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高校校园网贷现状分析与建议对策

2020-11-02涂国章

时代金融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校园网贷引导监管

涂国章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高校校园网贷在大学生中迅速兴起。了解高校校园网贷现状,为相关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治理和高校学生管理提供参考。根据对贵州高校各结构层次的学生加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校园网贷率为35.32%,占比较高。网贷人员中:男性远高于女性,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获取网贷信息主要有熟人介绍、网上搜索和其他,网贷目的主要用于网购和其他;对网贷的认识大多认为是正常的互联网金融;大多认为校园贷手续简单、额度自由无需担保、还避免向熟人朋友借钱的尴尬;都没遭遇过套路贷和暴力催收。因此,校园网贷面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有其存在的必要,应该强化其监管和规范,加强向高校大学生群体正面宣传和引导,避免网贷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网贷  现状  监管  引导  对策

贵州为多民族省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风情淳厚,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现有大学72所,其中本科29所(9所民办),专科43所(6所民办),一本院校10所(含211工程院校1所,参照一本招生培养9所),现有在校生约67万人(含研究生1.86万人),从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来看,在全国来说不算大,但基于其常住人口的总量来看,人均高教资源的拥有量居于中等偏下水平,不算太差(贵州的常住人口约3600万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政治和文化因素,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为落后。但消费水平不低,据权威机构预测,至2019年贵州机动车保有量约900多万辆。贵州高校大学生校园网贷情况咋样?研究我省高校校园网贷现状,了解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消费观念及信贷市场发展境况,为探讨高校学生管理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对金融市场的管控提供参考很有必要。

一、贵州高校校园网贷现状

利用问卷调查表,从贵州72所高校中选择有代表性的10所高校(涵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铜仁、黔南、黔西南等地区)抽样调查2010份,包含院校层级:一本、二本、高职专科;学年结构:大二、大三、大四;生源:农村、县城、地州市、省城等各结构层次共2010人参与调查,并进行特征对比和统计分析[1-2]。结果显示:校园网贷率为35.32%,占比较高。网贷人员中:男性远高于女性,男性参与网贷人数占男性调查数的比例为40%,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27%,女性参与网贷人数占女性调查数的比例为25%,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8%;来自城镇的学生略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城镇生参与网贷人数占城镇生调查数的比例为37.23%,农村生参与网贷人数占农村生调查数的比例为33.64%。但这两部分生源参与网贷的人数占总调查数的比例相当,分别为17.91%(农村生)、17.41%(城镇生)。从获取网贷信息来看:靠熟人介绍(占52.11%)、网上搜索(占33.8%)和其他(45.07%),广告传单仅占5.63%。从网贷目的来看:用于网购的占73.24%和其他的占36.62%,用于学费和学习生活必须的占38.03%,用于旅游和高档消费的仅分别占8.45%和7.04%。对网贷的认识:参与网贷的78.87%认为属互联网金融和普通贷款,21.13%的认为是高利贷;没参与网贷的55.38%认为属高利贷,31.54%的认为是互联网金融和普通贷款,13.08%的人没听说过网贷。从每月由家里提供生活费来看:农村生54.21%在1000元以内,45.79%1000-1500元之间;城镇生44.68%在1000-1500元内,43.62%在1500-2000元之间。参与网贷的学生大多认为校园贷手续简单、额度自由无需担保、还避免向熟人朋友借钱的尴尬;对当前校园贷反映的问题大多認为学校管理缺失、借贷审核机制有缺陷、法律法规滞后;对高校校园贷整治的建议大多认为应合理规制、加强借贷公司的审核和监管、加强额度控制和消费引导。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得知,贵州高校校园网贷现状反映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贷率较高

首先从资金来源来看,农村和城镇学生大部分在1000-1500元/月范围内,按照现在物价水平,不足以支撑其每月支出,因光生活费较低支出仍需30元/天,每月就需900元,日常洗漱生活用品100元/月,手机话费200元/月,水电交通消费100元/月,购买服装、鞋子、书籍、偶尔同学聚餐、周末节假日外出等这些虽然无法计数。但总体上每月低于2000-2500元的收入是很难支撑的。因此,每月开支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校园网贷。其次从消费需求来,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活跃人群,消费欲望比较强烈,网购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单元,对于更有甚者还网购成瘾暂不涉及,因网购无形中拉高费用支出,为弥补资金空缺,考虑到校园贷手续简单、额度自由无需担保、还避免向熟人朋友借钱的尴尬,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校园网贷。

(二)宣传不够,社会认知欠缺

首先,从调查来看,大多数非网贷学生及部分网贷学生认为校园网贷属高利贷,而且有少部分人没听说过校园网贷。很显然,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机构这方面知识的正面宣传不够,需作为新时代的经济社会的基本常识加以全面普及。其次,从网贷信息来源来看,相当一部分网贷学生依赖于熟人朋友介绍,这也充分表明其对网络搜索信息缺乏信任,更说明网贷平台或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宣传渠道不畅、宣传方式失当、宣传力度不足。第三,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有待提高。之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校园网贷属高利贷,更为遗憾的是部分学生没听说过校园网贷,是由于其对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金融知识缺乏认知,对校园网络贷款缺乏认知,对网贷平台好坏不分,对借贷关系和借贷环节模糊不清所致。

