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初探

2020-11-03庄国锋

启迪·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针对数与代数领域中的运算教学内容,对如何有效渗透和落实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众多学科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了教师组织设计和开展教学的目标方向。到现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核心素养理论不断完善,使之相关联的教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核心价值。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调整和改进,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数的运算”核心素养

1、运算能力

数与代数尤其是运算,强调的是能力,也就是核心素养。运算素养主要包括口算、估算、笔算等等。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算教学离不开算理与算法,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又一个算理和算法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去渗透核心素养,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夯实,这样才算是形成了基本的运算技能。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习题训练,教师始终都应该明确,数学运算能力绝不仅仅是一项单独存在的素养,而是在知识讲解和习题训练等过程中有机渗透所形成的一种能力,是需要考虑到与知识学习和逻辑思维培养等是否融洽,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能力才能够被成为学科核心素养。

2、抽象思维

抽象性是数学知识的一大特点,而也正是由于知识存在的抽象性,才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从而能够独自理解和掌握一些表面看起来过于难懂的知识。从四则运算来看,四则运算的形成与发展都表明了其概念意义是逐渐累积起来的,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必须要是循序渐进的,这样才能够在不断消化前认知经验的同时,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把握新知。比如算式与算法,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抽象化表现形式,既是概念,也是方法,教学过程離不开教师的情境创设,要考虑到生动形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此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完成建构。

3、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形成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其多与相应的理论方法相关联,是一套综合性的思维体系。在数的运算中,推理表现为学习和掌握基础运算知识,到理解和把握算理的过程。如果从宏观角度说,将数学学科本身看做是一种演绎推理,那么其中教师在为学生传递过知识之后,学生再对知识和方法产生自己的理解,形成技巧,这就是一个不断前进的推理过程,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实践应用,充满了科学性与严谨性。

4、数感

数感是指个体对于数量关系、运算过程和结果预估等方面的感知能力,属于一种下意识思维能力。良好的数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积累来达成,所以说,为什么数的运算也需要学生对数与代数领域知识有一定掌握之后才能够驾驭。数感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其也被列入了数学核心素养之中,这也说明了教师应当重视起这一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其对数的运算真正做到驾轻就熟。

二、“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1、分析知识实质,明确核心素养

数的运算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某一部分内容,而是贯穿于数学学习始终的一项极具多面性的内容。如果将其与其它知识内容相比,那么它具有十分明显的逻辑性和递进特征,即所学知识经验总能够为新知的学习做基础。教师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也便能够从整体上开展和实施教学,确保学生以一个开拓的视野去接受新知。换言之,教师自身对于课程本身实际意义和内涵的理解把握,也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即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总而言之,数的运算是由数与代数领域知识基本意义与运算法则所衍生出一种带有推理性质和计算意义的活动,它需要学习者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和能力,从而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地选择最佳解决方法。纵观小学数学课程,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所涉及到了整数、小数、分数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中所涉及到的运算内容又各不相同,但其内在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整数乘法与整数加法都可以看做是计数单位的合并与累积;除法可以看做是对几组相同单位数量的依次削减或平均分。

2、充分把握学情,设计针对性教学

数学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已有认知经验,因为其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是环环相扣的。学习者自身的已有经验或产生冲突,或产生质疑,都对于理解和把握新知有积极意义。也因此,教师经常会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复习回顾导入的教学手段,一来能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二来也可以帮助其感受到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量之后,根据其已有认知经验来设计实施教学。例如,在“小数除法”相关教学中,本节知识内容作为小数四则运算的最后一部分,需要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小数基本运算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地,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为先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推理出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进而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小数类问题,比如买菜时经常会出现的“找零”等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感知和体验,并根据教学任务来不断深入,完成对算理的把握,整堂课也以培养学生运算素养为最终目标。

综上,数学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和渗透过程中虽然充满了阻碍,但教师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知,灵活转变教学思维,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使核心素养与课堂家乡偶尔和谐相融,这意味着教师应多围绕数学概念或原理的本质出发,来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和学习价值的问题,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素. 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孟爽. 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成章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 庄国锋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