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六百年,半部中国史

2020-11-02江红

新晨 2020年8期
关键词:宫殿故宫博物院文创

江红

2020年,迎来北京故宫建成600周年,这座巍峨屹立于北方大地的宫殿群,不仅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在很多人眼里,故宫是中华文明的荣光,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大剧舞台,是中国顶级IP的网红打卡胜地,是玩转数字化“永不打烊的宫殿”。

故宫作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历史文化价值早已超越600年,从旅游观光到拍摄制作影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从图书出版到开发文创产品、电子游戏和漫画,故宫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让历史与现实纵横交织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彰显出五千年文明带给我们的文化自信。

故宫的文化复兴之路

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王朝更迭,屡见不鲜,因此“故宫”这个词,不是今天才有。《汉书》里曾经写道:“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因此,据专家考证,“故宫”这个概念,至少在汉代就有了。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故宫又名紫禁城。紫,天上的紫微星;禁,权力的象征。从名字上看,这就是一座集高贵与权力于一身的宫殿,从前这座宏伟的宫殿只属于皇帝,现在,故宫已成为十几亿中国人心向往之的旅游打卡胜地。虽然故宫门票相比其他景区很亲民,但是凭借着超高的人气,蝉联我国门票收入几十年来最高的景区之一,仅在2018年,门票收入就高达8亿元。

以故宫为背景的宫廷剧是迄今为止最受中国百姓欢迎的剧种之一。在故宫内拍摄的影视剧最早是曾获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是唯一一部允许在故宫内大规模拍摄的影视剧。这些年来,又推出了大量以故宫为背景,播出后广受追捧的宫廷剧,比如《雍正王朝》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创收视新佳,拿下各项大奖;2011年《康熙王朝》也大获成功;《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都创造了当年的收视新高,还有近年大热的清宫剧《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当然,他们绝大部分都不是在故宫拍摄的,而是在横店影视城这座“山寨”故宫取景拍摄的。

故宫的走红,离不开故宫文创的成功运作。2019年元宵节,故宫首开夜场,而且完全免费。刚开放预约,门票就瞬间被“秒光”,甚至导致预售系统一度瘫痪,令人始料未及。故宫灯会成了国外媒体的焦点,新加坡《海峡时报》、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华盛顿邮报》、《福布斯》杂志等都有所报道。故宫成了不折不扣的国际“网红”。

故宫是如何靠文创名利双收的?

据故宫前院长单霁翔透露,早在2017年,故宫文创的年收入就达15亿元。

追根溯源,故宫的文创之路始于2008年,这一年故宫成立了故宫文化创意中心。同年12月,故宫淘宝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开淘宝店的博物院。众所周知,要带货就要有流量,故宫的第一次收割流量则和卖萌有关。2014年8月,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该文一改帝王正襟危坐的形象,以动态图的形式辅以生动的故事文案,讲述宫斗剧热门人物雍正的日常。该文在短短的一周内阅读量就超过80万。

从严肃到卖萌,故宫开始慢慢找到了自己的IP打造之道,那就是借助互联网渠道,创造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除了利用“双微”,在短视频和影视化创造方面,故宫也走在其他博物馆前列。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出,这部充满匠人情怀的慢节奏片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豆瓣网友给这部片子打出了9.4的高分。在此之后,故宫又先后推出了纪录片《故宫新事》、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等,还有纪录片《故宫贺岁》,由窦文涛担任主持人,带领艺人进故宫探寻传统过大年的习俗。

玩跨界的故宫还先后与时尚芭莎、稻香村、kindle等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除了生活日用品和食品,早在2017年,故宫文创旗舰店和故宫淘宝几乎同时推出故宫口红,又引起一波热潮。目前在网购平台上,故宫博物院相关的店铺主要有6家:售卖门票的故宫博物院官方旗舰店、售卖创意生活用品的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出售日历书籍的故宫博物院出版旗舰店、出售文具的故宫文具旗舰店、主打萌系路线的故宫淘宝以及专门卖各种宫廷食品的朕的心意旗舰店。