(三)校园网络贷款借贷矛盾突出

首先,自身有问题的平台不少,就P2P平台来看,2007年首次出现在我国,2013-2015年飞速发展,2015年底平台已达3491家,2016年随着平台问题不断暴露,至2019年底经过边整改边发展平台已累计达到6612家。但正常运营的平台仅仅只有343家。其次是高校大学生信用问题,一部分学生借贷关系发生后,只考虑借贷资金的使用,不考虑及时、按时还款,严重缺乏信用。第三是部分高校大学生过度消费。为了满足虚荣心,盲目攀比,过度使用借贷资金,甚至扯东盖西,导致资金漏洞越来越大,无力偿还。可见问题平台本身存在引发借贷关系紧张,加之部分学生的信用问题及过度消费使得借贷纠纷频出,借贷矛盾依然突出。

(四)对网贷监管不到位,整治打击不力

2016年开始至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列针对网贷平台的整改措施,虽然反映了整治效果,但众多问题平台的出现恰恰说明监管不到位,整治打击不力[3-5]。首先,出台系列整改措施涉及部门较多,有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工信部、互联网金融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前还有工商总局)、银监会、地方金融办等等,部门间协调就是很大问题,谁牵头,谁协同职责不清,似乎大家都在管,而大家又都没管。其次,对问题平台和网络贷款乱象处置,适用多部法律法规,不分主次,模棱两可,虽然有经侦介入发现问题不少,但未深层次直击问题平台的痛处,使得网络平台仍然我行我素,你整改你的,我要做的事仍然照做,问题平台进入依然不断,跑路的跑路,暴雷的暴雷。

三、建议与对策

根据贵州高校校园网贷调查现状及反映出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服务

互联网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业,还是网贷平台,都应该意识到高校大学生群体存在庞大的、不可或缺的金融市场,一是高校大学生客观存在学习、生活、消費等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群体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整体社会素养较高,既单纯,又比较知性,个人主观恶意违约率低,减少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其三在校大学生基本是消费贷款,不存在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造成的被动违约问题。因此应想方设法占有和培育好这个特殊市场,真正为大学生群体服务,作为明智的、有远见的金融人要想到如何开辟更好的金融产品,既能方便高校大学生使用资金需求,自身又能产生可观的收益,真正实现双赢。

(二)应加大正面宣传,加强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

据调查可知,绝大多数非网贷学生认为校园网贷属高利贷,更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居然没听说过校园网贷。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是因为这方面的知识在社会正面宣传不够,导致学生群体误解和缺乏。因此相关金融机构尤其是网络借贷平台要在社会中加强正面宣传互联网金融知识,要让社会及高校大学生群体认为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与普通的银行贷款无异,甚至比普通银行信贷因为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介入更加方便快捷;要让社会及高校大学生群体认为即便社会中出现一些校园网络贷款乱象,那也只是暂时的,是社会监管不到位和行业自身不自律,违法经营所致,应深信随着国家的重视,相关部门的整治,校园网贷环境必然会得到净化和进一步升华,届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必定是高度自律、实时监管、有法律法规约束的、合法经营的、又方便大家使用资金需求的有朝气的行业。

(三)维护良好的信贷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无论是金融业还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既然借贷关系必然存在,那如何维护良好的信贷关系呢?首先双方都要有诚信,出借人平台运营情况如何?有无恶意催收?有无逃避监管和整治?借用人有无按时还款?有无恶意透资?有无盲目过度消费等都可纳入征信系统。其次,借贷双方的信用要在有资质的、受官方管控的第三方平台能展现和查询,供借贷双方双向选择参考。此外作为高校大学生,要回归本职,要以学业为主,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素养,培育和锻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攀比、炫耀,不过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加强网贷行业的监管和整治

首先,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部门众多,落实相应的监管任务需要各部门协作,据了解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各自为政,各司其职,各部门都在管而又都没管的现象依然存在。鉴于此建议变多头管理为单一管理,即便形成在相关部门中选择一个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作的监督管理机制也好,真正明确监管职责,落实监管任务,实现监管效果。其次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6-7],尤其是对网贷问题平台的整治,适用多部法律法规,孰轻孰重,模糊不清,这样很容易导致同一问题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处罚各异,因此建议考虑互联网金融立法,以统一口径,司法有据。当然处罚不是目的,净化互联网金融环境和理顺借贷关系,维护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是根本。为落实整治要求,对网络借贷乱象和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予以坚决打击,该停业的停业,该转型的转型,该处罚的处罚,该判刑的判刑。

总之,校园网贷在当今社会有其存在的必要,相关部门的监管、整治也是采取疏堵结合。为使校园网贷正常良好运行,必须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做实社会正面宣传,做好大学生正确消费引导,引入征信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力争互联网+金融+法律的高度融合,避免网贷纠纷发生,确保经济社会秩序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真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应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苟成云.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思考及政策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22):163.

[2]黄海辉.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及风险研究[D]. 暨南大学.2016.

[3]伍兴龙. 我国网络借贷发展现状与监管路径探析[J]. 南方金融, 2013(3):43-47.

[4]俞林. 中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2015.

[5]李龙.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探讨[D]. 浙江大学, 2014.

[6]杨姝颖.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2016.

[7]张蒙蒙. 我国P2P网络贷款的法律监管[D]. 南昌大学.2015.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单位:贵州警察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网贷引导监管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唏嘘着悲情的担当:60万“校园网贷”一条命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