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2020-11-03王腾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有效性

王腾

摘要:高中数学知识的复杂性较高,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够理想,存在明显的低效化。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老师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同时,老师也要更新教学理念,认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结合实际做好课堂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数学。说到底,数学的整个理论框架都是一代伟大的数学家们从生活实践中挖掘出来的宝藏。因此,教师在准备课堂知识引入的时候,要多利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引入数学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能脱离课本进行自由式空想教学,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干巴巴地为了讲解某知识点而讲,其结果往往只能是学生对知识结论的短时间记忆与模仿套用,很快就会遗忘,更不用说灵活运用。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擅于与实际结合,做好课堂导入,尽可能将知识点以最高效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例如,必修二“空间几何体”一课是典型的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实物带入课堂,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还可以将生活中大量形象的例子(如教室就是长方体,某些建筑物是旋转体等)加入课堂知识链接中,促进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理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最后给学生时间去发现,让他们来举例说明。当然,这个过程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探究几何体是如何产生的(平面图形通过沿某一方向的平移,实现二维到三维的生成)与几何体的归类(多面体与旋转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提炼,找到对形态更本质的阐述。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理论介绍,结合实际感知,能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高中生的思维是活跃而又缜密的。教学某些知识时,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出发,对提升课堂效率是非常有效的,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是抽象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的学科,以及其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致使数学教学手段必须更加形象和具体,教学内容需更加生动有趣。首先,在备课时,要对授课内容巧妙的设计。教学过程可用引人入胜的情景或历史历程来导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例如,对于“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这一新课时,可以和学生们介绍下数字的发展历史。在数字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无理数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让学生们感受下数学历史文化发展的震撼,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根据数学学科特征,加强思维意识引导。在数学这一门学科里,实现整个问题的解决有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并在众多解题方法中寻找到最优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弄清重点难点,讲解深入浅出。对于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需剖析到位,力求讲解透彻,并要注意逻辑性和顺序性。同时,要善于组织教材内容进行举例比喻,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生不断的前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日趋成熟,渗透到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让信息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入到课堂之中,不单是简单地应用于数学,要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讲解定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呈现函数、几何图像各种变化的内在联系规律,为学生的学习构建更好的学习情境。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齐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Powerpoint放映课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画图象,生动形象直观,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应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理解

其一,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展开课堂导入,以教学内容核心作为思维导图主干,然后逐渐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为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思维导图支干细化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案例。比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随机事件为思维导图主干,引入彩票、掷硬币、摇骰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认识。其二,通过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可以在某一环节内容教学结束后,通过某一核心教学内容作为思维导图主干,逐渐拓展与延伸细节性的内容,以此保证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章节教学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分别绘制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个思维导图,分别引入细节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对比三者之间的不同,以此强化学生对圆锥曲线知识的理解。其三,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比如,教师可以函数为中心,引入三角函數,由三角函数引入三角形相关知识,由三角形相关知识引入图形相似相关知识,以此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总之,数学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科目,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鉴于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要以学生为主,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成绩得以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新课标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9(24):181.

[2]樊照树.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64.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数学有效性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