从表2可见,“农桑14号”春季发芽率最高,平均为81.9%,“强桑3号”平均发芽率73.5%,列第二,“强桑5号”平均发芽率71.0%,列第三,“荷叶白”发芽率最低,平均为61.4%;4个桑品种的生长芽率高低与发芽率一致,但“荷叶白”年际间的生长芽率开差最小,“农桑14号”年际间的生长芽率开差最大;因“荷叶白”的生长芽率最低,片叶率则相应提高,平均为72%,“强桑5号”和“农桑14号”平均片叶率均为68%,“强桑3号”片叶率最低,平均为64%。
表2 春季发芽情况(2016~2019年)Table 2 Germinating rate in spring(2016~2019)
2.3 桑叶产量
从表3可见,2016~2019年4年平均桑叶产量以“强桑3号”为最高,每667 m2全年产桑叶2703 kg,比对照品种“荷叶白”增产12.13%,比“农桑14号”增产10.63%;“强桑5号”每667 m2全年产桑叶2431 kg,与对照品种“荷叶白”、“农桑 14 号”相近。
表3 2016~2019年桑叶产量Table 3 Mulberry leaf yield from 2016 to 2019
3 小结
3.1 综合性状
“强桑3号”春季发芽期比“农桑14号”迟3~4 d,比“荷叶白”早8~9 d;发芽率和生长芽率均低于“农桑14号”,高于“荷叶白”。“强桑3号”全年产叶量比“荷叶白”增产12.13%,比“农桑14号”增产10.63%;春叶和秋叶增产较为均衡,秋叶增产幅度略大于春叶,且秋叶硬化迟,有利于适当增养晚秋蚕。
“强桑5号”春季发芽期及全年产叶量与“农桑14号”接近。
据冯世民[3]等试验,“强桑3号”和“强桑5号”养蚕成绩均优于对照品种“荷叶白”和“农桑14号”。因此,“强桑3号”是一个发芽期适中、产叶量较高、叶质优的桑树新品种,其综合性状较为优良,具有试栽推广价值。
3.2 栽培技术
“强桑3号”发芽期较早,应注意避免春季霜冻对春叶产量的影响,桑疫病发病率高于“农桑14号”和“荷叶白”,栽植时宜与其他品种搭配。
“强桑3号”树形较直立,叶片大小中等,种植密度宜在800~1000株/667 m2,养成中干偏低树型;桑椹较多,冬春季宜重剪梢。栽培中须加强肥水管理,发挥其高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