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与实际研究
2020-11-02李鑫
李鑫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和消化的知识,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均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手段,即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往往以教材为中心,或是以成绩、分数为中心,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多媒体教育技术背景下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为了响应新课改号召,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精彩的、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基于“分层性”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改强调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即兼顾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一刀切”。教师在对待学困生、学优生上采取同样的标准,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学习吃力,而有些学生却未学好。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基于“分层性”原则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均能得到满足[1]。首先,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即以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分层,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又能充分照顾小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班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成三个层次,即尖子生、基础生和发展生。分层的标准以数学成绩为主,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其他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进行分层。其次,教师再依据学生的层次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譬如,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对于发展生,数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基础的、简单的问题。如讲完长方形面积公式后,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套用公式从而得出答案这类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自信心。而对基础生,教师在提问时则适当地增加问题的难度,不直接给出已知条件,而将长方形的长或宽隐藏在已知条件中,然后让学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而对尖子生,教师则进一步增加难度,给学生设置拓展性问题。这样的分层提问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均被兼顾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做出正确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基于“趣味性”原则创新教学方法,迎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衡量教学方法有效性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即适宜性。换言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合小学生,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法,基于“趣味性”原则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2]。例如,小学生形象思维强,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数学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化,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尤其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图形进行旋转、移动、折叠、展开等各种操作,以解决小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而无法理解几何知识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几何图形的魅力。又如,小学生普遍喜欢游戏,数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以此增强教学趣味性[3]。如讲解加减运算、四则运算、估算等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抢答赛。利用多媒体逐一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式子,然后让学生计算结果,最先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即获胜。基于小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要通过吸引注意力和问题的剖析相结合,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唤醒学生参与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三、基于“多样性”原则创新教学方法,为数学课堂注入生机活力
面对当前社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多样化需求,數学教师也要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多样性”原则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品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以及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合作精神,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如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裁剪,结合之前学习的三角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掌握知识,而且学生的合作精神、发散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均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又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实践教学法。如讲解“长方形周长”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测量数学教材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窗户的长和宽等,然后计算出总的周长,在这个基础上推导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公式的理解和消化,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给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紧随时代的步伐,培养教师使用媒体教学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课程内容形式开展,注意教学形式与课程的结合度。
四、基于“自主性”原则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创新
推进“授人以渔”模式的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合理的数学思维,指导学生自我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思维策略,这就要求在备课过程中侧重分析教学学情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课堂指导和课后练习学习数学问题,从而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新课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时,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后,可以通过课前的自由分享预习心得,针对预习过程中的理解和难题都可以表述出来。教师在对此进行总结,把控学生对乘法算法规律的掌握程度和重难点问题。在进行课堂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的疑问和关注点进行指导讲解,可以借鉴前面学习的加法算法规律,询问学生两者存在的相似点,进而进行加深学生对乘法算法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避免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法。学习完课程内容后,在进行课后的自主复习,练习乘法运算的结合律和分配律。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针对难以理解的题目,教师通过分解算式内容,如去括号和乘除运算分析,结合前期学习的加减法与括号的运用,通过点名运算方法的特点和要求,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难题。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多“猜想”,对于正确的内容给予鼓励,错误的内容给予纠正并鼓励大胆“猜想”的精神,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结论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若是不进行创新、优化,将会对课改的顺利实施造成阻碍,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长久发展。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数学教师应当基于“分层性”“趣味性”“多样性”原则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善于利用现代化工具,不断尝试多媒体教学,以此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为学生打造精彩、有趣、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