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和汗水打造优秀团队
2020-11-03吴彦春何海燕
吴彦春 何海燕
大同市教育局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学科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全市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立了大同市首批12个“大同市名师工作室”。作为我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三年来,我们笃定方向、锐意进取,踏实前行、收获成长。
一、工作室概况
大同市“吴彦春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于2017年11月挂牌成立,目前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工作室现有成员20名,其中核心骨干教师4名、成员16名,由大同市体育名师、省市教学能手、省市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组成。
工作室坚持贯彻习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四位一体”目标,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以体树德、以体培智、以体强身的新型体育教学宗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樂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工作理念
根据大同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工作室致力于彻底改变体育课在学校教学体系里的“小三门”(音体美)弱势地位。我们以山西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地方特色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重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为模式,充分发挥名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指导与辐射作用,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本学科教师发展研究的平台,通过各种活动进行交流、研讨、协作,彼此促进、彼此提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与各级教研部门合作,引领全市小学体育学科教师快速成长、专业化发展,以形成一支以名师为核心的高层次学科研究、培训团队,为大同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三、展开的工作
围绕“共建、共造、共享、共赢”的工作目标,通过课例分析、同课异构、同课再构和集体备课教研等形式,塑造工作室成员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做好传帮带,以指导青年教师为抓手,发挥工作室成员在教学及研究上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研修为载体,提高教研实效;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为着力点,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集聚和传递工作室成员群体智慧为宗旨,建设好工作室博客群、公众号以及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尝试性地直播实景体育课堂,实现资源共享。
四、收获的成效
工作室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自主开展系列教研教学活动,把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成为师德的榜样、教学的标兵、课题研究的能手、管理的专家,并让工作室成员在学科内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
一是带好团队发展。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出2名省市级名师、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市级骨干教师,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二是抓好课题研究。围绕工作室课题研究,我们把研究成果通过教学课例分析、课题研讨示范活动和讲座展示等形式和同行分享。三年来,主持人带领成员们进行多次教学展示和讲座分享,其中省级展示1次、大同市级展示2次,共计8个教学活动、9个讲座,并多次送教下乡。
三是做好带头示范。引领体育学科建设,以同课异构、同课再构、课例分析、课标研读、讲座、论坛、公开教学、主题教研、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我市小学体育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的研究。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到农村送教,或与偏远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结对帮教。
四是建好交流平台。在主持人带领下,工作室成员都建立了个人的体育教育博客、微博,鼓励老师们多写多思,三年来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课例分析等一直坚持着,大大增强了老师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了老师们的思考习惯。组织工作室成员以及大同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组织的“群英荟萃”“草根争鸣”和“案例研析”等主题性的线上教研活动;利用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先进的学科前沿知识;通过线上互动、别样教研,工作室成员们积极参与讨论,与全国体育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与成果分享,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室推出的“居家战疫情、停课不停练”线上课程,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三年的时间,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体育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互动交流、资源共享、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有效载体。
五是出好研究成果。工作室于2017年12月14日召开了第一次线下集体教研活动,截至目前,工作室共举行线下活动34次,其中读书沙龙6次、送教下乡6次、走进大同大学共同教研2次、业务技能培训10次,讲座10次(对外4次、对内6次);优质课省级2节、市级5节、县区级5节、工作室52节;基于课题引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8次,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线上活动28次,居家战疫情系列线上课程48节。这些活动扎实有效地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与水平、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推动了体育学科建设和教师的发展。三年来,工作室成员发表论文12篇,研发校本教材5本,获各级各类奖65项,实现了由“教书匠型”体育教师向“学者型”体育教师的转变。
工作室运行三年来,目标清晰,计划翔实,措施有力,形式丰富,实施有效。工作室以“实”为核心,扎实、踏实、务实、平实、真实地开展课堂教学、课例分析、课题研究活动,把追求“有效高效”体育课堂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已经成为优秀体育教师的发源地,成为青年体育教师的向往地,成为优秀体育教师合作互动的交流地,成为教学难题的集体攻关地,成为体育同仁们“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吴彦春小学体育工作室”将继续努力,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引导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团结合作战胜困难,努力做到让每一节体育课都科学高质、快乐高效。
(作者单位: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大同市北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