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打造小学数学“善学课堂”

2020-11-03郑东燕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陶行知小学数学

郑东燕

摘要:陶行知继承优秀的教育思想,打造小学数学善学课堂,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进程。立足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打造善学课堂,是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高质量的教学策略。旨在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打造善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数学;善学课堂

引言:打造善学课堂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蓝本,思想中明确了教师的教学追求和价值取向,可以引导其构建个性化教学思想,指导其教学行为,是实现教学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打造优质的善学课堂,切实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三大原理

生活即教育。主张教学依靠生活、改造生活,能够作为本体论指导实际教学行为。

社会即学校。可以用场所论进行概括,主张发挥社会力量来优化教学,为社会培养人才,要求教师认识到“社会含有学校”,提倡学校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进行办学,在生活中的任何环节进行教育,革除传统教育、“洋化教育”的弊病,满足大众受教育的需求,将社会作为大众受教育的场所,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

教学做合一。指出了教、学、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关键的统领作用,阐释了教法、学法、做法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特点,提倡教师“授人以渔。

(二)四种精神

爱满天下。体现出陶先生毕生追求教育之真谛和对学生深切的爱,是“爱的教育”的重要体现,旨在为学生提供体力、心理发展的养分,提升其创造学习的积极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出陶先生崇高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的赤诚之心,倡导教师怀揣仁爱之心投身于教育事业。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体现了创造精神、开拓精神,表明创新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多角度培养其综合素质能力[2]。

(三)五项主张

行是知之始。暗含哲学思想,提倡实践出真知。

在劳力上劳心。倡导手脑并用,注重多元化发展。

以教人者教己。即重视教学相长,鼓励教师提升自我。

即知即传。主张随学随教,激发学生思维活性。

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脑、手、口、眼、时间、空间,提倡激发创造力。

二、打造善学课堂的必要性

(一)营造探索环境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拥有极高的培养潜质,小学数学教师打造善学课堂,有助于使之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发揮想象力来攻克难题,继而有远见、有创造力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在探索环境中,课堂上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使之消除本身的学习依赖性,凭借主观意愿来进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周长》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出示一片形状不规则的树叶,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树叶的周长,并引申出周长的定义,从而打造善学课堂,营造一种探索环境。再选取合适的素材,言明周长测量的流程,使之按照正确的流程和提示来进行测量,学会运用绳子测量不规则图形,并通过测量绳子长度来探索周长。围绕教材中的“练一练”习题,出示给出长方形边长数据,让学生通过想象的方式,思考小蜗牛沿着长方形走一圈需要走的距离,锻炼其思考能力的同时,使之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化基础知识理解。

(二)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打造善学课堂的同时,使之针对特定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逐步增强举一反三、归纳推理能力,切实扩大教学成果。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转变思维,精简推理流程,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多种解题方法。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千克、克、吨》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播放“曹冲称象”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称象”方法,再引申出千克、克、吨概念,以大象重量换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理解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规律,懂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出示不同的实物让学生称量,分别用千克、克、吨表示重量,从而结合实际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使之能够自主完成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提升单位换算的效率。

(三)激发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是一种提问态度,在扎实理论基础和踏实严谨的求学态度基础上,鼓励学生就开放性问题进行质疑,能够达到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目的。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产生质疑后,才能拥有进一步思考的动力,有助于发掘知识本质,创造更多学习成果[4]。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出示由正方体粉笔盒堆成的不规则形状,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数量,激发其质疑精神,使之历经从正、上、侧面观察形状的过程,化解自身的对几何图形的疑惑,从而提高空间意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同步提升。再以绘制“三视图”方式,让学生利用正方体粉笔盒堆成对应的形状,鼓励学生合理的进行质疑,思考不同的空间图形,使之能够提高自主探究意识,避免产生学习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获得直接经验,掌握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技能。小学生能够在质疑中将观察到的空间图形进行细分,从而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形成良好的质疑精神,提高观察、想象能力,切实加深学习印象。

(四)培养学科素养

培养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打造善学课堂,可以为学科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契机。在经过合理的设计后,教师明确生活论的实际指导意义,构建生活化教学氛围,围绕学科素养展开教学,适时融入不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形成优秀的学科素养。比如,在图形类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调动其学习兴趣,使之把握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进而增强洞察力,形成优秀的数学学科素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说教方法收效甚微

优秀的教学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难以扩大教学成效,导致课堂沦为了教师主导的“一言堂”。一些学生会在传统的说教模式中产生学习依赖性,不仅难以激发其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容易形成场依存性人格,影响健康发展[5]。

