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2020-11-02张丽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7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张丽红

摘  要:在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国策的大背景下,想要构建法治社会、完善法治国家,必然要从学校教育着手,培养更多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优秀人才。因此,高中政治教学肩负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大职责,政治课堂也成为推动法治素养内化的主阵地,本文探讨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法治意识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方向之一就是激活学生法治意识,这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更是国家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正处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往往对法律认知不成熟,法律界限模糊,法治意识淡薄。尤其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等负面事件频繁,这给学校、家庭及社会都敲响了警钟,面向学生群体开展法治教育、渗透法治观念、传播法律知识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中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价值作用

(一)培养法治意识有利于激活政治敏感

政治学科教育过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为进一步培养法治素质打好基础。对此,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政治教育模式,不能停留于单一的理论灌输,而是激励学生多参与、多讨论、多实践、多运用,由此养成主动学习政治知识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在日积月累中增强政治敏感度,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法治进程,将法治观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以良好的政治敏感体会学习政治、关心政治、把握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强化政治素养[1]

(二)培养法治意识有利于形成综合素养

培养法治意识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高中生只有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知法懂法,才能加强自我约束、明辨是非,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近年来青少年冲动型犯罪屡禁不止,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严重后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深层原因就是青少年法治意识匮乏,没有意识到自己一时冲动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因此,教师要把握政治学科的教育契机,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充分认清犯罪的严重后果,对法律产生敬畏心。

(三)培养法治意识有利于构建法治社会

我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对学校教育关注学生法治意识的生成提出了迫切要求。由于一些高中生法治意识淡薄,不了解我国的法律条款,没能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即使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也不懂得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显然有悖于我国积极践行法治教育的初衷。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形成“人人知法懂法、人人守法用法”的社会风气,必然要转变高中政治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全力构建法治社会,将依法治国政策落到实处。

二、高中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实践策略

(一)深度学习,在课堂情境中渗透法治意识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与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强化法治意识,教师应设计深度学习方案,创设生动的探究情境,启发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与感知问题。例如,学习《神奇的货币》时,人们几乎每一天都与“货币”打交道,但是对于相关货币知识却认知模糊,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与货币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在课上播放了《今日说法》节目片段,再现“非法伪造货币”“非法洗钱”“金融诈骗”“非法炒汇”等场景,了解犯罪经过以及法律审判结果,再让大家根据所看、所想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与认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与货币、金融有关的违法行为不能碰触,同时也树立防诈骗的思想意识。通过在政治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探究社会化问题,在法治教育中获得内心感触,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2]

(二)迁移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渗透法治意识

学好思想政治的关键点不在于死记硬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政治知识的迁移运用与内化吸收,通过生活实践渗透法治意识。例如,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题,将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选取高中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事件渗透进法治教育。例如,针对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文明行为,包括网络犯罪、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让学生课前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深入讨论之所以发生网络犯罪行为的根源何在。针对“文明上网”“做守法网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既要约束自身行文、遵守文明规范,也要具备法律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三)学以致用,在体验活动中渗透法治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想要让学生对法律知识加深印象并学以致用,必然要开展主题讨论、情景剧表演、趣味游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内化吸收法治知识,为树立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奠定根基。例如,學习“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民主决策”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政府组织的“水价上调听证会”,并让学生提前准备相关法律资料,在班级模拟听证会现场,严格遵照听证会的法定程序,开展一场激烈的听证会体验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民主决策的意义,调动民主决策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获得领悟。

总之,每一个社会公民处于法治社会都要做到知法懂法、依法守法,遵守法律规定履行的权利与义务。高中政治教学要秉承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发展使命,关注每个高中生的个性特征与发展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渗透法律知识,培育法治意识,塑造法治素养,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的团结协作,促进我国早日迈入全面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潘季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3):155-156.

[2]揭小清.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育策略初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278-279.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