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
2020-11-03闫传美
闫传美
摘要: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和学习经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也具有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帮助解决。本文以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结合实际归纳、总结了适合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
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高中毕业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相比,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源、年龄、学习经历有着不同特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为突出。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对学生个人未来健康成长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心理特征
五年制高职学生主要是招收初中毕业生,相对于普通高职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在校时间跨度大,正值青春叛逆期,自我约束力较弱;他们中大多数在初中学校学习成绩较差,中考失利或者对上高中没有信心,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具有以下個性心理特征:
1.自信心不强
由于他们在初中阶段普遍学习成绩不好,在班级里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甚至部分学生在家庭也经常受家长批评,时间长了,他们自己也大多认为相对高中毕业进入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是人生的失败者,因此,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自信心不强,有时候虽然也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意识,但缺少自我表现的空间。
2.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由于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知识结构不完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再加上到了高职院校接触新的课程,普遍感觉比较难,导致他们不同程度存在厌学心理,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3.心理压力较大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五年制高职学生也是如此,甚至压力更大。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很高,从小到大一直在分数第一、竞争意识浓厚的氛围中生活,而他们相对其他大学生来说基础较弱,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社会上一定程度的对高职学生的误解和偏见,他们毕业后就业更为困难,处处感到受歧视,容易引起心理失衡问题。
4.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稳定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时,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在幼稚和成熟之间,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对事物有自己的观察、认知和判断能力,但不够成熟。情绪高亢激烈,个性强烈,有一定的可塑性,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初级阶段,也是这个较为复杂群体极易出问题的阶段。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对于自己在现阶段正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还不清晰,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又很高,甚至超过了现实情况,容易影响和误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他们容易遇到困难挫折就退缩,认为自己难以实现家长的期望,难以被社会认可,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容易形成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心态。
二、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定位与选择
目前,五年制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教材,大多采用的是普通高职院校教材,内容比较单纯,多数是普通心理学课程或一般性的心理学常识课,侧重于解决一般性、共性的学生心理问题,无法深入解决像五年制高职学生等特殊的、个性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无法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思想品德课或德育课是有区别的,也不同于心理学专业课程,不能以讲授理论知识及概念为目的,在对五年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源特点和他们实际的心理个性特征,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改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新时代大学生为根本目的。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经历、心理个性特征等,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深入浅出、针对性、实用性强,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可读性强的校本教材,且教材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能够依据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尽量减少枯燥、深奥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互动性、主体性方面的教学,重视学生情绪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积极思考感悟,通过感情交互既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思想和观念,让他们思考和回答自己的学业目标、专业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终极目标是什么,使他们明确自己的社会价值取向,从而引导他们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
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基础稍弱、学习主动性稍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引导他们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心理认同感,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从而达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课程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程要有总开端,每堂课有小开端。课程教学的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这门课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听课,探究结果。每堂课的导入也要精心准备,采用多种形式,如测试法、案例法、体验法、情景导入等,设定问题,寻找答案,引发学生的共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其次,要多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方法。体验互动式教学活动性强,参与度高,趣味性强,寓教于乐,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易于参与接受。由于注重活动和训练,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从而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局面,让学生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去,并通过体验和感受的形式,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获得新的体验,达到教学目的。再次,课后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及语数外等基础课程的心灵学科,是“心育有形,育心无痕”的学科。五年制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较强,平时更多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正好切合五年制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学生的长处,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或者通过心理知识辩论赛、心理知识板报、情景剧等才艺表演或者通过参观见习、实地考察等方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主题实践活动中感同身受,使其心灵受到触动,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进行反思与调控,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心理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心理构建。最后,要加大课后师生互动,做学生的知心人。五年制学生由于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原因,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却很要强,希望得到老师及其他人的关注,但当遇到心理问题时却缺乏勇气当众说出来、求助,怕别的学生笑话,怕老师批评。由此老师与学生的课后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让学生有安全感的敞开心扉的平台。教师可以公开自己的邮箱,告诉学生在这里可以采用匿名方式,什么都可以写,将自己困惑、不满都可以发泄出来,不用担心知道你是哪位,和学生开展“心灵沟通”活动,教师作为学生一个倾诉的对象和朋友,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帮助他们解疑释惑,让学生获得心理支持和安慰。当学生愿意和老师当面交流时,就可以和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学生真正的知心人。
总之,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切实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信心,认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拥有健全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成长地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召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广东蚕业.2019.02.
[2]范青.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与教育.2009.06.
[3]易娟.五年制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