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看乡村振兴策略推进“三农”工作落地

2020-11-02陈嘉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脱贫五位一体三农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策略,并对具体战略的落地和实施作出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这是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局,是对“三农”问题的一个工作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落地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打破农村发展困境的局面,是振兴乡村的一个重要措施。乡村建设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要全面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统筹规划布局,构建好四梁八柱,谋定而后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乡村振兴;建设;三农;现代化;脱贫;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1 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发展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以来,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展开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生机勃勃、农民安乐的目标,还要实现配合有序,更要朝着繁荣昌盛民主和谐的美丽社会前进,迈向现代化强国。可见,乡村振兴策略就是要让乡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发展和调整,使得能够同步进行,加速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齐头并进,达到全面统筹。实施振兴战略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指明方向,促进我国转变为农业强国,为未来在三农上的发展描绘了蓝图。然而,理想是美轮美奂的,可振兴的步伐不可能一步登天,受经济实力、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深刻贯彻“三农”工作的执行,围绕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在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精准扶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一体化、乡村治理等问题上作出指示,推动三农工作的全方位升级、进步以及发展,以适应主要矛盾的转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

1.1 坚持“三农”工作是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实施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策略,实施中应首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它是解决“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矛盾,在现代社会,优先发展必然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加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并且构建现代化农业相关体系,运用现代化农业手段,依靠机械和科技进步,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快农业现代化转换,通过现代化科技技术和大量的信息进行高效分析,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让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被优化利用,从而决定产业,确定发展方向,以保证农业现代化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二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三农”的主体,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民起家,因此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农民的作用。三是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政策实际落地。四是与自然和谐共生,没有自然,我们便没有生活的家园,那就更别提发展,尊重自然是基本,保护自然是责任。习主席考察时提到过“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不能舍弃,绿水和青山更要保全,发展不能只追求暂时的不顾后果的一切行动带来的高效成果,同时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同自然和谐共生。五是考虑因地制宜,发现不同的特色特点,从地理位置、风俗文化以及多样化需求等方面找到适合的并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形成稳定乡村建设。最后是加强城乡融合,城市和乡村本为一体,想要统筹兼顾,就必须协调一致,缩小城乡间的贫富和发展差距。我国在乡村发展上从未停止探索譬如小岗村、鲁家村、前进村等“明星村落”应运而生,让我国所有的村落都能成为“明星”是我们从未改变的目标。

2 振兴发展离不开扶贫攻坚战

我们都知道想要发展就要有基本保障,农村农民农业的向前推进必须解决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成为振兴路上艰巨且要坚决打赢的任务。在改造和完善乡村振兴的策略中,将脱贫攻坚与建设现代化乡村,比如独特乡镇、特色产业等有机结合起来,也是解决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要求进行异地迁居扶贫。如福建妈祖之乡依托特色文化的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业以及附加产业。脱贫照样离不开产业,只有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了,才能有序有效且长效推进脱贫扶贫的整个步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扶贫工作良性繼续着,范围不断减小,农村里的生态和设施等条件得到了改善,从公共设施、医疗、教育、住房等多方面得到了改善和扶持,尤其在农村产业的发展上,精准扶贫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建立起了相对应的特色产业链,乡村振兴得到了精准的落实和服务。当然,在扶贫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自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识别不精准、裙带关系、宣传不到位、扶贫效率不高偏向程序化、贫困户脱贫意识差等各方面的阻碍,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阻挠,我们始终坚信、始终坚持党对扶贫和振兴工作的领导,再难再苦都终将取得胜利。

3 五位一体角度看振兴建设

三农工作的稳定快速推进是贯彻在振兴规划举措中的,要兼顾并落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这五个总要求,才能统筹和调整乡村整体建设。振兴、发展、脱贫、建设都是为了让农民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让农村建设的越来越完善,让农业发展的越来越蓬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业兴旺是重点,任何的建设和改造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更不能没有经济来保障,而乡村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必须加强构建农业现代化相关产业体系。比如成功的大棚技术等,另外也可以融合一二三产业,实现转变,加速建设。有了基础经济,就有了生活保障,日子越过越有干劲,发展的路途也就越走越近。生活富裕是根本,增加农民收入,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农民们无需再为“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发愁了,转而追求多样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农村发展有了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和绿色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给振兴以及三农工作的推进带来不可忽视的动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振兴关键在于生态宜居,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发展的推力,没有设施没有环境,谈何良性谈何生态又哪来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得到发展,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强力有效的治理必须要同步跟上,只有合理的治理才能使乡村建设的更为和谐、井然有序,才能有条不紊的面对各种干扰和阻碍。因此说治理有效是基础,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从国家强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看,强化农村治理是和谐美丽社会的必要条件,在治理上,结合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以调整和提高整个治理体系,为实现乡村现代化的有效治理提供建设性服务。随着振兴步伐的一步步推进,随着三农工作的加速推进,随着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乡风民俗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也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的优良文化都在无形中潜移默化改变和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产业发展,更体现在社会风尚中,是乡村振兴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源远流长源源不断。所以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完善和持久,离不开文明的加持,只有提高文明程度,方能留得住“青山绿水”。与此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高度贯彻执行党提出的总体布局,对提高和强化乡村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4 结论

乡村振兴策略的提出,三农工作的重视,以及脱贫攻坚战,是经验总结,是党的历史性选择,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不仅展现时代性的意义,也与时俱进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更是我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五位一体总要求,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全方位布局规划,加速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农业走向现代化曲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吃香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明星”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家立业的幸福家园。

【参考文献】

[1]张樵苏,习近平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新华网,2017-10-18.

[2]姜长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EB/OL].农业经济问题,2018(1):8-13.

[3]张樵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7-12-29.

[4]陈亚楠.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EB/OL].海外网,2018-09-23.

[5]元利兴,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经贸,2018( 15).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 2022年)》,2018( 29).

[7]赵丽.湘西州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9.

[作者简介]陈嘉敏(1993-),女,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脱贫五位一体三农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