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比较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2020-11-03
一、作文题目及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针对卫星定位技术只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的情况,许其凤毅然决然地将研究方向转至卫星导航领域,成为我国最早从事该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者之一。他说:“我们作为在军队里工作的人,主要是要考虑军队将来的需要。”
材料二: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为加快进度,他举家搬到云南大山深处的科研所。在疫苗问世后,顾方舟除了在动物身上试验,还自己以身试药。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
材料三:1995年,17岁的女孩毛蔚参加第26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并夺得金牌,被誉为“世界第一才女”。2014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的毛蔚放弃硅谷高薪回国创业,实现光互连芯片量产,填补国内高端芯片空白。她曾表示,“祖国培养了我,学好知识报效祖国,这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请结合材料内容,比较以上三则材料,选出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人物,并在班里谈谈你的想法,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思路解析
该试题与2020年全国卷I作文同属比较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考查考生的选择、权衡与思考能力。写作时,应结合作文写作要求,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辩证性的思考。一般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操作。
1.析材料。
该试题提供了三则材料。其一,是许其凤为国所需改变研究方向;其二,是顾方舟艰辛研究药剂为人类造福;其三,是毛蔚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中国精神的含义,阐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中国精神的人物。在三者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2.明任务。
根据试题的写作要求,应明确:第一,具体情境的限定。作文题设置了“在班里谈谈你的想法”这一真实的情境,也就是规定了发言的场所是班里,交流的对象是老师和同学。
第二,写作内容的限定。任务指令中的关键句是“比较以上三则材料,选出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人物”。在发言中应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展开自己的思考与联想,并抓住关键字“最”,进行选择、比较与权衡。
第三,格式的限定。要求写发言稿,一要符合发言稿的格式,如称呼语、开场白、结束语等;二要体现发言稿的语言特点,要注意语言的对话性与互动性,还有情感的感染力,逻辑清晰,条理顺畅。
第四,价值取向的限定。任务指令中只能是三位人物任选其一,并用他们的事例来阐释中国精神,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也为作文的立意提供了参考方向。
3.确立意。
第一,心之所向,国之所需。选取许其凤这个人物来阐释中国精神,重在体现他心中所想的都是军队最需要、国家最需要的。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还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研究领域,充分展现了其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第二,艰苦研制,造福人类。选取顾方舟这个人物来阐释中国精神,重在体现他克服千辛万苦,终于研究出了造福人类的药剂。他不仅临危接受了任务,敢于担当,并不惜以身试药,完成使命,充分展现了其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以及创新的精神。
第三,学成归国,实现梦想。选取毛蔚这个人物来阐释“中国精神”,重在体现她拼搏奋斗,放弃高薪学成归国,实现光互连芯片量产,填补国内高端芯片空白。她的不懈努力,她的家国情怀,充分展现了其努力奋斗、报效祖国的优秀品格。
三、素材积累与运用
(一)名人名言
1.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这句话出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他还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话:“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习总书记还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
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该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中秋之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其意为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大好山河,表现了诗人立鸿鹄之志的坚定信念。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出自鲁迅《自题小像》。此诗写于1903年4月,当时鲁迅在日本求学,受章太炎等进步党人的影响,他毅然剪掉了头上的发辫,并在断发照片后题写此诗,赠予同学、好友许寿裳。其意为:把希望寄托于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他们对我的希望还不能理解。我把我的鲜血敬献给祖国,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
(二)人物事例
1.报告文学作家蒋巍:记录国家和人民奋勇向前的足迹。
从2019年9月到2020年6月,年过七旬的蒋巍东南西北辗转五省七地,等于绕全国一圈,完成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国家温度——2019—2020我的田野调查》。他说:“书写人民、书写巨变、书写英雄,总让我处在感动之中,我渴望这样的生活,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当代作家的使命。”
2.乡村教师支月英:倾力付出,倾心守望。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毕业后只身来到偏远的江西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一块旧黑板、拼凑的课桌椅、破旧的教室就是学校的全部,这里离所在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很多孩子上学要步行5公里多的山路……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年轻姑娘非但没走,还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山旮旯里,并靠自己的倾力付出和倾心守望,赢得了大山里乡亲们的敬重和孩子们的爱戴。到基层去善读无字之书,苦练有用之功,融入基层生活,接受艰苦环境磨砺,在第一线求真知、长本领、成栋梁。
3.科研院士李玉:怀揣着一个食用菌产业强国的梦想。
