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之举尽显圣哲情怀
2020-11-0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今天的“先秦那些事”的读书会中,我想来谈谈自己对鲍叔的认识。因为在齐桓公、管仲、鲍叔这三人之中,我对鲍叔的感触最为深刻。
齐桓公,中箭之后裝死逃脱,不可谓不聪慧;即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不可谓不大度。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不可谓不足智多谋。然而,他们身上的这些优点远不如鲍叔身上的优点可贵。我倒不是称赞鲍叔尽心尽责辅佐齐桓公成功即位,如果那样,便也落入了“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世俗成败论中。我真正推崇的是鲍叔辅佐齐桓公成功即位之后乐居人下、主动让贤的义举。因为,这一大义之举的背后尽显的是圣哲情怀。
要知道,事成之后不仅不居功,反而成人之美,若非圣贤之人绝不可能做到。《出师表》中,诸葛亮虽也向后主刘禅推举贤臣,并发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但毕竟此举是在他准备出兵北伐之际,可视为以防不测而做出的未雨绸缪之策。而鲍叔则不同,他是在帮助齐桓公事业上刚有起色之时做出的这种决定,可谓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这种气度与胸襟,“盖非胸怀宽广者而莫能拥有者也”。其赢得后世的敬重,自是当之无愧。
即便在当今社会,拥有圣哲情怀与宽广胸襟的人也依然会赢得全社会的敬重。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为搞核潜艇研究隐居荒岛30年。他说:“祖国的需要,使我选择了这‘不可告人的人生。”入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的张富清老人,刻意尘封功绩60余年,连儿女也不知情。他说:“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很多战友,都为党、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党、为人民的功劳都比我大,我有什么资格标榜自己,我有什么资格再到处宣扬自己!”在这些人的心目中,责任担当时必须有我,有我就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利益得失时必须忘我,忘我才能“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于是,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正因如此,他们最终也与鲍叔一样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对比鲍叔这类榜样人物,我觉得我们年青一代也应该以大我情怀引领小我进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可圈可点的考场佳作,优点有二:
1.语言流畅,典雅别致。该考生既尊重文体,也尊重情境,表情达意,自然得体,且不失美感。其中古语的引用,更让这篇发言稿平添了几分典雅。
2.感情充沛,感染力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该考生不仅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使得整篇发言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孟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