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古文教法初探
2020-11-02徐传芳
徐传芳
【案例背景】
我校拥有智慧教室、录播教室、教学资源平台等,方便教师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石钟山记》是大文豪苏轼写的一篇考察性质的游记,文字浅显易懂,语言障碍不多。题材贴近学生生活,结构严谨,脉络清晰,首尾呼应,中心突出,这些特点为教师进行古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了有利条件。
【案例描述】
在课堂导入部分,我营造了轻松氛围,在课件上出示《洗儿诗》,并讲解背后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一说苏轼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作为一名大文豪,同时又是一名父亲的苏轼,在送儿子赴任的途中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为降低学生对古文的抵触情绪,我告诉同学们,这节课的任务只有三个:“说一说”“画一画”和“辩一辩”。简单明了的任务打开了学生的心理防线,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中,我接着上面的故事讲,继续营造父子同游的轻松氛围,然后在关键地方戛然而止,设置恰当的问题:“苏迈在书中究竟看到了什么而让父子二人产生了争执呢?请阅读文章第一段,说一说你的理解。”学生在想听故事的心理驱动下,阅读文章的效率大大提高。在组织课堂语言时,我尽力避开翻译、回答等敏感字眼,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说一说、告诉我们”等语言,让学生在心理上更加亲近这次的学习任务。因为不受规范的书面语限制,他们有了更多的语言空间可以选择,再加上浅显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这一环节进行得格外顺利,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了字词问题,并能做到条理清晰。
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前面的情景设置,接着讲故事:苏轼告诉儿子:“大凡研究学问、考证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凭道听途说就下结论。看来,石钟山这个问题,还必须实地考察求实才能解决呢!”于是父子二人来到了石钟山下。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平面设计的专业技能,将这些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新颖的游戏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分工合作的效率很高。在介绍小组作品时,学生的热情高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现美和体验美的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专业自豪感,产生了情感共鸣,网络评选班级最佳作品更是将课堂推上了一个小高潮。
在“辩一辩”这一环节中,我接着讲述了故事的后续:父子二人分别以后,苏轼又提笔撰文。我们才能读到出自苏轼笔下的名篇《石钟山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父亲的苏轼的用心良苦。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苏轼想要告诉儿子什么。接着,我给学生播放网络短视频——石钟山真容。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我将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个阵营,每个阵营推荐四人,分别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其余同学为后援。辩题是:石钟山命名的根据是水声。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了课堂上,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加深了对本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不可”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领悟到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他们在合作辩论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思维品质,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同时领会了古圣先贤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正确的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案例反思】
一、情境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在课堂导入部分,本课将苏轼拉下神坛,以他作为父亲的形象导入本课,并贯穿教学始终,这就拉近了学生与苏轼的心理距离,苏轼的形象顿时变得可亲可感。接下来,父子二人同游石钟山的设置变得合情合理,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辩一辩”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争论情境。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这一情境的设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学生都积极参与,枯燥的古文课堂顿时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二、语文与专业相结合
备课时,我利用平面专业学生善于电脑画图这一特点,设计了“画一画”这一环节。在专业方面,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互不服输,这一环节的设置,给了学生一个竞技的舞台,点燃了学生内心的小宇宙。
为完成画图任务,学生在疏通语义环节讨论激烈,有的学生查看课后注释,有的直接上网查翻译,还有的在讨论,实在不懂的就问老师。学生很快完成了教学要求的“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任务。
疏通语义之后,就是画图了。为了画出满意的图片,学生热情高涨,有的上网查询石钟山的图片,有的找诵读中出现的图片,还有的小组自己创作。各小组作品大不相同,有的小组根据“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画了一幅图,图中有奇石、栖鹘、鹳鹤,细心的学生还加上了拟声词。有的小组画了三幅图,有山下缝隙的特写,还有水声、大石、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等。有的小组画了四幅图,根据“因笑谓迈曰……魏庄子之歌钟也”,结合之前的理解,画了一幅特写。在反复查看原文构思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加强了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同时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
畫意盎然的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画面与语言文字相互沟通,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各种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任务驱动法,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在以往的古文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做笔记,课堂枯燥乏味,课堂效果不理想,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学生积极探求新生事物的动力。在设置以问题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时,我在情境中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为了让学生积极阅读文章第一段,我先抛出一句话:“父子二人争执起来。”接着提出问题:“苏迈究竟在书中看到了什么让他们产生了争执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励着学生完成接下来的任务,这样就将阅读巧妙地引入了课堂,让学生在主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了阅读。再比如:“苏轼父子在石钟山下看到了什么?请你用电脑画出来。”这一任务的设置成功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好胜心,学生自发去阅读,让古文课堂的阅读达到了“润物细无声”之效。
本节课的课堂活泼而不失严谨,学生积极高效地完成了课堂任务。同时本堂课也给我打开了一扇古文教学的新窗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语文与专业相结合,适当引入游戏竞争元素,让学生因情而动,让激情进入古文课堂,提高古文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师范学校(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