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创造,提升课堂效率

2020-11-03李英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车轮学习动机创设

李英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设置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学生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做到个性化设置。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作为当代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还给学生一个自然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数学教学活动越来越考验教师的能力,需要教师们用创新的眼光和行为来造就新一代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接班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中得到了明确体现。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设计题材新颖、学科联系紧密、注重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思维活跃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掌握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在数学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开发的教学情境。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的减轻学习跟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去年,我任教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开学第一天,我对一个个可爱、对小学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和希望的孩子们说:“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和你们一起去开启数学知识殿堂的大门。”亲切的话语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愉快、好奇的心情中跨进知识的大门,学习效果真的非常好。

二、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再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就要善于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我在教学之余就留心生活中的物品,并收集了奶粉罐(圆柱)、牙膏盒(长方体)、卷纸筒(圆柱)、西药盒(长方体)、魔方(正方体)、跳棋(球)等。教学时,我把事先分好的学具发给每个小组。开始我让孩子们都动手摸一摸这些东西,然后要求他们从中拿出和老师手中同样形状的物体,并适时告诉孩子们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并且引导孩子们总结出这些形状的特点,最后通过一个小游戏:猜一猜,你摸到的是什么。这样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融入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认识了物体的形状,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拉近了数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交流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在教学《6和7的认识》时,其中有一环节是用7根小棒摆图形,刚开始很多学生只能摆出和6(六边形)类似的七边形,见此情形,我适时引导:还可以摆出其他的你喜欢的图形或是你能摆出的图形。学生茅塞顿开,纷纷摆出了很多其他的形状:房子、鱼儿、汉字中、波浪、火箭、雪花等,出乎我的意料。我趁机夸奖他们,并拍下来和孩子们分享,孩子们一个个自信满满,喜形于色。通过活动,学生在兴奋、好奇中探索知识,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能力提升。教学情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即激发学习动机、形成问题意识、支持知识建构和促进能力迁移,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輪子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绿绿的草地,一只可爱的猴子坐在一辆方形车轮的汽车上,随着汽车的前进,小猴子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哄堂大笑。我趁机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被颠簸?一个学生大声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角。行进时当然会颠簸。”我引导学生再看屏幕: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仍然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个车轮没有角,为什么还是颠簸的呢?”我的提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了提问,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有趣的场景,让学生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加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进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化、步步发展、层层提高。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灵活合理地创设情境,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效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车轮学习动机创设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车轮圆不圆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位置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装车轮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