从1978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李玉就毅然走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与创新之路。2019年,李玉又推动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我国首个菌物类本科专业;构建起全国唯一从专科、本科至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整的多层次菌物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了保藏量位居国际前列的菌物标本馆和种质资源库。他搜集的黏菌种数超过世界已知黏菌数的2/3,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开创了我国黏菌分子学研究的新领域。李玉说:“科技报国,奋斗有我。新时代,中国的科技事业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我将和全国科技工作者一起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努力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脱贫攻坚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四、佳作展示及评析
优秀作文一
青春之使命,国家之精神
□广东省普宁市城东中学/陈雪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跟大家分享我对中国精神的感想。
“有一种力量无人能抵挡,它永不言败生来倔强。”这种力量就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曾让古老的中国雄居世界东方,现今它也能让中国人民创造出更加举世瞩目的辉煌。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人物是努力奋斗、学成归国的毛蔚。
无论是为国家卫星导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许其凤,还是国家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的拓荒者顾方舟,都高度体现了中国精神。但我认为学成归国、奋斗不息的毛蔚更能体现中国精神。毛蔚用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学业有成,并回国创业,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弥补了国内高端芯片空白,体现了其奋斗不息的优秀品格;她那拳拳报国的忠心,坚定地为国效力的人生追求,更彰显其崇高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中国精神在当代青年那里会有更新的诠释方式和更加丰富的内涵,应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将其发扬光大。
青春之使命,国家之精神。少年担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徐懋庸曾说:“人的精神,也和自然力一样,有无限的潜力。”唯有中国精神这一力量支撑,我们才能更有激情和动力建设新时代的宏伟事业。青年詹天佑学成归国,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学成归国,积极从事古建筑的考察研究与保护工作;钱学森学成归国,让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们向我们展现了怀有中国精神的青年为国家的付出和奋斗。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与希望,而这都离不开中国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助推。
少年有中国精神,中国就如扬帆起航的巨轮,乘风破浪,奔向远方。我们应该践行青春之使命,发扬和传承中国精神,迎接挑战,创造美好未来。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简评:
这篇文章的亮点有三:其一,借毛蔚的事迹,从奋斗不息、报效祖国的角度深入阐释中国精神,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其二,运用多种论证手法,特别是名言论证和举例论证,运用贴切,论证翔实,为文章添彩不少;其三,具有问题意识,很好地完成任务指令。此文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优秀作文二
中国精神,民族之魂
□广东省普宁市城东中学/戴丹琪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分享我对中国精神的理解。
中国精神,就是在面对外敌时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是在面临灾难时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我看来,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人物是为国为民的许其凤。
不管是学成归国、创业有成的毛蔚,以身试药投身疫苗研发的顾方舟,还是刻苦研究探索终完成国家使命的许其凤,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在许其凤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许其凤始终不渝地为祖国和人民着想,他说:“我们作为在军队里工作的人,主要是要考虑军队将来的需要。”针对卫星定位技术只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的情况,他不犹豫,不妥协,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远见,毅然决然地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正好体现了为国为民、勤劳奋斗的中国精神吗?正如司马迁所说:“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中国精神就是能够在国家需要我们时,挺身而出、为国效力。
中国精神,民族之魂。弘扬中国精神,能凝聚民族之魂,能推动国家不断前进。回望历史,有投江以死示忠贞的爱国诗人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为国家变法而流血牺牲,以此警醒世人的谭嗣同……再看今朝,有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以及抗疫期间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体现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都体现了中国精神的为民情怀,都彰显了中华民族之魂。中国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千千万万个你我每天都在践行的使命,更是我们时时刻刻铭记在心的担当,是时刻准备着,为社会、为国家,共筑同一个梦想。
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祖国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行动起来,向许其凤学习,争当中国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能够推动中国迈向繁荣富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谢谢大家!
简评:
该文观点鲜明,论证得力。开头借许其凤的人生经历,把中国精神与民族之魂联系起来,从而引出中心论点;通过许其凤的言行、事例,阐释理由,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接着运用名言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手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彰显思辨性的见解;最后进行呼吁,情感充沛,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