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之我见

2020-11-02金珊珊

经营者 2020年19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方案事业单位

金珊珊

摘要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与过去相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有关资金的内容上,政府越来越看重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也在调整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完善管理程序。管理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但同时,事業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加强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

关键词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方案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工作内容概况

(一)预算管理工作内容

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就是单位根据财政效率的原则,把企业绩效目标当作管理基础,采取诸多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支出与收入作出准确全面的管理及评价。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共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公共资金的绩效管理评价,二是关于政府财务部门绩效管理的评价。前者主要是监督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时,是否将纳税人的应纳资金运用到改用的地方,监督事业单位是否滥用资金;后者则负责评价政府与其财政部门的委托资金,确保相关的管理部门能够利用资金的效益满足行政职能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内部有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程序

事业单位内部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程序具体包含5个内容:预算绩效的目标、绩效目标、预算执行制度、绩效结果的评价和绩效监督。

预算管理体系需要管理流程对其加以管理限制。如今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主要是上述5个方面,因此,想要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程序。

二、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项目预算编制决策评价不科学

当前,事业单位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要根据政府部门出台的财政预算编制指南进行,但实际上,企业在实际开展这项工作时,出现了内容不合理、不具体的问题,整个编制工作时间较长。该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事业单位对项目决策评价不够重视,领导者更多的是重视项目结果,忽视了项目编制,开展决策评价之前,没有对此进行实际的考察活动,所以导致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合理。

(二)预算支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绩效管理意识不强

新时期,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要求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国家各项制度、标准也逐渐规范,但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管理人员的素质在短期内跟不上制度的变化,从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支出评价工作时,对于实施过程合理与否、预算目标是否达成这些内容更为看中,所以就忽略了支出预算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同时,一些拨款资金并不是十分合理,从而使公共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三)评价预算支出绩效的方法不够规范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表中的内容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预算资金支出指标的主要依据,但因为部分事业单位触及的项目数量过多,评价标准不一样,所以企业负责这一项目的工作人员在制定预算绩效评价标准的时候,很难达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这就造成了上报的预算编制表内容不够合理规范,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混杂。与此同时,我国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评价方法实际操作性不强,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完善,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有关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真实工作状况,这对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三、有关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体系

首先,事业单位要在内部树立良好的绩效管理理念,把绩效管理融入预算支出管理的全部环节中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业务范围,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另外,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之前,要依据此项工作的内容,规范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行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绩效的重视,合理分配财政资金,有效使用财政资金,从而使社会公共职能的履行发挥最大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决策评价制度

决策评价在预算绩效管理和编制的工作内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来对预算编制决策评价行为进行约束。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决策评价制度,需要在结合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在评价估算新项目时,必须确保结果足够公平公正、合理有效,把绩效评价作为依据,对项目做好可行性分析,尤其是项目的预算目标的实现、多方案的优选等,从而确定项目的最终实施计划,保证项目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使预算绩效评价标准规范化

根据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并整理,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还要以自身公共服务和职责为依据,以公共服务和职责为突破口,制定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标准以及统一的评判指标和方法,通过统一的机制才能够真实有效并且客观地评判预算绩效管理这一工作。企业在编制预算绩效标准时,应该时刻遵守相关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既要把握好各相关的共性指标,也要注重项目的个性指标,保证每个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都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其次,实施多样化的绩效评价方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素质,有效掌握此项工作应用的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实施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想要更好地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仅仅处理现有的问题是不够的,因此,事业单位要有长远的发展目光,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个阶段入手,即从前期制定、中期实施、后期考核3个部分入手,除了优化处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外,还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以及调整工作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这一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开始阶段主要应准备两方面,即激励机制和预算编制程序。前者的实施能有效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并按照岗位职责完成岗位任务,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预算编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编制程序来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审查,保证预算绩效工作的落地。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激励制度和预算管理程序也应该与时俱进,与单位实际工作内容及项目情况相符合。事业单位要建立一个动态的完善机制,保证激励制度和预算管理程序的更新完善,通过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同时,把预算管理各项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

(二)中期绩效控制

预算绩效管理的中期阶段也是整个过程的主要阶段。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容,中期绩效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即监督管理和绩效预算信息库。监督管理能够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能够有效控制绩效的执行。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不断更新和完善监管体系,并且要注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反馈内容,完善绩效预算信息库,信息库要统计单位预算的所有工作内容,总结之前的相关资料,为以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查漏补缺,更好地推动新项目的开展。

(三)后期考察核实

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后期考核的主要内容便是考核和反馈。首先,事业单位要对项目预算执行成果进行考核,了解其各项支出的实际情况,比较和预算支出的差距,并根据有关规章制度作出合理的判断,同时,要找出实际状况与预算指标存在差异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状况。同时反馈机制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增强预算支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我国财政管理重要一环,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未來的发展,因此,注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了解企业内部此项工作的不合理之处,并找到解决办法,是事业单位迫切的任务。本文简要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优化对策和实施办法,希望各事业单位能结合自身现状,实事求是,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从而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服务群众。

(作者单位为泗水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1] 孙文娟.事业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探析[J].中国市场,2020(05):102+111.

[2] 周建萍.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今日财富,2018(02):114.

[3] 倪静文.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08):46-47.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方案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全站仪在数字绘图中测量方法优化方案
湖北经济消费结构优化研究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