(二)严于管教限制思维发展

小学生天性活泼,其思维也具有跳跃性,容易产生不切合实际的学习想法。甚至会对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排斥感、恐惧感,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优秀学习创造精神

优秀的创造精神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内能和学习动力,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盲目的采取“题海战术”等低效的教学策略,但却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导致其仅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内容,难以高效的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四)难以洞悉原理知识本质

原理性数学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掌握原理知识后,可以通过实践来深度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洞悉知识本质[6]。但在实践活动中,未能带领学生深析原理知识导致其在实践中容易被无关事物吸引注意力,不利于扩大教学成果。

四、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打造善学课堂的策略

(一)继承改造思想,推进教学变革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改造思想提倡“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有助于加速教学改革进程。所以,为了解决传统说教方法收效甚微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明确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以方向游戏引入实际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东、西、南、北方向的理解。出示班级座位网格图,引导学生对照图示来说出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增强其方向感,讲解方向与位置的基础概念型知识,介绍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位置,使之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方向与位置知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主导教学思维,鼓励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感受“上下左右”与“东西南北”方向的关系,鼓励其在活动中提高认知水平,掌握生活经验。出示校园操场平面图,鼓励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并标注好方位信息,说出自己在不同位置的方向,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变革,不断扩大教学成果。

(二)继承管理思想,注重以生为本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管理思想认为“一切以事为中心”,是现代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因此,面对严于管教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难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继承管理思想,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发生偏移[7]。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运算律》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为保证课堂秩序,教师可以还原购物结账的情景,将其注意力集中至情景中,带领学生思考不同的运算问题,以引入新知。总结情景中的数学问题,引申出加法知识,再出示不同的运算问题,图文并茂的呈现其中的运算规律,使之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明白加法结合律能够将加数进行适当结合,掌握加法结合律的使用时机,明白加法交换律的运用方法,懂得利用运算律来提升解题速度正确率。引申出乘法运算律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的数学问题进行讲解,以增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之明确乘法结合律的使用时机,可以根据算式特点进行速算,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将严厉管教转化成激励学习,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深入理解不同的运算律,既能提升课堂管理实效,又可以扩大教学成果。

(三)继承创造思想,培养创造能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创造思想阐述了创造教育的现实意义、途径,揭示了优秀的创造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推力。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继承创造思想。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分数除法》部分內容讲解的过程中,以经典游戏“分蛋糕”回忆分数知识,适时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分蛋糕”方法,激发其创造意识,使之在思考中提升举一反三能力。以启发式和自主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细致讲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总结计算法则,使之明确分数除法的正确计算方法,体验到计算的乐趣。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并为其提供不同的教学素材,鼓励其通过运用不同的素材来还原分数除法计算过程,深度激发其创新学习能力,使之理解倒数意义,懂得分出除以非零整数就是乘上此数的倒数,成功解答不同类型的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律,为后续的高级知识学习积累宝贵经验。

(四)继承生活思想,厚植学习实践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生活思想是重点内容,强调了“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性,认为“行是知之始”,由此可见,高效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继承生活思想,厚植学习实践,切实解决难以洞悉原理知识本质的问题[8]。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的风扇扇叶转动为例,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实践活动,来绘制其中的图形运动轨迹,进一步认识图形运动的含义、特征,在各类实践活动中正确描述图形的运动过程。再引申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下发七巧板,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移、旋转的运动规律,引导其历经观察、操作、总结、绘图等过程,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在欣赏图形运动美的同时,掌握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几何图形运动,将思考、操作、表达相结合,切实提高实践学习成果。

结束语:

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明确教育思想中的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项主张。为打造善学课堂,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善学课堂的营造探索环境、增强创新意识、激发质疑精神、培养学科素养等积极作用。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法收效甚微、严于管教限制思维、学生缺乏创造精神、难以洞悉知识本质等问题,教师细致分析成因,继承陶行知的改造、管理、创造、生活思想,着力推进教学变革,践行以生为本,切实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珠.陶行知创造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迪[J].华夏教师,2018,07:76-77.

[2]庄红.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19:34-35.

[3]彭艳琴.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1.

[4]尚亚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138-139.

[5]魏玉红.教育游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华夏教师,2019,16:33-34.

[6]林秀琴.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的设计[J].教育观察,2020,923:132-133.

[7]许相菊,董洪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渗透研究[J].华夏教师,2019,25:47-48.

[8]陆静超.浅谈“活”的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59.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陶行知小学数学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