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0-11-02郎振红
郎振红
[摘 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创新与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三全育人”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学科中,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难度较大,但又不能笼统地将理工类学科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等量齐观、合二为一,否则专业课育人成效将大打折扣。因此,项目组从理工类学科建设课程思政的意义着手,深入分析、系统归纳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架构,结合案例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工学科;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1-0023-05
高校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就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的一体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学科特点不同,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也千差百别,各具特色,向无立场导向的理工类学科融入思政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提升思想政治修养,使理工类课程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思政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显然,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三全育人”的题中之意,是实现360度熔炉式“大思政”教育教学新格局的必由之路。但是理工課程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通识课程、文史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这些课程教学内容已经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例如:讲述中国哲学思想就已经渗透了对中国智慧的彰显;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讲解中国名曲欣赏——黄河大合唱,激荡人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歌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但是理工类课程讲授内容及授课方式有其自身特点,比如“科学无国界”“技术研究去意识形态化”“学术中立”等,因此为了“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确保高校育人目标顺利实现,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意义更加重大。
(一)确保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实现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这是习总书记为办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可见,高校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上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但是都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大局意识,共同发力,推进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宗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时刻保持一致性,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要充分挖掘理工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提炼课程思政教学要点中的价值意蕴,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真正将教书与育人辩证统一,并落到实处,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养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指导地位
随着世界格局风起云涌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相互交锋,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非理性解构的风险和困境[3]。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主宰下,消费主义逻辑占据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盲目性、庸俗化、过度消费模式得以强化。在利益的诱惑与驱使下,人的内心世界充斥着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对物质的疯狂占有以及沉溺于对感性的满足完全取代了高尚的理想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成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尺。对世俗功利的非理性渴望使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已经陷入非理性的冲突与矛盾之中,无法自拔。当世界多元社会思潮并存,中外文化频繁交流且相互碰撞之际,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元意识形态局面受到重大冲击与挑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意识形态“无用论”“过时论”“终结论”等观点。同时,“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文化霸权逻辑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发起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所谓“学术性”大旗的庇护下,理工类学科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被淡化、被架空的趋势。其原因很简单,理工课程授课内容是基于对自然认知的普遍性,以探究自然知识为授课对象,研究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无疑具有客观性、通约性和普遍性,超越特定的意识形态。只要自然不变,其内在道理和自然规律就不会变化,似乎理工类课程不关乎思想政治立场,但是,科学技术使用具有双刃性,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科学技术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否则,科学技术越发达就会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正是“科技异化”的集中表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课程思政在理工类学科体系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立体化系统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将思政教育元素巧妙地融入各门课程中,使所有课程都承载着思政教育职责。诚然,课程思政具有隐性育人功能,是思政课程育人功能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续。不同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其课程本身注重“道”的阐发和弘扬,强化对“道”的辨识和认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方法的鲜活样本,重点在于“价值理性”。然而,理工类课程偏重“术”的掌握和应用,授课过程明确指出操作流程和实践训练的知识要点,学生在运用具体方法完成作业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了实践操作的技术技能,可见,教育教学重点强调“工具理性”,增强学生对知识层面的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实现对技术的综合运用。因此,理工类课程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考虑育“才”重“器”的多,育“人”育“德”的少,导致以往培养的理工类学生基本是技术精湛,社会情怀淡薄,这就更需要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担当,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履行传道的职责。尤其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发挥好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的作用,运用好理工类学科的技术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与引导,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方式,创设新型的全课程育人环境,有助于补充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形成涵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有形组织无形互动的,经纬清晰、纵横衔接的立体化系统性课程体系,确保各类课程教师积极参与到全员育人之中,切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高校理工类学科建设课程思政的逻辑架构
