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背后的故事

2020-11-03

中学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题字碑文浮雕

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建立这座纪念碑的决定。1952年8月,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动工兴建,全国著名的建筑家、雕刻家、美术家和优秀的雕刻工人参加了建碑工作。

这座巍峨庄严的纪念碑,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总高达37.94米,是我国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1958年5月1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群众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典礼。从此,这座伟大的丰碑,屹立在亿万人民的心头。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的背后,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建塔,建亭,还是建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象征,它该是什么样子呢?一座塔还是一座亭子?当时的设计者梁思成认为,它应当“像一座中国到处都能找到的石头纪念碑”,这个建议最终被设计小组接受。接下来,设计小组的委员们开始研究如何使碑的内容能够体现中国近代史的英雄风貌,最终他们决定在碑的底座设计不同的石雕。纪念碑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这些浮雕是由八位精选出来的雕塑家来完成的,他们都是老一代的有声望的雕塑家,其中包括王临乙、刘开渠、曾竹韶、滑田友、傅天仇等。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专门盖了一座临时工棚,作为雕塑家工作室。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除了借鉴西方纪念碑的典范,还结队赴西安、洛阳龙门石窟等地鉴赏中国古代的雕刻遗产,并将一些雕刻精品复制下来进行研究。现藏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昭陵四骏”复本,便是那时得来的。浮雕的实际镌刻有赖于相当数量的“艺匠”去完成。当时,这类人才非常难得,最后遴选出一位曾在北京琉璃厂工作的高手,由他授徒培养“艺匠”,他们后来成为北京雕塑工厂的骨干力量。

为何建在天安门广场?

关于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地点,当时有多种意见。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上,但是更多人主张建在天安门广场。最后,周恩来总理提议将纪念碑建立在天安门广场,因为天安门广场有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传统,同时这里也是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景仰的地方。

鉴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要安放在天安门广场中,因此碑体不能太小。考虑到天安门高33.87米,正阳门高40.96米,设计者最初将纪念碑的高度定为39米,实际建成的高度为37.94米。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不是在建成天安门广场后进行设计的,而是根据广场将来可能达到的规模来设计的。待纪念碑建成后,再根据它的中心位置,重新规划天安门广场以及周围的建筑,这在世界广场建筑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按照中国礼制中方向与尊卑的关系,建筑多为坐北朝南。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初的设计,也是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题朝向南方。但是,当时许多群众向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议:重大的群众活动都集中在天安门与纪念碑之间的广场上,为了方便瞻仰,碑身正面应朝北,与天安门相对。这一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及专家们的同意。

纪念碑题字和碑文如何得来?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字是毛泽东的手书,碑文则是由周恩来手书。

有关这一史实,梁思成的回忆是这样的:“考虑到碑文只刻在碑的一面,其另一面拟请主席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后来彭真又说周总理写得一手极好的颜字,建议碑文请周总理手书。”

对于题字有人认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毛泽东共写了三幅,并给工作人员带来口信说,要多请专家们提意见,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从这三幅字中选一些可取的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重写。现在纪念碑上的八个大字,就是工作人员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后,从三幅字中取出个别字重新编排的,虽然不是取自一幅,但仍不失毛泽东的书法神韵。

但北京画院2009年出版的《开篇大作》却提出了另一种说法。该书引用当时亲身参与具体工作的解长贺的话说:“毛主席只写了两幅,他自己也拿不准用哪一幅。讨论未果,最后大家请来了当时北京的书法家魏长青,请他来审定。他否定了拼合的办法,说这样做气脉就断了。”

关于周恩来手书碑文一事,有人说他前后共写了40多遍。为了写好碑文,他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最后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有一天,周恩来来到工地,拿出他写的碑文征求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刘开渠的意见。周恩来诚恳地询问:“怎么样,行不行?”刘开渠说:“从前只看过您的题字,还没有看到您写这么多、这么工整的书法作品。”遂确定下来。

时代需要英雄,也创造了英雄。走在时代前面的英雄,是国家的形象、民众的精神信仰。他们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丰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敬仰英烈,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国格、人格的尊重!历史不能被忘记,历史昭示着未来,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英雄纪念碑文化的意义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题字碑文浮雕
浮雕圆圈
彝族碑文略论
彝族碑文略论
出错的浮雕
大漠孤烟“甘”寂寞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漫画长廊
快乐辞典
百字碑
庆祝本刊创刊二十周年纪念题字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