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困扰学生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2020-11-02谭祥列
谭祥列
[摘 要]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倡导实现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这对于现代教育具有启示意义。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体质依然较差,长期困扰学生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显然这是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诉求的。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对长期困扰学生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为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质健康;学生体质;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 G807.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357-02 [收稿日期] 2020-03-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愿景,而这个梦想能否实现,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梦的实现是个漫长的持续的过程,但如果我们的学生连体质健康指标都难以达到,又如何去实现这样宏伟的梦想呢?如果我们的教育系统连体质健康教育都难以容纳,我们又如何去迎接有着更多挑战的明天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去反思长期困扰学生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
一、长期困扰学生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是教育系统中的一颗螺丝,这颗螺丝是否能够发挥其效能,需要在良好的上层架构设计环境下运作。对于学生体质健康而言,其对应的上层架构设计就是我国体育教育政策、人才选拔政策等,这些政策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土壤。但是可惜的是,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体质健康被边缘化。
1.体育教育政策维度。1990年,针对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试行办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成为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此之后还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国民身体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尤其对于竞技体育而言,在举国体制环境慢慢形成的背景下,竞技体育迅速发展,我国在各项世界性体育竞赛中取得的成績也在不断刷新,一时间体育发展的落脚点成为“为国争光”。而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却被忽视,此方面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缺少投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尚未引起重视。
2.人才选拔政策。我国人才选拔机制已经运行了四十多年,为我国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国家体育栋梁培育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1.推动体质健康教育改革,优化上层架构。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中,上层架构设计必须要树立革新意识,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详细来说,就是在此过程中要切实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一是开展体质健康教育调研,鼓励权威教育专家参与其中,与国际体质健康教育学术机构进行交流,深入探讨当前我国教育生态中体质健康教育缺失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得出调研结论,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二是尽快制定和完善健康教育法律法规,建立对应的教育系统监督机制。教育部门要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协同运作,明确在此过程中的职责和责任,多渠道确保社会体质健康教育环境的构建,使得实际的体质健康教育事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三是要懂得建立完善的体质健康教育扶持机制,设立专项教育资金,加大对各个教育阶段体质健康基础设施系统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化的体育教师,确保其有足够的精力参与到教学模式创新中去。引导各个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四是尝试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多维度改革,将体质健康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尽可能出台对应量化基准,针对各个阶段的学生设定对应体育锻炼标准。
2.建立统一健康教育机制,形成协作之势。建立统一化的健康教育机制,确保多方行为主体能够形成合力,形成理想的体质健康教育格局。具体来讲,此方面的工作主要牵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强化宣传,使得家长能够意识到健康体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在安排学习任务的时候做到劳逸结合,使体质健康教育环境朝着不断改善的方向发展;其二,社会要充分认识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还给孩子们自由选择课余时间的权力,继而确保体质健康教育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其三,各个阶段的学校同样需要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活动,建立对应的体育健康考核机制,对于在此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三、结语
本文对于长期困扰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政策制度设计和家长学校教育价值观形成两个维度来探讨。认为政策制度设计偏颇使得体质健康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三方行为主体的观念偏差,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对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学校社会家长要转变观念,引导体质健康教育回归初衷,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蒋立兵,李永安.青少年体质问题致因分析与健康促进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06):13-19+12.
[2]董静梅,陈佩杰,欧阳林.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社会学归因与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03):226-230.
[3]费加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思[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08):1121-1124.
[4]于红妍.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演进历程及阶段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