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水山茶 岩骨茶香
2020-11-03林显军
◎ 林显军
东水山茶园一角 谭文强摄
种茶的地方往往给人以灵秀之感。东水村位于广东省阳西县新墟镇境内郁郁葱葱的东水山上,以种茶制茶而出名,这里产出的茶就叫东水山茶。林木浓密,云雾缭绕,高山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造就了东水山茶的“岩骨茶香”。有山、有水、有茶、有人家,东水山也是阳江人登山徒步的好去处。
采春茶 “广东十大好茶”产自山高云深处
高山云雾出好茶,经历了冬季的漫长休养,茶树的芽叶变得细嫩饱满,春茶因此尤为珍贵。谷雨至立夏节气期间,是春茶的集中采摘期,每天都有60 多名茶农分散在各个茶园。 工人们背着小竹篓穿梭在茶树间,个个手法熟练,将一个个鲜嫩的茶芽快速地摘下放进竹篓。
东水山茶的采摘标准是 “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即茶树最鲜嫩的部分,这样炒出来的茶品质最佳。一天中最好的采茶时间是在10 时至15 时,光照较足,没有露水,有助于茶叶质量的提升。
新茶采摘回来后,师傅在茶厂制茶车间内进行炒茶制作,经过萎凋、杀青、揉捻、炒干、提香等工艺制作出毛茶,再除掉粗老畸形的插条、茶籽、茶梗,挑拣干净后便是净茶。
沏一杯东水山茶,清香随着碧叶舒展袅袅飘荡,沁入肺腑,东水的山光春色尽在杯中。茶场负责人介绍,东水山种茶 1600 亩,年产茶叶超过 4 万公斤,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品种,东水山茶曾获“广东十大名茶”称号。
游茶山 “阳江屋脊”上茶园美如画
东水山地处阳西县、阳春市和茂名电白县三地交界处,属云开山脉支脉勾漏山脉,是境内最高山地。主峰鹅凰嶂海拔1337.6 米,为阳江第一高峰,粤西第二高峰,素有“阳江屋脊”之称。
东水山茶园就在高山围绕中的一座小山上,群山连绵中突现一片整齐的碧绿,好一片“世外茶园”。东水山上云雾缭绕,林木茂密,相对湿度大,多漫射光,非常适宜茶树平衡生长。 据介绍,现已发现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有 1 万多株,还有更多的野生古茶树有待人们去探索发现。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东水山茶以“岩骨茶香”的独特岩韵著称。高山岩石风化后的土壤,蕴含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茶树充分吸收后转化为营养物质,因而东水山茶芽叶肥壮,叶质柔嫩,叶色鲜绿,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经过冲泡,岩茶的能量逐渐释放出来,来自大自然深处清幽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游东水山,品东水茶,食东水笋,成为阳江市民闲暇时的一桩美事。竹林成片,苍翠欲滴,林中深处有古法造纸作坊遗址。绵延不绝的白色石头横亘在清冽的山水间,流水又在山石间蜿蜒而下,让人恍入仙境,吃一顿农家菜肴,必然少不了东水竹笋,鲜笋干笋各有风味。
东水造纸用的溪流 梁文栋摄
鹅凰嶂 东水山茶园 袁丹心摄
东水山的竹林 梁文栋摄
东水古法造纸 梁文栋摄
兴产业 百年古茶园焕发新活力
东水村种茶制茶历史已有300 多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史,孕育出东水茶上佳的色香味,茶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东水山一带因而成为阳江市唯一保护完整的茶乡。
早年,东水茶园由于种植规模不大,品种落后产量低,一直以小散经营为主。2005年,新墟镇开始对东水茶梯田进行标准化种植,改造旧茶园,开辟新茶园,扩大种植面积,改良茶叶品种,实行产业化经营。2011年,阳西县东水生态茶叶生产合作社成立,东水茶园走上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道路。
2012年,阳西县东水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将东水山原有的百年原生态古茶园优势资源重新整合,成立特色的茶叶培植基地,对传统的炒茶工艺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建成了晾青房、萎凋房、发酵室、包装室,增加了制茶品种,也提高了制茶产量。
公司化运作后,东水山茶园还成立了茶叶培植基地和新品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将“东水山茶”作为一个品牌进行经营,一个沉淀已久的生态古茶园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片绿叶,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让东水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