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国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0-11-02张克富
张克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和离退休干部群体养老需求的日趋复杂、多样,一些新的离退休干部问题以及如何探索完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离退休干部现实需要的养老方式,已成为新形势下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老干工作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解决养老认知、更新养老观念,正确把握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丰富内涵
何谓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是集传统养老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的新的养老方式。是以社会发展、社会文明、社会和谐为前提条件,以满足离退休干部群体物质、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思想互动、情感交流、康健身心、乐观积极为基本内容,以崇尚独立、彰显个性、享受生活、愉悦精神、安享晚年为目的,具有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是一种让离退休干部惬意休闲,更加幸福的养老方式。在社会不断文明进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
首先,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殷实的物质基础之上。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问题。文化养老决不是空中楼阁,不能一味的强调唯精神、唯文化,忽视了物质对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我们要在强调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的基础上,跟上社会进步、发展的速度,不断树立离退休干部新型的养老价值观,正确认识文化养老就是落实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工作的升华,而非唯文化的单纯的精神养老。离退休干部也要积极转变观念,知老服老,互帮互助,自寻其乐、自得其所、自安心身,以此克服老而无用、老而无乐、老而无助等顾虑和悲观消极的思想,努力让文化养老成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文化养老中来。
其次,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观念,将传统养老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有机结合。通过统筹兼顾离退休干部群体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现实需求,在保障物质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期许,从而更好地实现离退休干部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再次,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必须以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为重要依托。要想让离退休干部群体物质上有保障,精神上更富有,各级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必须认真发挥首当其冲的部门职能作用和宣传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阵地作用,才能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科学发展,并实现新的突破。同时,抓好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也是进一步挖掘离退休干部人才资源、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的新良方。离退休干部作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是我们统筹搞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开展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平台,不仅可以使离退休干部更便利更直接地发挥余热、也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汇聚在文化养老的生活中来。
二、明晰方向、找准目标,为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事业持续绘制可行的图纸
(一)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指导思想
概述起来,就是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把离退休干部工作放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大局中去认识,置于迎接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强国梦想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拓宽工作渠道,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不断满足老干部的物质文化需要,使离退休干部物质保障与精神愉悦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真正让党组织放心,让离退休干部满意,不断推动我国文化养老事业朝着科学、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总体目标
目标就是航向。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对离退休干部群体的要求,顺应、满足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和拓展文化养老理念。二是要夯实和强化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制度机制建设,逐步建立传统居家养老与当代社会普遍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的新的养老模式,持续改善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让离退休干部群体以理性、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好地发挥好余热,进一步体现自身价值,逐步走出一条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新路子,建立健全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覆盖、惠及全国老年群体文化养老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三)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应有任务
一是要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和手段,教育、引导离退休干部常保革命本色,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成为一名和谐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参与者及分享者。二是要进一步抓好离退休干部活动、教育阵地的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阵地的文化养老辐射功能作用,进一步诠释和丰富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培植学乐文化、传授健康文化、展示才艺技能、陶冶美好情操为具体内容的养老文化元素。注重整合和用好单位及社区、街道老年活动中心(室)、老年乐园、老年之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社区老年学校等现有阵地及设施,开发和增加未有设施等,为离退休干部群体的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条件。
三、跟上发展的动力和脉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
第一,创新工作思路,利用资源,畅通渠道,引导离退休干部成为文化养老的广泛参与者。一方面是要通过各种舆论宣传,逐步提高社会对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关注度和知晓度;坚持把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尊老的良好氛围。通过不断挖掘离退休干部典型事迹,帮助离退休干部树立起对文化养老的信心。另一方面,是要认真强化离退休干部活动室、离退休干部党校、老年大学等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建设力度,为推动文化养老搭建各种平台,逐步改善离退休干部学习、娱乐、休闲的条件。并通过成立离退休干部舞蹈、歌咏、美体健身、书画、摄影等兴趣活动小组,激励离退休干部走出家门、走出自我,自觉参与到自娱自乐、联谊互动、增进感情、展示自我等活动中来。同时要依托社区资源,将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链条延伸进社区,切实把离退休干部的文化养老与离退休干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结合起来。
第二,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和服务工作,为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提供组织保障和服务保障。一是加强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工作的培训,提升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自觉转变服务观念,从自己做起,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深化服务内涵,为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提供更多零距离的服务。 三是要站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高度来认识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重要性,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提供便捷的通道。
第三,建立完善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都应建立或指定具体的工作部门或人员,全面负责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统筹、协调工作,着力形成党政主导、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凝成文化养老体系的强大合力,把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单位、社会文化养老多方协调、保障机制,确保离退休干部各项文化养老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三是建立健全文化养老的扶持激励机制。政府需要有计划地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社会集中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做好文化供给、让文化养老普惠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