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期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0-11-03杨雨
杨雨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指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的一种常见女性良性肿瘤,其具有发病率高、发病范围广等特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贫血、子宫出血等,部分症状严重患者甚至会导致早产[1]。目前,临床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时间仍存争议,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80 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期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80 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7.12±5.30)岁,孕周36~41 周,平均孕周(38.41±1.42)周,体重56~74 kg,平均体重(73.64±6.45)kg,肌瘤部位:宫体35 例,宫颈5 例,肌瘤数量:单发31 例,多发9 例,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6 例,浆膜下29 例,黏膜下1 例,混合4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2 岁,平均年龄(27.22±4.86)岁,孕周35~41 周,平均孕周(38.39±1.52 周),体重54~76 kg,平均体重(73.82±6.52)kg,肌瘤部位:宫体32 例,宫颈8 例,肌瘤数量:单发33 例,多发7 例,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7 例,浆膜下28 例,黏膜下2 例,混合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验证实;符合手术指征;患者或家属签署授权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产前子宫肌瘤破裂,需要急救患者;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剖宫产术,术前行常规妊娠检查与B 超监测,观察患者子宫肌瘤病情状态与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剖宫产前予以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后进行分娩,研究组患者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注入20 U 缩宫素于患者子宫肌瘤基底处,观察其内部的形态与肌瘤具体状况,制定相应切口方式切开子宫肌膜层,充分显露子宫肌瘤体后使用组织钳剥离并剔除子宫肌瘤。采用滚极电极凝血或环状电极止血进行术中止血处理。术后4 h 内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并注意血压、脉搏等基本体征观测,如发现产后出血给予对症治疗。静脉滴注10 U 缩宫素混25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2 次/d,共治疗3 d,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先行剖宫产术再择期行子宫肌瘤剔术,具体方法同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子宫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①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②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与术后感染。③患者子宫康复情况包括子宫恶露时间、子宫恢复速度、产后出血量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子宫康复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子宫恶露时间、子宫恢复速度、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子宫康复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子宫康复情况对比(±s)
注:两组比较,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发生术后出血2 例,术后感染1 例;对照组发生术后出血3 例,术后感染1 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3/40)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4/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0.05)。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产科常见病,在妊娠产妇中发病率约为0.5%~1.2%,在肌瘤患者中约占1%左右[2]。近年来,随着妊娠年龄增大,其发病率呈不断递增趋势[3]。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妊娠妇女由于雌激素、孕激素影响,诱发机体内结缔组织肿胀、增生。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来说,妊娠会加速肌瘤体积增长,约33%患者妊娠期肿瘤会快速增大,甚至破裂[4]。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诱发流产、早产,对产妇与婴儿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威胁母胎安全[5]。有研究显示[6],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流产率较无肌瘤患者高2~3 倍。因此,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科学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予以治疗,但对于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还是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7],妊娠期间患者的子宫血运丰富,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风险较大,极易导致患者术中发生大出血,且妊娠期间会导致子宫肌瘤发生变化,界限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剔除手术的难度。此外,分娩过程还会导致子宫变形收缩,增加手术的难度。另有学者认为[8],在对患者予以剖宫产的过程中若未及时将子宫肌瘤剔除,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子宫恢复效果,还会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出血与感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仅加重了患者的治疗痛苦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因此不予提倡[9]。
本文通过研究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期子宫肌瘤治疗结果表明,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子宫恶露时间、子宫恢复速度、产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路莉娟[10]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同期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且同期治疗还能够减轻经济的压力,避免对患者的二次损伤,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但在手术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对于直径较大肌瘤,应在术前分别在肌瘤表面和底部注射缩宫素,可以避免术中大量失血,有利于肌瘤剔除;②对于宫角肌瘤或突向阔韧带肌瘤在进行出血点缝合时应给予单独缝合,同时快速关闭瘤腔,并给予缩宫素注射,有利于减少术后出血量。
综上所述,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期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但需要注意,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做好输血、急救准备。对于合并子痫、子宫收缩无力、肌瘤临近宫角或动脉处应暂缓肌瘤剔除术,避免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