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探析

2020-11-02徐会云马德新

乡村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乡村振兴

徐会云 马德新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小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农业特色小镇有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乡村振兴平台。结合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要素,创建农业特色小镇需注重充分挖掘农业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特色小镇;蓝城农庄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21-2

1 政策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创新农业战略。战略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我国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战略的实施,特色小镇便应运而生。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国家要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业特色小镇,培育一批适宜人类居住的、基础设施完善、有农业创新特质、具备长远发展潜力的特色村镇,从而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打通一二三产业动能的交互通道,让各大特色村镇的基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都得到进一步建设,实现“一村一品”的优化升级[1]。

2 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特色小镇是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门户与平台。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特色小镇试点建设,扶植一批将农村各大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示范园。按照原定目标,2020年我国将建成1 000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保持充沛发展潜力的特色小镇[2]。

下面将分析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设计经验,并重点选取现代农业创新特色小镇蓝城农庄小镇的发展模式进行经验分析,结合当下的累累硕果探索特色小镇的发展新形势。

3 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经验

3.1 发展思路

我国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核心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致,那就是“创新”,所以在发展伊始,就牢牢把握了互联网这个时代的尖端潮流,中央号召各省,各省带动各市区、县城建设了100多个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从而带动目标范围内的千余个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每个申报合格的特色小镇都可以获得高达总建设费用70%的资金帮扶,解决了后顾之忧,各个特色小镇开始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建设[3]。

3.1.1 形成品牌,凸显生态特色。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要求,依托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优势的农业特色产品,并巩固产业基础,形成特色品牌,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比如,南方地区水果甜美,可以发展以农家采摘园和特色农业观光为主的特色小镇;北方地区粮食作物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绿色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小镇[4]。

3.1.2 集合信息,发展网络产业。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要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物联网农业技术、云平台、大数据、自媒体和移动多媒体发展空前繁荣,为集合农业特色资源信息、将特色小镇形成网络大产业带来了绝佳契机。

例如,四川省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寻找农民网红拍摄抖音作品,吸引一批青年游客慕名前来,推进建设旅游类农业特色小镇;贵州朱砂古镇和千户苗寨具有少数民族风情,以此为着力点拍摄一系列网络短视频上传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以此推广当地的文化特色小镇。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积极发展以农村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吸引一大批专家学者入驻和游客到访,特色小镇随之获得源源不绝的生机[5]。

3.2 典型案例——蓝城农庄小镇

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我国的特色小镇已然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基建,为新型美丽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这得益于早期国家提出,为了防止“旧瓶装新酒”,要建设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所涉地全体农民的农业特色小镇。响应号召,积极创新,以蓝城农庄小镇为代表的成功案例随之不断涌现[6]。

3.2.1 项目特色。蓝城农庄小镇位于烟雨江南的浙江省嵊州市施家岙村,是一座闻名于世的现代人居理想桃源。当地的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具有浓厚的梦想色彩,并成功将其变为现实,为每个困惑于城市钢筋水泥的人提供了一片耕种希望的心田。

该项目占地约1.33 hm2,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由农庄、别院、花房、内外园区组成。主体是一栋古香古色的中式大宅,顺着传统风味浓厚的大门进去,便是层层递进的前厅、后院和菜园,再到更为广袤的田地和果园,被誉为“庭院田园”的多层美好生活体系。

3.2.2 特色小镇深度结合现代农业。虽然主体建筑是传统的东方建筑风格,却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势,主建筑内部是柬埔寨的架空层设计,高约4 m,让人身处其中心情美好。还有A字形的水培育苗区域,采取垂直的多塔形设计,运用立体栽培模式,特地架空一层避免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另外,半自动化管理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还加强了维护,蔬菜产量是传统栽培的5倍以上。

主建筑二楼使用合院布局,约140 m2的空间包括2个卫生间和1个大厅,还辟出了一块专门的厨房区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种满各种绿植外,在大厅的部分区域,还做成了透明玻璃的地面效果,能为一楼架空层的植物、果蔬提供充裕的光照。人在露台眺望,可以饱览整个项目如诗如画的田园秘境,而现代的暖房与生态泳池一应俱全,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放松需求之外,还可以让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多功能生活,自然吸引着八方游客,带来丰富的旅游收入。

3.2.3 考虑长远发展。除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环境设计和特色享受外,蓝城农庄小镇还借助项目主题的优势号召力,为整个施家岙带来了全新的现代农业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在发展特色小镇之前,当地水资源污染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但蓝城农业基地的壮大让这个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地特色农产品之所以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因为其绿色、无公害,让人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大到各类现代化农业设施,小到菜园的土壤都精心筹备,覆土使用废弃的山核桃壳,包含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松软肥沃,透水透气。为了避免使用农药,当地大量采用粘虫板和太阳能杀虫灯,对蔬菜进行套袋处理,并用气味驱散害虫。

此外,政府积极改善被污染的环境,修建水坝,昔日被垃圾堵塞的细流如今已恢复清澈。秉承“大农业观”,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完善福利制度,吸引很多青壮年的“回流”。

原本仅有1 000多人的施家岙村,如今不仅人口剧增,成立的蓝城农业公司还拥有近300名来自外地的雇佣“农业职工”。当地很多年老体弱但拥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也积极应聘各类职业,不仅可獲得一定的收入,而且能享受按月缴纳的保险和逢年过节的礼物,让老农民享受到利益的同时,也让拥有现代技术的青年人前来扎根,推动着农业高科技时代的到来。

4 结语

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无限的优越性,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增加经济发展活力,而且可以保障“三农”工作可持续开展,让现代农业发展策略中的产、学、研、用和资相互贯彻、彼此交汇,为我国继续探索适合国情民意,能合理规划、建设并运营的乡村发展服务体系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在2020年实现建设1 000个特色小镇的目标之外,还能打造更多优势显著的创新农业区域和金字品牌,促使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前进。

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支点,也是我国农业体系改革创新的积极探索,也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调节我国市场资源配置、激发农业创新和农企活力的支撑。还可以通过特色小镇的优势来吸引更多农业现代化人才重返祖辈成长的乡村,从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和方向。也许有一天,我国的农业特色小镇可以成为世界样板,对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环境可持续贡献出显而易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孝伟,张秀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9(11):1-5.

[2]陈锡文.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发挥好乡村的功能[J].中国人大,2019(8):30-35.

[3]马云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五大举措[J].时代金融,2019(9):68-70.

[4]蒋柯可,熊正贤.文旅类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与差异化策略研究:以四川安仁古镇和洛带古镇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2):38-45.

[5]熊正贤.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空间重构与镇村联动:以贵州朱砂古镇和千户苗寨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118-122.

[6]关粤,黎紫晴,梁清园,等.广西旅游型特色小镇实现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以广西贺街镇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0):198-199.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乡村振兴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