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金莲:红莲怒放香满塬

2020-11-02马骏

科学导报 2020年66期
关键词:忻州市金莲红莲

马骏

尤金莲(右二)陪同中国科技大学尹雪斌博士在河曲莲芯硒美公司考察有机旱作物农业精深加工销售项目

她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远近闻名的“农村优秀经纪人”“农村致富女能手”,她还是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建功十佳女杰、山西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她是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忻州市人大代表尤金莲。多年来,作为一名贫困县的共产党员,她不忘初心,扶危济困;牢记使命,先富带动后富,像摇曳在高原清池中的一朵怒放的红莲,香满大塬。

初心:贫穷不是農民的“专利”

不变的日头,破旧的土窑,老牛耕山田,女人喂猪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似乎成为农村不变的主旋律,这让高中毕业的尤金莲痛心。1990年,刚刚嫁到忻州市河曲县土沟乡土沟村时,生性倔强的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翻身,贫穷不是我们农民的“专利”!

农民靠什么致富?当然是种地。

品种好、产量大、质量高是种好地的关键,为了种好地,尤金莲连续承包了比别的农户多几倍的田地,每天几乎是凌晨4时就带领家人往地里走,有时候,入夜8时才回。一样的地,她比别人要多锄几遍;肥要比别人多施几次,产量自然是水涨船高。就这样,一年年坚持下来,她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日子也越过越殷实。

2007年,尤金莲联合几户农民成立了河曲县昌农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随着生意圈不断扩展,人们不断加入合作社,农产品购销生意越做越大,受惠的群众越来越多,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在尤金莲脑子里扎下了根。

思变:庄稼种得稠不如种上“硒”

从种粮到卖粮,作为农民,尤金莲亲身体验到农民的难——种得稀,产不下,没钱;种得稠,产得多,有时候也钱少。辛辛苦苦干上一年,汗水摔八瓣,实实在在弄不下几个钱。她一直在琢磨:能不能找到一种产得多、卖得贵的农产品?

机缘牵引,她结识了中国科技大学尹雪斌博士,从此,结缘“硒”新科技。给农作物富硒,是尹雪斌团队研发出的可靠、安全的生物技术,不但可使农作物增强营养价值,提高销售价格,还可以实现高产。

2012年,尤金莲在山西首先引进万亩富硒功能农业,2013年,她不顾家人反对,将多年做生意积攒的资金全部投资,注册成立了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立“莲宇康”品牌,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全面推广富有机硒农业科技项目。

回聩: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尤金莲从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农家女,到现在成为身家上亿的企业老总,一路走来,固然有自己的主观努力因素在,但要是没有父老乡亲的帮衬,没有科技人才的拉引,没有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扶助,她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今天。她发自内心地感恩这个社会,感谢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贫穷之时,尤金莲就帮助过比自己还贫困的乡亲,现在正值脱贫攻坚在全国深入开展之时,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回馈。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尤金莲培养出40余位优秀农民经纪人与公司对接,共帮助3万多农民销售粮食4000多万公斤,带动贫困户5183余户。

另外,尤金莲通过招聘员工、设立代销点,安置了若干社会闲散人员,有的甚至来自外县外省。每年的公益助学,尤金莲也是积极参与者,至少18名贫困学子得到她的救助。同时,她为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创业提供平台,给假期勤工俭学的学子们提供岗位,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只要自己能帮,扶贫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0年如一日,一生做好一粒米,是她的人生信念。为耕者谋福利、为食者保健康,是公司的理念,也是她的毕生追求。坦荡的高原给了她宽广的胸怀,利人利己的理念给了她攀升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致富路上,尤金莲和她的伙伴们会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忻州市金莲红莲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初中数学高效作业分析研究
春日垂钓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疯狂的贤妻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