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淡水池塘标准化对虾养殖试验

2020-11-02吕军陈杰丁茂昌

乡村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

吕军 陈杰 丁茂昌

[摘 要] 2019年5月20日,在河南省信陽市固始县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养殖池塘12个,总面积8.6 hm2,放养密度为50尾/m2,经过一个养殖周期对虾规格在38~85尾/kg,实现平均产量0.64 kg/m2,共收获对虾5.48 t,养殖期间共投喂饲料6.6 t,饲料系数为1.2。本次试验采用标准化三要素集成应用,开展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探索,为规范河南省淡水池塘对虾养殖技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淡水池塘;南美白对虾;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8.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113-3

目前,我国对虾沿海养殖产量处于连年下滑的状态,海水对虾养殖病害频发,因此虾养殖逐步从沿海向内陆扩展。作为新兴的对虾养殖开发区,内陆地区一定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探索标准化对虾养殖技术。

2019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个对虾养殖场,通过改扩建标准化池塘,配套标准化设施,采用系列标准化养殖技术,开展标准化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试验总面积8.6 hm2,平均放养虾苗密度为50尾/m2,养殖成品虾规格在38~85尾/kg,对虾总产量54 825 kg,实现平均产量0.64 kg/m2。

目前我国对虾沿海养殖产量处于连年下滑的状态,海水对虾养殖病害频发,对虾养殖逐步从沿海向内陆扩展。内陆地区作为新兴的对虾养殖开发阶段,一定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建立标准化的对虾养殖技术理念。

1 条件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1.1.1 养殖地点、面积与池塘条件。在固始县南大桥乡桂岗村和胡族铺镇甄湾村大庄组2个养殖场开展试验,共12个池塘,养殖面积8.6 hm2。池塘泥质及保水性好。

1.1.2 养殖水源。以井水、河水、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

1.1.3 池塘结构。池塘呈长方形,东西向,池底U字型。池塘宽40.0~60.0 m,长>40.0 m,池深1.5~2.5 m(池边1.2 m,中间2.5 m),水深1.2~2.0 m,进水口、排水口落差40~60 cm。池塘横截面示意图见图1。

1.2 配套设施

1.2.1 供电。变压器功率>22.5 kW/hm2,发电机功率>18 kW/hm2。

1.2.2 增氧机。其功率≥11.25 kW/hm2,机型为叶轮式或涌浪式(塘宽40 m配备1.5 kW,塘宽50 m配备2.2 kW,塘宽60 m配备3.0 kW),在试验区中间呈直线排列。

1.2.3 供水。水泵供水能力为1 hm2流量>300 t/h,利用地下井水作为补充水源。

1.3 标准化养殖管理技术

1.3.1 放苗前准备。一是晒池底,保证干塘期在30 d以上。二是进水。水深1.2 m(边深),每个池塘必须在3 d内加满,进水需经0.18 mm双层网过滤。三是配盐。南美白对虾要求养殖用水盐度在0.5‰以上,固始县淡水水质盐度在0.2‰~0.3‰,为了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需要,按照表1标准进行配盐。四是消毒。按照消毒程序,傍晚用漂白粉50 g/m3,开增氧机0.5 h,搅拌均匀,全水体消毒(有效氯>12 g/t)。3 d后可以放苗。五是清野杂鱼。消毒24 h后,用75 kg/hm2茶子饼浸泡12 h,清除鱼类。

1.3.2 放苗。海南海昌对虾繁育有限公司空运仔虾到固始县南大桥乡海昌虾苗淡化标粗基地,淡化11 d后,虾苗规格在1 cm以上。5月10日以后,使用茶子饼后3~5 d开始放苗,667 m2放苗量2.0万尾。虾苗放养前两三天,开始添加矿物盐,详见表1。同时,放苗当天14:00水体pH值应小于8.6。

1.3.3 投喂。对虾养殖全程采用淮安大北农牌子的南美白对虾颗粒饲料。1~7日龄(体长约2.5 cm),每日投喂开口料7.5 kg/hm2。7~15日龄(体长约4.0 cm),每日投喂7.5~10.0 g/hm2。15~25日龄,不定量,每日两三餐,控料时间3.0~4.0 h。池塘面积<0.2 hm2,放置1个料台;池塘面积>2 000 m2,放置2个料台,上下风口各1个。料台放置深度大于1 m。25~30日龄,一日3餐(07:00、12:00、17:00),控料时间2.0 h。30日龄至收虾,一日3餐,控料时间1.5 h。查料料台的同时,每天上午至少一次抛网刮底检查,看虾、查料。

1.3.4 水质调控。水质指标如下:盐度>0.7‰;溶解氧(DO)5.0~8.0 mg/L;pH值7.8~8.6(日波动<0.5),其中07:00为7.8~8.0、14:00为8.4~8.6;氨氮<1.0 mg/L;亚硝酸盐<0.2 mg/L。

水质调控核心是采用发酵料控制pH阈值,监控溶解氧(DO)。发酵料的制作方法是利用100~1 000 L容器,按照米糠10 kg、豆粕10 kg、糖蜜粉10 kg、池塘水70 kg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密闭发酵15 d以上。发酵料液pH值为3~4时,即可使用。

14:00检测pH值>8.6时,全池投放发酵料液180 kg/hm2,白天加开增氧机曝气;每次泼洒后1 h,再一次监测pH值,循环泼洒,直到达标;停料或减料。07:00检测pH值<7.8或者15:00检测pH值<8.4时,减料或停料,夜里加开增氧机;傍晚投块状石灰80 kg/hm2,次日泼洒发酵料。

