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克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2020-11-03罗静秀

启迪·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 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的深入,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如何克服两极分化就成了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创意背景、创意思路、实施方法入手,以期缩小甚至消除两极分化的现象。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两极分化 课堂教学

一、 创意背景

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少数人的发展仍然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作为一线的老师,面对新课改的“后遗症”——两极分化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因此,这种现状不利于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养成,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如何克服两极分化现象,就成了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创意思路

我被学校安排教四、六年级英语课。其中,四年级(2)班41人,(3)班42人,六年级三个班分别为39人、40人、39人。下面,我就以四年级为例。刚开始上课时,学生们兴致高昂,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几节课下来,我发现在一个班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掌握也各不相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单词的增加,知识的扩散,班里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出现了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不同的学生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 优等生学习积极主动,接受新语言能力强,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这种学习态度必然会使这部分学生越学越好,并且学习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他们能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从而达到目的。反之,那部分学习被动的学生,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越学越糟从而形成了恶行循环。再加上有些同学上课做小动作或学习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在课堂内几乎游离于英语学习活动之外,把自己边缘化了。而我自己又因为教的年级多,班额大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我根本没有及时给其帮助与鼓励,也没有给其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进行尝试。这样会让那些学生感到自己被遗忘而更加自卑。最终因长时间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于是,今后的英语课他们就置身事外,仿佛与自己无关。

三、实施程序

作为一线的老师,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促进英语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就感,满足感和自信心,尽力让每一个学生从英语学习中得到快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结合实际,用活教材

(1) 结合真实的语境,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

利用真实的语境开展教学时要注意把握现有的资源,从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整合,因为它有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例如,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恰巧和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相关,如果在语言知识的衔接上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提前教学这个单元。例如,在教学PEP五年级下册时,我们可以把 Unit 5 提前到学校刚开完运动会后,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生词fly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swimming。此时学生仍浸在运动会的场景之中,展开这一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找到较好的、真实的话题,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对这几个词的印象就会很深刻。

(2) 优化教学情境,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在教学中, 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了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适度地调整创设情境的语言和手段,从而改变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讲到底”的陈旧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发展了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同时,我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情况,运用了最优的方法,在教学上,采用了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优化了英语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手段,丰富了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了生动的表象,为学生创设了情境,从而加深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2.关注学生,夯实基础

(1)用爱营造,融洽学习环境

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尊重、信任他们,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心去积极地引导他们,并细心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也有“成就感”。

(2)分层教学,体现个性差异

对于A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对B层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意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关键在于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梯度要小,让他们尝到成功感,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个别辅导,引领前进方向

新課程改革以来,对教师的冲击是巨大的。新课改下的辅导,应该是教师充满关爱的引导,是教师帮助学生重立自信的过程。新课改下的辅导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课改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外辅导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结对合作,可以是优秀生与学困生间的结对帮扶。优秀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之间,感染着学困生,引领着学困生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温州市瓯海区牛山实验学校(瓯海区公立艺术学校) 罗静秀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减少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之我见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