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模式探索
2020-11-02于向华
于向华
摘 要: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传统文化汇聚了先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魅力之所在。在精神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大举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活动,各教育单位也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上日程。本文以高校艺术类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中华传统文化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以期促进艺术类专业教学创新发展,更好地达到传统文化传承效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 艺术类专业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前言
2014年,教育部引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在这一号召下,传统文化逐步实现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艺术类专业课程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也成为艺术类专业面临的新问题,至此,加强对该方面工作的研究已变得刻不容缓。
一、艺术类专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良好的美德也必不可少。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德与智力提升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感受到古人强大的智慧,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使学生慨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奠定了有利基础。高校艺术类专业以专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文化素养的缺失,更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发展。对此,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创建积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间得到更多收获。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明朝的“阳明心学”,中国哲学始终离不开“礼仪”二字,在中国人眼中,“礼”是评价一个人品性的重要尺标,也是维系人与人间关系的润滑剂。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必然将“礼”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而“礼”的沿袭也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传统文化融入,使学生更深刻的意识到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得重要性,在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也不忘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锻炼。
3.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艺术流派推陈出新,使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势态。在这一背景下,创新成了推动艺术发展的持续动力,这也在无形之中为学生发展带来了更大压力。中华传统文化在时代的迁移中不断发展,传统技艺的广泛适用性在古人的反复检验中得到验证。传统文化的弘扬素来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核心是,而学生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其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效融合,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1.对中国传统文化得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多数艺术类专业已相继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及活动,但因教学的内容千篇一律,教学模式片面固化等,导致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与此同时,教师缺乏有效的渗透方法,尤其在实验教学中,由于缺乏案例参考,致使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相对突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与此同时,高校艺术类专业采取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许多院校将思政作为唯一的教育途径,且多以理论灌输为主,致使实验教学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实践性功能,学生的学习体验普遍不佳。
2.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缺乏
艺术类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缺乏认知与兴趣也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始终无法打开局面的重要原因。艺术类大学生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许多学生是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不得以选择艺术专业,这也使得艺术类专业整体学习氛围不理想,相较于本土文化,学生更熱衷于对外来文化的追求,诸如欧美音乐、西方绘画艺术等,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欲望逐渐降低。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其文化氛围与价值体系与文理科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更热衷于对“个性”的追求,多数学生的集体意识不强,因此很容易对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安排产生逆反情绪。
3.健全教学体系的缺失
艺术类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其所学的知识在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体现。以表演专业为例,“生、态、型、表”为四大标准,单单依靠理论教学根本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实验课程在艺术类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目前,艺术类专业教学问题不单单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更表现于实验类教学本身。诸如,信息化设备的引入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巨大便利,但教师对软件功能的开发运用较少,教学内涵建设上相对缺失,加之评价机制的单一化,导致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不断减退,与传统文化继承的初衷相违背。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模式构建
1.引入“五常”,增设传统文化实验课程
所谓“五常”,是指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五个方面。通过“五常”概念的引入,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实验课程的精细划分,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在当前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下,“五常”概念并不突出,且对于“五常”概念的界定较为模糊,缺乏对具体事例的引用,致使学生对“五常”概念缺乏明确的认知。鉴于此,艺术类专业应从“五常”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实验教学的突破口,构建层次分明、目标清晰的教学体系。
例如,将“五常”与艺术类专业相关元素展开一一对应,突出对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特长的培养,实现对学生跨专业能力的培养。诸如,高校可利用社团的力量开办民族传统活动小组,可包括书法、水墨画等项目,由感兴趣的学生自行加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应充分突出不同专业的优势,如针对舞蹈专业的书法培训侧重于对书法意象的解读,让学生能透过运笔锻炼手部力量,感受象形文字的形态美。再比如,针对表演专业开设书法培训则强调对汉字意境美的解读,通过书法赏析锻炼学生鉴赏能力,在书法作品中更好的寻求情感上的共鸣。
2.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其丰富的体现,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使传统文化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从而达到文化熏陶的效果。艺术类专业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运用传统文化填充空间中的留白之处,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的有效融合。
例如,在艺术类专业实验室中设置中国结、传统节日挂件等,在教室、走廊等目所能及之处架设传统文化宣传栏,亦可在宣传语、警示语等标牌中灵活运用中国龙、舞狮等元素,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此外,艺术类专业也应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运用网络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宣传平台,借助校园力量开设国学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给予艺术类大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3.教评结合,完善传统文化实验教学体系
素质教育不单单需要日渐完善的课程体系支撑,更需要评价机制的扶持。评价为师生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能以积极的心态对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至此,艺术类专业应意识到评价机制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评价模式的创新改革,帮助师生建立起更为平等的关系,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考评机制创立的第一步是明确评价指标,针对不同专业的特质,教师应选择合理的评价标准,并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开放性,实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第二步则应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与“实验教学”两大关键点,可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评价,从而真正地达到教评结合的突出效果。
以美术专业为例,评价的指标应围绕学生绘画技能、艺术鉴赏力、创造力、美术修养等方面展开。教师可将《礼记》作为一个绘画专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艺术创作,针对《礼记》中某一节选段落进行绘画,由一名学生负责古文剖析解读,另一名学生负责场景设计与构架,再在小组通力合作下共同完成绘画作品。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诸如素描、油画等,使中国古典文学脱离了水墨画的局限性,迸发出新的活力,也使传统文化下的实验教学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开展。
结语
中华文化融入艺术类专业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既需要良好氛围的支撑,又需要教材、教学方法的扶持。对此,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寻求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实验教学的机会与途径,奠定传统文化在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地位,运用思政、文学类课程创设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传統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断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璞.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9(06):34-35.
[2]韩晶磊.高校艺术生教育不能忽视的人文关怀——高校艺术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J].长江丛刊,2015(22):27-28.
[3]陈艾洁,刘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化探索[J].普洱学院学报,2020,36(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