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2020-11-02宋新桓
宋新桓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应对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工程,拓展环境保护的新思路和新途径。生物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和修复环境污染的科技手段。目前,现代生物技术在三废治理、污染土壤治理、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环境工程;运用
1生物技术应用的意义
环保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和改善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保证。它在优化人居环境、确保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生物技术在现代环境保护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发挥生物技术的核心模式,提高环保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在环保项目中的应用和创新,在优化生物技术核心模式、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生物效益评价等,为新时期大力推进和实施环保项目提供了基础指导和指导,在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环保工程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广大环保工程单位还积极探索生物技术应用流程创新和生物技术应用模式优化,准确识别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威胁和隐患,成效显著,构建并形成了以核心生命科学技术为主要载体的生物技术与环保工程体系。但受环境监测等因素影响,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不足,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污染物微生物分解的相关机理尚不清楚,需要高度重视。在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减少重复污染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1)在医学中,生物技术经过专家们长期研究和探索,其不断被开发与应用,在对血浆蛋白的研究中促进了DNA重组技术的建立,再由DNA重组技术以及杂交瘤技术开始,引导新的各种生物技术出现。例如,科学家对DNA重组技术进行试管实验,优化系统结构,随之进行细胞移植实验并将其应用到医学中。其中,运用生物技术获取蛋白各激素,能有效抑制其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生物技术为人类治疗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手段,也为人类健康提供了更多保障。
(2)在植物育种中,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能够促进植物育种和植物抗病毒。目前,在生物技术体系中,基因工程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工程体系,在各个环节操作中都能够保证流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因此,也能够保证植物基因工程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转基因植物生产医学蛋白,其主要是将外源基因植入植物细胞来获取医学蛋白。
(3)在环境工程中,主要应用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以及微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技术对于治理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其副作用非常小。微生物处理技术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这项技术也是环境工程中的重点技术。在微生物处理技术中,核心是发酵技术,其能够进行废物处理和细菌冶金处理。
3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3.1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工业废气
在当前生物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生物过滤法、生物膜处理法等处理工业废气,一直以来都是环保工程生物技术应用的难点所在。以生物过滤法为例,该种方法需要首先构造有利于提升生物过滤法应用效果的实际环境,比如运用塑料、纤维性泥炭和树皮等,然后以强化微生物多样化种类为主要导向,使其中的微生物类型逐渐增多。然后再将所需要处理的工业废气导入其中,形成过滤效果,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条件后,将处理完成的工业废气进行排出,完成工业废气的处理过程。再如生物膜处理法则可运用生物膜技术将工业废气转换为有机物或其他无污染物质,然后对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3.2现代生物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
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两种方法。好氧堆肥是利用有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对固体废物进行氧化分解,并且将其放在特定环境下待自行腐烂后即可变为肥料。厌氧发酵就是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将固体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等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吸收,其他气体会被二次利用,并且都不会对环境都造成污染。这种处理方式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节省了成本、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将废物转变成有机肥料等,推动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污水
污水处理中生物技术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吸附技术、微生物絮凝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等,这些不同的生物技术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在技术特点与实际效果等方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实际需求予以综合择定。比如生物修复技术重点针对微生物中的污染微生物进行降解,具有效率高、耗时短等优势,被处理后的污水相关技术指标将得到显著提升,土壤的生命力也可得到大大恢复。再如微生物吸附技术则通过聚合与吸附作用降低污染物含量,达到改善水质,净化水体的处理效果,整个应用过程可就地取材,操作简便。
3.4在污染泥土处理工程中的运用
泥土污染主要有重金属污染,有机农药污染等。现阶段,由于我国大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导致泥土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现代生物技术对污染泥土的处理方式主要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作为主要媒介,对泥土中的重金属进行降解,但这种技术对泥土的要求比较苛刻,只能对特定的土壤进行处理。这種修复技术的特点是在修复土壤的同时净化、绿化了周围的环境、原位处理、达到增肥的效果以及修复技术的成本较低。
微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性和代谢性等特点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处理,控制pH值,从而提升处理效果。例如,一些长时间使用有机农药,污染严重的的土地,由于部分有机农药难以溶解,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将这些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形成对空气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这些有机成分对土壤造成的二次污染。其缺點是,由于这些物质完全分解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农业发展,对于土地还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3.5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农药检测
生物技术在农药检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农药检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微生物和酶能有效结合分解污染物,从而达到治理农药污染的预期效果。在农药检测中,生物技术还可以创造最佳的温度和pH值,胆碱酯酶可以用来检测环境。通过测定酶活性,确定是否遇到有机磷污染,形成相应的农药检测数据结果,为相关技术人员实施相应的技术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生物技术在农药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实施简单、污染控制成本低等优点。
结论
综上所述,受技术条件、环保项目组织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生物技术在环保项目中的应用实践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阻碍了环保项目整体实施效果的优化和提高。因此,相关人员应从环保项目的目标和实际需要出发,充分遵循生物技术的核心应用规则,创新生物技术在环保项目中的实施流程和模式,为全面突出生物技术的关键应用价值,为现代环保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路娜,邹慧青,张举春,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20(18):263-265.
[2]詹文润,赵在瑾,邱宝华.转基因信息发布主体可信度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10(15):115-116.
[3]贾峰宇,张晨仙,潘华潇.公民社会组织对欧盟政策制定的影响——以生物技术政策为例[J].检验检疫学刊(下旬刊),2020,27(5):110-111.
[4]李同春,王祥来,郭自伟,等.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国际发展态势及我国发展前景展望及机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2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