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神兽”自觉学习的小妙招
2020-11-02方红
方红
孩子能自觉地学习,是家长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不少家长尝试了各种方法,道理说了无数,不但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孩子对自己敬而远之了。如何培养“小神兽”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呢?
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知道“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我能行”。家长要帮助孩子在学习中建立自我效能感。如果处在循序渐进、不急不躁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会感到游刃有余、身心愉快,这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正确方式。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强行超前学习,不断加深知识难度,虽然短期会有些效果,但长期下来会让孩子感觉很吃力,产生“学习难”“过程痛苦”“想逃避”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怕学习,甚至讨厌学习。
孩子不断成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就能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感。孩子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上锤炼意志、坚定信心,能逐步建立起自我效能感。当面对人生重大挑战时,孩子就可以释放出强大力量,战胜各种挫折,成就精彩人生。
用“抱持”态度,转化“负能量”
及时察觉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的学习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事,孩子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发泄,不良情绪就会郁结于心,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发生极端事件。網络上有很多视频,记录了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气急败坏的模样。表面上看家长非常不容易,其实真正受伤的是孩子,在家长的指责、羞辱甚至更加暴力的情绪宣泄中,孩子因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无处化解,最终只能通过伤害自己来宣泄。
化解不良情绪的良方——“抱持”。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家长的正确做法是“抱持”:“抱”,即在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给予认可;“持”,即在孩子受挫的时候给予支持。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遇到困难而焦虑、烦躁时,家长不要急于干预引导,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宽容。孩子的情绪化行为有其合理原因,要允许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主动表达好过被动封闭,只有孩子主动表达,家长才有发现和介入的机会。当孩子抛出“情绪炸弹”时,父母要化身“容器”,包容孩子的消极情绪,陪伴在他们身边,将他们的挫败感稳稳托住。这之后,家长要将孩子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再传递给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刻意练习”,将“真理”内化
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是在老师引导下了解的“真理”,如果没有内化为自己认可的“真理”,最后就会变成“谎言”。因此,孩子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刻意练习”即有目的的练习,只有带着目的去思考和总结,才能收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的效果。首先要帮助孩子制定目标,目标可以帮助判断练习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还可以将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制定出可实施、可调整、可优化的具体步骤。其次要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如果三心二意或走神,练习的时间再长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次要注重反馈,良好的反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始终保持正确方向。最后,要鼓励孩子离开舒适区,练习如果停留在舒适区,就容易停滞不前。只有逼自己走出舒适区,才能获得进步。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