故宫六百年,出版献大礼

2020年,故宫专门为600周年庆典特别定制《打开故宫》立体书套盒,让你足不出户逛故宫,还让你把故宫搬回家收藏,这是国内第一本以故宫为主题的超大规模立体书,展开长达3.2米。从午门到景山万春亭,沿着中轴线前行,把10个大结构建筑群如宫殿、楼宇,78个立体小机关共1.7公里的建筑和景色悉数收录。

累计发行300万册的《故宫日历》,让你从一本日历读懂紫禁城的600年沧桑。据悉,2020年《故宫日历》以表现紫禁城建筑为主,除第一个月选取与生肖鼠有关的文物,此后各月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有全景有细节、有历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画卷。

“大故宫”概念的第一人阎崇年作为“百家讲坛”的“第一坛好酒”,耄耋之年又为读者獻上新书《故宫六百年》。在与故宫不断深入的“对话”中,阎崇年的视角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最早去是看热闹,高大的建筑、精美的文物……看到皇帝的盔甲也觉得震撼。后来每次去看一个重点,点多了连起来,就成了面,面多了连起来就成了一个体,就是故宫的整体。”《故宫六百年》封面上,赫然写着阎崇年先生送给读者的那句话:“读懂故宫,读懂历史与人生。”

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著名作家祝勇一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入故宫。《帝国创伤》是他站在古籍、史料上与历史的对话,《旧宫殿》《血朝廷》掀开了权谋斗争里血雨腥风的一角,《故宫记》像一本导游指南,它和《故宫的隐秘角落》一样,寻找隐没在建筑和空间背后的闲趣,而《故宫的古物之美》则借器物的前世今生,探索传统文化的符码。《故宫六百年》中,祝勇试图用文字重构一座城。2020年5月,祝勇的《故宫六百年》荣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好书”榜单,他以大气磅礴的构思和轻盈灵动的文字,不仅建构了一座王朝政治意义上的紫禁城,也建构了一座文化意义上的故宫。

六百年故宫,“数字化永生”

单霁翔自称故宫“看门人”,而网友对他的评价是“不仅守住了门,也守住了决定大国自信的文化”。

他是“第一个走遍故宫9371间古建筑房屋的院长”、“第一个将故宫藏品数量精确到个位数的院长”,每天看到故宫的变化,很想把这些体会和读者分享。这是单霁翔写作《我是故宫“看门人”》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单霁翔说:“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了7年多,我这个‘看门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活起来的‘活字写入故宫的大门,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走近人们的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他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七年里,故宫的变化可能比此前的数十年更大——比如,你很难想象这座至今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博物馆,会变成一座款款都卖爆的“文创”商店;你也很难想象,故宫会频繁地出现在综艺、纪录片,甚至电子游戏和漫画中。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吸引到了故宫,30岁以下的观众超过了50%——这背后是更加年轻化、互联网化的运营思维。

自2016年故宫与腾讯开启全面合作之后,故宫就加快了以数字科技活化传统文化的进程,在各种游戏、音乐、漫画乃至表情包中频繁出现,故宫成了一座永不打烊的“数字故宫”。利用腾讯云技术,故宫的186万件文物藏品得以被公众清晰感受,腾讯还助力故宫打造国内首个“博物馆无障碍数字体验展”,让用户可以通过OCR识别技术读取文物信息,并通过VR技术体验养心殿的奥妙。

600年前,紫禁城诞生;600年后,传统文化复兴。

时间过了600年,故宫里的皇帝们戴起了墨镜,比划剪刀手,古画里的美人,动了起来,活色生香。故宫的雪,故宫的猫,故宫的周边,屡屡刷屏,动不动上热搜。作为传统文化的符号,故宫一改历史的严肃面孔,六百年故宫,实现“数字化永生”。

正如马化腾在故宫博物院与腾讯的合作仪式上所说,故宫“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传统文化和年轻人,连接中国IP和国际舞台”。

猜你喜欢

宫殿故宫博物院文创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阿掘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