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勇:了解紫禁城,眼光一定要超出六百年

2020-11-02

新晨 2020年8期
关键词:朱棣紫禁城王朝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经历了24个皇帝,同时故宫的文化内涵又不止明清两代,它里面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内容是贯穿上下五千年的。比如故宫的建筑,按照《周礼考工记》的规矩来建的,周礼是周代就有的,周代到今多少时间了。所以它里面的内部结构和体现的文化,不是说在明朝皇帝朱棣想起这么一出就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的,而是他按照周代礼制的要求,把它落实到建筑的空间当中,所以这里有至少三千年以上的脉络。

在紫禁城里面我们经常会找到超越六百年明清两代文化的范畴,如果我们仅仅从王朝的意义上去看,很多事情看不明白。比如我们仅仅从明清的历史范畴去题写故宫的话,很多东西不会理解,因为它里面所容纳的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五千年,只不过建设是从明朝开始建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风水的观念,朱棣为什么要在北京建都城,原本朱元璋已经在南京把都城建完了,南京紫禁城已经完工,而且非常漂亮,到朱棣这个明朝第三个皇帝,当然这里的原因非常多、非常复杂,我们今天讲不完,但是简单的从文化上来看有一个根据,天子居天则天下之中而立,这是孔子说的,天子一定居天下之中,你才能统治这个国家。问题是哪里是天下之中?秦始皇认为西安是,我们看地图觉得西安的确是在中国版图的中间,差不太多。但是到后来又移到汴梁,又移到洛阳,中国的首都不断在迁移。为什么北京成为天下之中或者说成为帝王所认为的帝国中央,必须在这里建都?我们看今天的地图,北京也不是在中央,它也不是处在中心的位置,但是这个跟风水有关。为什么我们的首都偏北,它不在南京?南京在中间,它不能满足帝王面南而王的需求,天子一定要面南而王,面对着他的整个天下,他要看见自己的天下。

我们了解北京,了解明朝历史,了解紫禁城的历史,这个眼光一定要超出六百年,去向更远的文化源流中寻找,这样很多东西才能看得清楚。这个眼光就是文化的眼光,所以故宫我们一定要从两个眼光来看,一个是王朝意义上的故宫,还有一个就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我写《故宫六百年》既要关照到王朝意义,因为毕竟有两代24个皇帝。同时也要关注到文化意义,因为目前我们对于故宫的表述,包括电影、电视剧、各种书籍,比较多的局限在王朝意义上的故宫,说白了就是明清,它的眼光始终没有真正投到文化的视角去看待故宫,这样去解释故宫是把故宫看小了,把故宫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内涵大大压缩了。所以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五大常任理事国每个国家一个,商业一点的说法是,如果没有故宫,中国也许当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为什么它是世界五大博物馆,包括我们的国家元首经常把外国元首请到故宫来,西方各国元首到中国来访问到故宫去看什么?看宫斗吗?还是看帝王统治术?这些都不是,因为如果仅仅把故宫的眼光局限在王朝政治方面,就大大下降了故宫文化的价值。所以故宫真正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故宫真正的价值。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书,能够引导读者、观众,包括通过一些电视节目,引导大家真正了解故宫,真正去体會故宫的文化价值。(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朱棣紫禁城王朝
朱棣“魂牵”建文帝
紫禁城之旅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紫禁城在1918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紫禁城600年
2020年《故宫日历》发布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