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题,审题

2020-11-03徐桂琼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审题阶段题目

徐桂琼

摘要:审好题目是小学阶段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基础,就像是房屋的地基,如果小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意味着“房屋”的地基出现了问题,那么学生所计算出来的结果也不会是对的。小学阶段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就小学阶段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提高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审题能力通常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感受作为依据,学生通过对题目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将题目中有用的已知条件提炼出来,找到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算式。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审题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题目较为简单,想要立刻、明显地看出审题能力培养的成果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培养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

一、小学阶段影响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因素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主要因素。这一时期,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他们往往缺少足够的耐心进行题目的阅读,导致原本非常简单的问题由于审题不当变得复杂,很多学生的计算结果不对是出现了审题上的失误,从答题开始就出现了错误。这种错误也给后续的错题讲解带来了影响,很多学生对自己的错题分析很久后发现自己的解题思路没有错、计算也没有错,是审题错了,降低了学习效率。

小学生审题能力不足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粗心大意,另一个是不懂得变通。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会带领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过于集中的、同样的习题会造成学生思维模式僵化,在读题时出现“想当然”的情况,不仔细阅读题目就进行作答。还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套用以前的做题模式,不但不能顺利解出答案,还会走许多弯路[1]。

二、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一)耐心阅读

让学生耐心阅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真正了解题意,即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题目的解答方向等。学生在阅读数学题目时很容易出现急躁、不认真的情况,要想板正小学生的这一习惯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2]。在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前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硬性规定,将题目阅读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先对整个题干进行仔细的阅读,了解题目的大致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即“这个问题在讲什么”。确认了问题的内容,学生要进入到下一步,摸清出题人的意图,即“这题要考什么”。确认了题目的考点之后,学生要进入到审题的第三步,结合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对问题进行作答,即“我会什么,我该怎么做”。如果阅读一遍不能理解题目,可以按照这一步骤阅读第二遍、第三遍,教师在进行训练时不要催促学生,当学生遇到瓶颈时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鼓励。

以“少先队员采集树種,第一队有7人,一共采集了8千克,第二队有6个人,一共采集了7千克,请问哪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的树种数量更多?”第一步,分析这个问题在讲什么,讲的是分树种的事情,共有两个小队,可能用得上的条件是“7人,8千克”、“6人7千克”。第二步,思考题目考察什么知识,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除法运算能力以及小数的比较能力。第三步,学生要根据已知条件思考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比如除数与被除数的关系,除法运算知识等,列出式子,得出结论。

(二)静心审题

静心审题,培养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数学题目作答时,学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在题目上。教师可以通过圈画关键词的方式,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小学阶段教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时,可以采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数学题目时,将题目中所涉及到的、学生认为重要的条件都圈出来,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评分时,将圈画情况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教师在检验条件圈画结果时,要注意学生提炼条件的质量,避免出现随意糊弄,胡乱圈画的情况。

以题目“一间教室长10米,宽8米,高2.8米,门、窗户以及黑板的面积是23平方米,如果要对教室进行装修,求需要粉刷油漆的墙体面积。”这道题目中需要圈画的已知题目有“长10米”、“宽8米”、“高2.8米”、“门、窗、黑板面积23平方米”,除此之外,这道题还有一个隐藏的条件,即“墙体面积”,也就是说教室在进行粉刷时,地板是不需要粉刷油漆的,如果学生在阅读不注意这一条件,就会多算地板的面积,计算结果就会出错。

(三)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为了训练学生在审题时的耐心和细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专项训练,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做一些对比的训练,将两道题干相似但是题目不同的数学题交给学生进行作答,通过对两道相似题目的对比分析,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以题目“一个正形操场的周长是120米,沿着操场的四周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每相邻两面红旗之间插上3面黄旗。红旗一共插了多少面?黄旗一共插了多少面?”第二道题设置相同的题干,最后提问,“去掉一个操场的边不插旗,需要多少黄旗多少红旗?”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3]。

结束语:

要想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首先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从学生的耐心、细心,教师的引导等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小学阶段,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厚民. 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 明日,2019(23):0249.

[2]仝亚敏. 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6-47.

[3]顾伏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J]. 新课程,2021(22):204.

猜你喜欢

审题阶段题目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追根求源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