(一)关照科技活动人本化、避免科技异化导致的恶性后果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应用是改造自然界,变革人类社会的强大武器,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要素,但是科技的运用具有双重性,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会引发新的问题,进而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既定目标务必考虑科技活动带来的后果,否则,就像马尔库塞批判的那样,“科学的英雄时代将人抽象地、数学化地处理了,从始态的有机整体被分解为碎片,从有着内在生命丰富性的存在变成了符号的数学化存在,人已变成了没有精神需要,没有内心体验的单向度的人”[4]。因此,对科技的有效使用必须立足人文关怀视角,充分考虑人文情怀和人本立场,让科技进步尽显人性光辉,彰显科技创造与使用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诚然,在科技研究与创新中渗透人文关照是理工类学科实施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高科技促进生物制品快捷方便地大规模生产,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化学元素指标超标将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捷,但数据泄露,人与人之间亲近感淡漠发人深思;人工智能将引领未来社会科技发展方向,但机器人伤人事件、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异常等这些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增强科技研发与应用的安全性、尊严感,实现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创造理念,值得全社会关照与反思。然而,这些内容正是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挖掘教育元素、实施思政教育的本体论基础。虽然自然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而不必考虑自然的想法,但是一切科学研究都要从人的需求和人文本源出发,不能游离于人类社会之外。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所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应当充分考虑人文关照和社会需求。
(二)运用科学思维模式挖掘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探索自然奥秘,发现新事物,探究新原理,寻求事物变化规律,得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结论。可见,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学习科学知识要依托严谨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中竭尽全力排除主观思维干扰,力求客观本真地认识事物本来面貌,用客观现实联系清除臆造的人为联系,是科学思维模式的本质含义。理工类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思维模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学生学习理工类课程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会弄懂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将其自觉地运用到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中。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样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方法。例如:现代科学思维强调性价比最优,可将系统思维和层次思维应用到组织与个人行为管理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加团队凝聚力;借鉴工程思维处理社会问题可使复杂问题系统化,全面高效解决问题;以唯物辩证方法和生态哲学思想为始基的生态思维,在处理自然界、人类本身和社会历史问题时可凸显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此外,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思维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比如: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软件开发模式,即自顶向下核心思想是从上往下、步步细化、不断分解,直至用精确的思维定性,定量地描述问题。然而,自底向上核心思想是从下往上、步步抽象、不断归纳,以小程序为基础,再逐步扩大、不断补充和升级功能,直到形成稳定的系统。可见,针对繁杂问题,先逐层分解,明确问题导向,再层层拨开事物现象,掌握本质,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法不仅在软件开发领域被广泛使用,同样应用到商业、工业、管理等众多领域。显然,理工学科教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是其强项,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这正是理工类课程思政建设价值的独特之处,不仅提供课程思政产品,而且提供可运用转移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注重专业伦理渗透和职业道德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取向
课程思政主要依托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理工类课程以阐释自然之理,探究事物规律为核心,学科特点在于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产生相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在运用理论进行实践操作时受到实践者“处世之道”的影响,技术如何转化,向什么方向转化,操作者能否严格遵循行业规范,自身政治素养、整体素质又如何等,这一系列问题可以归结成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问题。这与技术本身优劣没有直接关系,关键在于掌握科学、应用技术的人是否在正确伦理道德观的引领下从事各项工作。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高科技的应用增加了经济生产总量,却伴随着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克隆技术的发明可以治愈人类被损坏的器官,但克隆人将导致新的伦理问题产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个人信息不再安全,社会犯罪出现智能化;参与战争的武器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威胁世界和平,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产生触目惊心的恶果。另外,专业与行业紧密相连,专业隶属于行业范畴,行业需要专业支持,行业规范、职业道德都需要人们对本专业有敬畏和虔诚之心,否则本行业就不可能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进行创造、创新、创业。例如:医学领域,在疾病面前不分等级、身份,人人享受优先被拯救的權利,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人人平等;工程领域,保障材料环保无污染,资源节约使用,作业操作安全,无偷工减料现象,杜绝豆腐渣工程和烂尾工程;财经会计领域,自觉做到从不做假账、套现、偷税漏税等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事情;计算机领域,不要为了一己之利盗窃数据,恶意攻击网络安全,系统出现问题要及时弥补勇于担当,不要只想着推卸责任和“跑路”。上述内容均是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应当遵循的规范与严格遵守的准则。结合专业讲述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学生感到有一定的亲近感和可信度,对比思政课教师单纯灌输式说教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传授正是理工类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抓手和关键点,有助于专业课教师将专业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凸显其他育人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
(四)增强自身的责任担当、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终极归宿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即科学技术是生產力。人文社会科学重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这既是该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又是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然而,理工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目的侧重于人类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终极目标是利用科技改变自然,创造社会财富,惠及广大人民,造福人类本身,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这是理工类课程思政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目的的集中体现。总之,进行科学研究与社会应用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类社会矛盾,推动历史进步,科技本身就是用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工具。由此,引导并教育学生无论在校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要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一种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不畏险阻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学风,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习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科学理论,努力提升自身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科技的强盛是历史车轮勇往直前不断飞奔的支撑力量,学生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栋梁之材,造福人民,由此倍增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责任担当,将其转化成奋发图强钻研领域知识,刻苦学习的动力。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个人的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自觉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校理工类学科建设课程思政的实践措施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展开倡导科学精神的教育教学活动