实施溶解氧(DO)调控时,DO>8 mg/L时措施同降pH值,DO<5 mg/L时开增氧机、减料或停料,DO<2 mg/L时加增氧剂(过碳酸钠)、停料、加开增氧机。

1.3.5 换水。如果井水水质指标良好,可直接添换水;用蓄水池换水,要执行消毒程序。

1.3.6 蝦病防控。虽然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可以避开恶化的海水环境带来的暴发性疾病,但是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受养殖水域污染影响,养殖过程中仍会导致对虾疾病。根据生产实践,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①白斑病。发病初期,虾须、尾扇发红,吃食凶,虾开始出现空肠空胃并伴随死虾出现,体表无明显病症,少量虾爬于岸边或慢游于水体次表层。发病中后期,多数对虾空肠空胃,肝胰脏肿大,手捏易碎,无红色水液流出。外表观察,肝胰脏轮廓不清晰,而且肝色发黄,镜检肝胰脏脂肪液水解,看不到完整的脂肪球。鳃丝肿大,头壳和鳃部连接处肌肉组织水肿,头壳极易剥离。头壳镜检,可以看到斑纹外圈呈雪花状扩散斑,中央部位呈黑色深邃斑纹。通过显微镜,看到两个黑白斑纹叠加在一起,感染严重的对虾黑色斑纹突出更明显。

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需严格清塘消毒。在饲料中常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光合细菌、EM菌和丁酸梭菌等,保护对虾的肝胰腺和肠道。在流行季节,养殖池塘每10 d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一次,三四天后用改底剂改底,有一定疗效。

②黑鳃病。病虾浮游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鳃部变黑或灰色,鳃丝肿胀、变脆、溃烂。发病季节一般在7—10月,通常水质环境较好时很少发病,池底或水质污浊的老化池塘易发病。

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制成药饵投喂,投喂量0.2 g/kg,每月一两次,可预防黑鳃病。发病后,将氟苯尼考拌入饲料,投喂量0.5 g/kg,连续投喂5 d,同时泼洒二氧化氯0.2 mg/L,每天1次。

③甲壳溃疡病(褐斑病)。病虾的体表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边缘稍浅,中部凹下,色深,病情严重者溃疡达到甲壳的软组织中。有的虾甚至额剑、附肢、尾扇也烂断。发病季节一般在7—10月,通常在水质污浊的老化池塘易发病。其防治措施同黑鳃病。

④红腿病。腹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肝胰腺和心脏颜色变浅,轮廓不清。病虾一般在池边漫游或离群独游,行动呆滞。对虾感染后2~4 h开始死亡,死亡率高达90%,发病季节一般在7—10月。

为防治红腿病,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667 m2泼洒生石灰150 kg或漂白粉30 kg(有效氯30%以上)。池底铺设防渗漏膜,切断病原体。另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微生物制剂等保持水质良好,免疫增强剂拌饵料进行投喂。

⑤白便病。虾粪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黏性,浮在水面,大量聚集散发恶臭。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且伴随游塘及偷死现象(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为黏膜下层细胞增生,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形成多次白便。

为防治白便病,保证每天至少巡塘3次,检查料台时注意观察对虾的摄食、活力及粪便情况;关注天气预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投喂适量丁酸乳酸菌,投料量和投料次数要合理;加强营养,及时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定期进行塘底消毒。发病后,改底解毒(0.133 hm2池塘需要10 kg沸石粉+2 L强度有机酸);4~6 h后内服丁酸乳杆菌200 g拌料40 kg连用3 d,严重者可丁酸乳杆菌泼洒。间隔1 d继续改底解毒,补充水体有益菌群,提升水体消化能力。

2 养殖效果

2019年5月20日开始放苗,总放海昌淡化虾苗400万尾,平均放苗密度50尾/m2。投喂饲料6.6 t,饲料系数1.2。出塘成虾规格38~85尾/kg,对虾总产量5.48 t,实现平均产量0.64 kg/m2。

3 讨论

对虾养殖成功的3个要素是池塘条件、配套设施、养殖管理,本次试验采用标准化的三要素集成应用,开展了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探索,为规范河南省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奠定了基础。

3.1 池塘条件和增氧机配套的标准化

池塘是对虾养殖的基础设施,池塘地址选择、设计和建设决定了养虾的难易程度。保水性好是养虾的先决条件,内陆地区需要配盐养虾,如果保水性不好,易渗漏,导致盐分流失。

池塘的长宽高和结构,决定了养虾产量设计和养殖模式。池塘的宽度和深度对增氧机使用影响很大,如1.5 kW的增氧机只能负荷半径20 m的区域增氧,如果池塘宽度60 m,必须配备3.0 kW的增氧机。

不同种类的增氧机适合不同种类的池塘,叶轮或者涌浪增氧机主要是上下搅动水层,水车增氧机主要是水平搅动水流。增氧机的功率型号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是浅水池塘(水深不足1.2 m),需要用水车式增氧机;如果是深水池塘,必须用叶轮式增氧机。池塘条件决定了增氧机的数量、型号选择和摆放位置。

3.2 养殖管理标准化

养殖管理技术的核心是水质调控,水质调控的关键点是pH值和溶解氧。水体溶解氧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但是由于现在的测氧仪很不稳定,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的数据偏差大,以调控溶解氧指标为主要手段不适用。为了便于养殖工人操作,以pH值调控为主要目标,重点是14:00时pH值控制在8.4~8.5。由于测量pH值简单易行,而且准确度高,适合生产一线工人操作执行,因此简化了对虾养殖水质管理难度。

猜你喜欢

南美白对虾养殖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双茬温棚对虾养殖新模式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数据分析研究
特种养殖一技在手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