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浪我穿着妈妈的队服,泪流满面

2020-11-04

北广人物 2020年42期
关键词:白浪郎平女排

白浪是郎平的女儿,在影片《夺冠》中,她扮演了青年时代的郎平。为了演好青年时代的郎平,她研究了很多母亲当年比赛的视频……

在谈到这次扮演青年时代的母亲时,白浪是这样说的:“有时候,我感觉到的是我自己的心;有时候,感觉到的是郎平的心;有时候,感觉到的是我们在一起的心,这也是我在表演时,最喜欢这个角色的地方。”

在影片《夺冠》中,白浪穿着老女排的队服,戴着模仿妈妈发型的头套,重走了一遍母亲做运动员时走过的路。

接受邀请,挑战正式开始。

收到出演青年时代的郎平的邀请时,白浪正处在一个疲惫期里。那天,在美国旧金山,她工作到很晚,夜里开车回家,收到了陈可辛导演发来的邮件。她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肯定不会去演,因为我不是演员。”但没想到的是,剧组一直不停地给她发出邀请,尝试用各种理由说服她,弄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最后,还是陈导的一句话说动了她:“浪浪,演你妈妈年轻的时候,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不久,剧组专门派了一个表演老师到旧金山来给白浪上课。每天晚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她还要上表演课,这已让她有些吃不消了。在学习表演之外,她还要读剧本,做各种准备工作,而这些都和她的专业真是一点也不沾边。

“我真的可以演戏吗?”白浪根本没有时间想这个问题。每天上完课,“说声谢谢老师,就赶紧回去睡觉了,我实在是太累了”。最后一次上课,她试演了一场“摸高跳”的戏,才终于有了一点感觉。陈可辛看过录像后说:“她确实是可以的!”当时,白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减肥。“如果你不减肥,就不太像你的母亲。”陈导的这句话是压力,也是动力。白浪在美国长大,却有个“中国胃”,提到中餐,声调都会高不少:“太喜欢吃东西了,中国所有的东西都特别好吃!火锅、烤鸭、酸辣粉……”但最终,她还做到了,用了两个星期减了30 斤体重。

进了剧组,依然每天都要面临新的挑战。白浪打过十几年排球,但“拍‘打排球的戏’也不能放松,因为我不想留什么遗憾”。她对拍戏的难度,尽管心理上早有准备,但在拍摄时,依然觉得压力大到让她难以忍受。比如在拍“年夜饭前的训练”那场戏时,吃“年夜饭”前,女排队员们要在地上做“排球翻滚”这个动作。地板很老旧,坑坑洼洼的。很多队员在拍摄前,都把棉花塞进了裤子里,但白浪决定不放,她想感受一下母亲当年在地板上翻滚是什么感觉。结果,那天晚上,她生生滚掉一块皮,现在后背上还有一块大疤痕。

如今,电影拍完也快一年了,白浪也慢慢体会到了自己的一些改变。“更有信心,更勇敢,意识到我能做到的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多。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拍电影的时光不可能再有了,现在只剩下美好的回忆。受过苦、受过伤,但也因此更了解妈妈、更敬重妈妈了,我重走了妈妈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路。好像,也找到了自己。”

白浪还和郎平一起拍摄过一个短片《想不到》。片子的开头,是白浪自白:“想不到他们会让我扮演你,而我好像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片子的最后,她说:“你身上竟有那么多我想不到的东西,但我却越来越像你,你的倔强,你的坚持,你的不顾一切,你的毫无保留。我,不一定会像你一样伟大,但我会像你一样勇敢。”

“她知道的,她在我心中是偶像”

说起自己学排球的经历,白浪说:“一开始学排球,我就挺喜欢的,因为我之前也做过别的运动,所以一上来打得也挺好。”后来,她还在一些俱乐部里打过球,队友对她也很欣赏。在学校的校队,她打的也是主攻位置。“那你有想过去做职业排球运动员吗?”记者问。“当然想过了,我在几个俱乐部训练过,也和北京队、恒大队有过接触,认识一些姐姐妹妹,知道当专业运动员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后来为什么没有成为职业排球运动员呢?”白浪绷不住笑起来:“因为我还是打得还不够好啊。而且,当专业运动员特别苦。”

但这没有让她减少对排球的热爱。18 岁那年的暑假,郎平想带她到云南、西藏旅游,但是她说:“妈妈,这个暑假我只打排球。”于是,郎平就陪着女儿在北京某训练馆训练了一个月。郎平也是从北京队走出来的,看到女儿训练,想到自己当年的训练环境。“跟女儿一样大,18 岁,只是那时候比现在条件差多了。我们在先农坛训练馆训练,篮球一个馆,手球一个馆,男女排球共用一个馆,如果男排上午练,女排就下午练,要么倒着来……”

郎平没有怎么给女儿讲过自己的过去:“我觉得没必要,她长大了,如果感兴趣,自己会去了解。”没想到多年之后,因为接拍《夺冠》这部电影,白浪不仅了解了妈妈的故事,还重走了一遍妈妈年轻时走过的路。“其实,我妈妈也知道,她现在是我心中的偶像,是我的榜样。”“那对你来说,排球意味着什么?”“太爱了!排球给了我无尽的欢乐,给我带来了坚强、勇敢,也教会了我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白浪说的普通话还带有点北京腔。她说她特别喜欢北京,因为“姥姥做的饭特别好吃”。

白浪还提到,在北京,郎平经常会到秀水街购物,“因为大商店太贵了,我妈还挺会砍价的。”一次,白浪在一家小店看上了一条牛仔裤,老板要价200 块人民币,白浪给母亲暗示:“100 块。”

“我给你的价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要高价,你也知道这里的价格。”“200 块太贵了,将近30 美元了,在国外,这个价也很贵。”“我们这的价格已经很低了,最少150!”几个回合后,母女俩走出门,老板追了出来:“过来,过来,给你们了,交钱!”郎平被夸会砍价,笑称:“经验都是慢慢积累的。我们挣钱也挺不容易的,都是辛苦钱。”她从国家队退役时,工资才50 多块钱。“1984 年拿了奥运会冠军,给了7000 块,当时是很高了,但也就这些收入了,没有别的了。”之后,她到国家队当教练,一个月的工资是1200 块,交了伙食费,就剩下900多块钱,到40 岁才买得起房子。“其实,很紧张的,不富裕。”

我们提到这个话题,白浪倒是很坦然,她依然朴素,爱穿运动衣牛仔裤。她说:“生活里最重要的还是家人。”

猜你喜欢

白浪郎平女排
红楼女排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摔跤
十堰市白浪镇“彩船”歌舞传承现状调研
醉酒的白浪
壮哉,女排精神!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