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自由诚实的表达者
2020-11-02刘文文
刘文文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利用微博写作微型文学作品,叫做微写作。微写作,以其篇幅短小、内容聚焦、表达自由的特点,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近年高考,北京已经将类似“微写作”形式的题编入了试卷。可见“微写作”在高中生写作训练中越来越重要。
如今的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都会设法寻找写作的捷径,尤其希望教师教授写作的套路。学生眼里的“套路”,其实是写作相对固定的基本模式,包括开頭结尾的方法、谋篇布局的特点、观点提出的方式等。很多高中生认为,写作的套路对于应付高考来说,是一个非常省事便捷的写作速成万能法,只要掌握了所谓的写作套路,生搬硬套,一劳永逸。不仅仅是高中学生会有这样的写作投机心理,初中的学生也类似。尤其是初三学生,学习了中考作文速成法,写作中过多地关注模式,渐渐形成了写作的惯性、惰性,并把这些不良习惯带到了高中。如此下去,文字的创造在哪里?宝贵的思想在哪里?内心的真诚在哪里?写作的自由和快乐又在哪里?在这么多的追问中,我感到写作教学一直在负重前行,而且收效甚微。其实真正优秀的作文没有套路,写作也不能指望套路。
在我看来,写作应该是一个质朴而又神圣的事情。一张纸、一支笔,以最朴素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但同时它又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可以暂时逃离喧嚣,虔诚地庄严地面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自由地徜徉在思想的天地里,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那时,你的内心是平静的,你看到的世界是浩瀚的,你获得的情感是诚挚的,笔下流淌的文字是独有的。所以,还有什么比写作更质朴更神圣、更能给人带来自由和快乐的事情吗?
在完成这件质朴又神圣的事情时,我希望学生能做一个自由诚实的表达者。所谓自由,就是不要思来想去,搜肠刮肚,写作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没有规则”。所谓诚实,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要刻意模仿,不要迎合。那么如何在微写作中做一个自由诚实的表达者呢?
一、限时速构抓灵感
生活中某个横断面、一个景物、一件小事等,有时突然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境下,触动了你敏感的神经。那时,你一定有一种表达自我的冲动。你可能会描述画面、赞叹生活,亦或是评价人性、展开想象。此刻,你可以给自己五到十分钟,把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直接干脆地写下来。即使是非逻辑的,也是最珍贵的。
二、篇幅短小显精华
微写作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篇幅短小。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行诗。让你不至于像写长篇大论那样,要顾虑结构、取材等问题。同时,正因为简短,才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尽快直接自由地表达出来。如学生写关于“幸福”的话题。
例1:“幸福是走在泥泞路上,走在布满沙石的路上。每走一步,回头望一下,都是自己的脚印,走得远了,便成了人生。”
例2:“幸福就是兜兜走走,遇见的人还是你;走走停停,你仍在方圆几里。幸福就是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我的窗户,你装饰着我的梦。”
“幸福”本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似乎难以言说,但是看到“幸福”两字,你脑子中也许立刻会呈现某个画面或细节。例子中展示的正是学生用简短的文字,描述某个具体的画面、生活中的场景,精要地阐释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这样的文字是独特的,也是独有的,更是真诚的,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都不一样。
三、样式丰富展个性
写作微型作文,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可以有多种文体,如时评、影评、读后感、新闻报道等。李华在《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里说:“伟大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必然都在传达一个强有力的、真理性的核心信息,而正是这个真理性的核心信息让我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想,正是这个“核心信息”,让我们在看电影时忍不住笑或哭,我们的心灵和身体会不自觉地回应某个画面、某首歌、某句话、某个细节。走出电影院时,我们就一定会谈论剧情或者人物,即使我们不说话,也一定会思考这部电影。哪怕我们觉得电影很差劲,骂上几句,也是一种回应。这种回应正是我们可以速构的微写作内容。而丰富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体,可以让大家更自由地表达,也就更好地体现个性创造。
写读后感也是一样。如学生读《亲爱的安德烈》,写道:“我读安德烈,仿佛看到了一部分自己,对母亲,知无不言。我终于不再被动地接受书中的情节和作者的想法,我开始边读边思考……”
学生通过抒情的笔调,精要地把自己对这本书的直接感受真诚地表达出来,他看到了作者、看到了母亲、看到了儿子,更可贵的是看到了自己。
四、随机设题重坚持
这里的“随机”不是“随意”。“随机设题”,看起来随意,实质上需要发现和抓住写作的契机。写作有时候靠灵感,可是更多时候靠的是勤奋和坚持。所以,我认为,学生可以选定任何地点和时间进行写作,即使在写作过程中你内心深处可能出现对写作的对抗,也请你努力克服,毕竟总有走出困境的希望和方法。比如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真实的抗“疫”经历,写出感悟。有学生写到:
“苦难”让我想起了现在中国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它在无情地摧残人们的肉体时也激发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苦难的顽强抗争。随着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不少人开始大肆宣扬苦难之“美”,从而忽视了苦难对于当事人的真实伤害。这样的“美”只不过是一帘华而无实的幕布,背后上演的悲剧才是有意义的。
诚如周国平所言:“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苦难具有它本身的平凡性和破坏性,诗意的美化必然导致歪曲。在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成长当中,苦难是事前不敢想象,到时必须忍受,过后不堪回首的,只有我们真切地经历了,渡过了,我们才能有所成长,而美化苦难只能给我们暂时的心灵慰藉,无法让原本软弱的内心变得坚强。
写作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想应当是诚实自由地表达自我。美国的布兰德女士在《成为作家》里说:“在你的写作生涯中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好。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能够做的贡献只有一个:能够为人类普遍的经验之池注入我们从各自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点滴体会。”没有人的经历是和你一样的,所以,你对世界的体会也会不一样。如果你能和自己真诚相处,能够并且愿意精确地说出对世界的看法,你的作品必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尽管我们从读书之日起,习惯于沉溺于别人的写作中,习惯于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习惯于谦卑地人云亦云。那么,请从今天起,真诚地面对自己,自由地表达自己,做一个自由诚实的表达者,使你的文字直率而充满力量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