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总动员:呵护儿童的“玩心”
2020-11-02靳桂芳
靳桂芳
爱“玩”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对于儿童,玩是他们每天的主要活动,而玩具作为游戏活动的道具,已经成为儿童生活、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家长和教师更多愿意选择具有益智功能、帮助学习的玩具,把实用摆在第一位,但玩具对于儿童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其意义并不只是体现在益智这一面。也有的家长,会把“贵”等同于“好”,或者认为玩具应该“多多益善”,不停更新玩具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实际上,玩具并非越丰富就越对儿童的发展有益。面对品类繁多的玩具产品,家长们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玩具最适合?高科技玩具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哪些利与弊?针对这些家长们关心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好玩具是什么样的
到底什么样的玩具算“好玩具”?各年龄段儿童需求多元化,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评判玩具的好坏,但是无论针对多大年龄的儿童,一个良好玩具应具有几个普遍性的基本特征,是家长们在购买玩具时应该了解的。
安全且适龄。安全性是任何一种玩具都必须具备的。保证儿童的生命安全,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意外,是评判良好玩具最基本的标准。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玩具一定要符合不同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家长可以掌握一些玩具安全的基本常识,了解儿童的生长特点,在购买玩具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如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适用儿童的年龄标识,玩具外观结构上是否有锋利的毛边、尖角。对于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小零件存在、拖拉玩具的绳子长度是否在安全范围、玩具的使用材料是否无毒等,这些都是玩具中容易存在的安全隐患。
有趣且互动。无论玩具的功能多么强大、多么符合家长的意愿,如果不好玩、没有趣味就失去了玩具的本质意义。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玩具本身就是源于人类尤其是儿童对玩耍、娱乐和满足感官享受的诉求而产生的。古人在闲暇时用泥土、石头、木材等天然材料,制作出人偶、动物、圆球等玩物供儿童玩耍,由此便有了玩具,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但无论怎样变化,其娱乐功能是不变的,而玩具的趣味性,与传统的单纯好玩、逗孩子高兴相比,其内容丰富了许多。除了造型可爱、色泽鲜艳等外观因素,玩具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有家长参与的互动、能增进亲子情感交流等也是玩具趣味性的体现。
富有教育功能。玩具作为儿童早教的工具已经得到专业人士和家长的普遍共识。玩具的教育功能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智力开发、品德修养、美学教育等。玩具对开发儿童智力促进身心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儿童通过认知类玩具,认识大自然、了解人类社会生活;通过看、听、触摸不同的玩具,促进儿童视觉、听觉、触觉感官的发育;拼图、积木、拼插构建类玩具有利于儿童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品德修养方面,通过绘本、不同主题的场景类玩具等传授给儿童基本的人生道理及传统美德。玩具以其艳丽的色泽、优美的造型、不同风格的服装服饰,给儿童心灵以美的启迪,从而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
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缺少玩具的陪伴,但见到玩具就一味地“买买买”,对儿童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研究发现,过多的玩具更容易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由于年龄带来的身心发育特点,儿童的控制能力和专注力尚不成熟,面对满屋子的玩具时,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对某一个进行耐心把玩,太多的玩具超出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从而降低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于是许多家长会发现,孩子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拿起那个,但哪一个也不会让孩子久留,于是家庭陷入一轮又一轮玩具购买潮中。家长需要学会如何在海量的玩具中排除同类项,给孩子提供合理的选择空间,也给孩子选择数量方面的限制,别让“对孩子的爱”成为伤害。
辩证看待高科技玩具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玩具的演变和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玩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也是玩具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进步带动了玩具的演变和创新,新的技术、工艺被应用到玩具的设计和生产中。材料上由天然的泥土、石头为原料,到后来的金属、塑料、布绒等,使玩具的品种更丰富;制作工艺上由最初的纯手工制作,到现在的各种机械加工、注塑、激光雕刻以及3D打印等工艺方法的应用,玩具变得更加多样、结构更加复杂;在科技应用方面,由单纯的静态玩具,到后来的发声发光的电动玩具、无线电遥控的电子玩具,发展到现在能对话交流的语音识别玩具、能做出各种复杂动作的机器人玩具、应用AR或VR技术用手机控制的虚拟和实体玩具等。
高科技玩具是有利有弊的。现代儿童从小就被电子化、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科技产品所包围。能眨眼、打呵欠、做出不同表情的玩具熊,可以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入睡;在传统小汽车中植入芯片,放在特殊的轨道,应用AR技术从屏幕中观看比赛,通过App由手机操控,能更精准地掌控赛车的状态,使比赛更具挑战性。这些高科技玩具的互动性和智能化,为儿童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使儿童在动手操控、逻辑思维、求知探索等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高。
不过,高科技玩具为儿童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第一,对视力有影响。儿童还处于生长时期,各种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高科技玩具的出现使儿童过早接触电子设备,长时间地盯着屏幕会影响视力的发育。第二,有的高科技玩具容易使儿童沉迷其中,使得儿童与外界的交流时间减少,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第三,高科技玩具与普通玩具相比价格都比较高,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有的儿童为了满足攀比和炫耀的心理要求家长购买,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第四,高科技玩具成了“电子保姆”。高科技玩具固然酷炫,但并不能替代成人的陪伴。成人若将高科技玩具变成“电子保姆”,减少了自己对孩子的陪伴,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有研究表明,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影响他们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社交能力等。
既要通过玩具的高科技含量来吸引儿童,又要避免由此對儿童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很多著名的玩具公司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如一款能在墙壁上行驶的汽车,它是通过内部的风扇产生吸力使汽车保持在墙面上,利用红外传感器追逐由激光枪发出的灯光,驶向灯光指向的地方。由国内科技公司开发的一款玩具战车,有多种游戏模式,通过手机App控制,可以实现多人互动对战,它将网络游戏和实体玩具相结合,减少儿童紧盯屏幕的时间。
高科技的融入是玩具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并非有了高科技玩具,就不需要传统的玩具。传统玩具如益智类、棋牌类等,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方面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家指出,玩具过于活跃,儿童就倾向于不活跃;开放性玩具投入的聪明才智越多,留给儿童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就越少。我们不能为了追求高科技的应用而将新技术强加于玩具,使玩具失去本质的意义。将传统玩具与新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既保持原有的玩具特征又增加新的功能和玩法,不失为玩具发展的可行之路。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玩具小贴士
对于0-3岁的低幼儿童,主要选择以认知、模仿、动作协调、发展语言等为主要功能的玩具。
动手操作类:串珠、积木、套叠玩具、小工具箱、拼图、多彩泥等,锻炼儿童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腿部动作类:拖拉玩具、手推车、滑板等,锻炼儿童的腿部肌肉发育,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
发展语言类:绘本、点读类玩具等,锻炼儿童的听觉、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角色模仿类:娃娃家、模拟厨房、小小诊疗箱、公交站等各种场景类玩具,让儿童模仿、扮演不同角色,了解成人的社会生活。
对于4-6岁的学龄前儿童,选择的玩具要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各种拼插构建类玩具,乐立方3D立体拼图,能自己组装的智能仿生机器人,以风能、水能、太阳能为动力的科学类玩具等。通过这类玩具为儿童打开科学知识的大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