理工学科教育教学活动要倡导科学精神。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即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要立足世界观视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量子力学、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学等众多学科的深入发展,世界的普遍联系被具体学科所证实的同时不断揭示出更多的不确定性,进而某些领域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针对领域较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时,便开始寻求有神论的帮助,由科学思维导向神学和神秘主义思维。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表现为物质统一性,“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此外,科学技术领域倡导的研究方法遵循“休谟公理”,即“非同寻常的主张必须有非同寻常的证据”,只要坚持这个原则就等于坚持了无神论。显然,理工学科建设课程思政就要教育学生必须坚持无神论的世界观。另一方面要立足方法论层面。理工学科专业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把握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模式,这些科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均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每一个理工学科领域具体应用的结果。将专业领域具体的科学方法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高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与抽象的关系、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等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历史分析能力、战略创造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底线坚守能力等。例如: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授课中,讲到爱因斯坦发现狭义相对论,以运动学为例,展示了力学和电磁学实现的辩证的统一,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阐释了物质是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与物质运动的联系性,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石。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丰富课程教育教学内容
以往理工学科的学生都比较重视对原理的学习和推导,对技术的掌握和提升,对规律的探究和理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并不十分感兴趣,甚至受西方历史虚无主义或自由主义的某些影响,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怀疑、政治信仰淡漠、人生价值观庸俗。因此,针对理工学科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在专业课堂的授课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帮助学生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教学中,在讲解“数据库发展历程”这个教学单元时,教师通过介绍中国数据库技术从无到有,再到结合中国国情与具体应用领域诞生我国自主研发的数据库系统,最后到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数据库系统专业知识的讲述,不仅完成了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而且让学生看到了我国数据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可见,结合业界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教育效果非凡。最具典型的实例就是,2018年美国宣布对中兴通讯进行制裁,通过对该事件始末缘由的介绍,警示学生核心技术、核心装备必须国产化,“打铁还需自身硬”,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技术才能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增强,中国才能成为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东方大国。进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钻研科学技术,担当起科学报国的重任[6]。值得注意的是,理工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不涉及政治立场和价值观等问题,那么,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授课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时既不能将思政教育内容碎片化,又不能牵强附会地向已经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刻意地嵌入,更不能采取简单灌输的方式在讲述专业课程之前,先讲解一段与专业毫无联系的思政教育内容,显然,如果这样做了就极易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其结果不仅不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实现育人效果的最高境界是专业课教学内容的自然升华,例如,被评为天津百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在授课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问卷调查满意度极高,原因不仅仅是主讲教师深入浅出地传授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教学的设计展现了课程的文化魅力,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宣扬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掌握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技能,在课堂授课中没有显现更多的思政痕迹,但是以水乳交融、自然融合的方式实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
(三)以提升专业教师整体素养和制订有效激励机制促进课程思政持续良性发展
“教师是教育教学核心中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7]。没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正如马克思所言,“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8]。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自身就要自觉地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拓宽知识面,既要学习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又要学习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以及党的相关政策文件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等,全面提升自身素养,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指引者和领路人。理工学科专任教师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纽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学问中汲取思想源泉、学术支持、文化内涵。专业课教师应当与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学科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心理咨询师等相互取长补短,共享资源,信息互通,共同备课,形成一体化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实践教学中实现辩证统一,共同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此外,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是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保障。学校各级党委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督导管理和指导考核,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监督激励体系的建设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组织引导、统筹协调、监督评估等工作,严肃政治纪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和底线意识,决不能允许突破政治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现象出现在高校课堂。在日常教学中突出科学管理和激励机制相结合,建立目标明确、内容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不断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督导和检查,使督查工作落实到位,真正起到监管作用,确保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机制有效开展。进一步优化与完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中应当考虑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针对业绩突出的教师实施奖励措施,并将其成功经验在学校其他学院、系部进行演讲、推广,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彰,以此激励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科学合理制度的保障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时俱进地创新与改革。
[ 參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
[2]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3] 郑佳然.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96-99.
[4]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 24.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6] 万林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52-55.
[7] 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7.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