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11-02邱瑶张均强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成都市

邱瑶 张均强

摘           要:随着光电显示产业的发展,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刺激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成都市出台了各项政策,光电显示产业规模随之迅速扩张,但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产业链延伸出发,结合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的实际情况,探讨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产业链延伸;光电显示;成都市

基金项目: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RK00-00072-ZF);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产业化开发专项项目(编号:RWS-CYHKF-05-20150005)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及产业发展,光电显示市场逐渐增大。从微电子、光通信、生命科学领域等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到航天、医疗设备、信息设备等终端应用领域,都是光电显示产品的应用场景,光电显示产业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2000年到2019年,全球光电显示产业呈现迂回增长的趋势,2019年光电显示规模已达4630亿美元,是近20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近年来,中国在光电显示产业的光通信、生命科学领域、激光加工等领域表现突出,我国占全球光电总市场的份额将近27%,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电显示市场。

为抓住市场发展机遇,成都市推出各项政策措施以发展光电显示产业。成都市的光电显示产业起步早,累积了一定技术与市场基础,但与北上广等城市相比,在产品制造效率、产业链完整程度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价值链是反映企业产品附加值及产业结构的关键性指标,而价值链延伸能帮助区域产业完善产业生态、提升竞争力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了学者们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但以往学者们较少从价值链角度,针对成都市的光电显示产业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因此本文将在分析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现状的基础上,从上述视角出发展开研究,为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2. 产业链延伸的概念及框架

产业链来源于产业经济学,指一个产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分为各式各样的产业链形态。产业链延伸是指尽可能地将已有的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包括向上游延伸和向下游拓展两种。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是指将产业向技术研发、设计、材料采购方向延伸。产业链上游属于资金密集型,但其增值能力高,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规模效应。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指向品牌、渠道、服务方向延伸。产业链下游属于知识密集型,对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但其带来的附加价值高,能帮助企业高效开拓市场,下游产业链在区域竞争中尤为重要。

无论是向上游发展还是向下游延伸,都有助于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越强,产业链条越紧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有助于企业获得成本领先优势。在产业链的支撑下,企业、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互相合作组建区域品牌形象,而区域品牌共享又极大地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3. 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竞争力分析

3.1 科技人才充足

进入21世纪,产业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因此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才数量与质量水平是衡量一个产业后续发展动力的重要指标。

成都市拥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0、29、30研究所等国家科研院所,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显示实验室、四川大学的纳光子技术研究所等地方院校研究机构,京东方、中电熊猫、成都中光电科技等科技企业。上述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及科技型企业为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指导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与丰富的知识储备。

3.2 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成都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聚在高新西区,在市政府引导下,高新西区在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在2019年实现了3361.2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11.7%。在积累了几年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成都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四向着力”,即光电显示、集成电路、软件、通信,为光电显示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充足、可靠的原材料、技术、制造经验与人才储备。

成都市的光电产业有扎实的发展基础,在2018年光电显示产业的重点企业产值达267亿元,近90%的營业收入来自高新区。此外,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链,显著提高了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的制造效率[8]。例如:(1)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玻璃基板的制造;(2)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具备生产液晶面板及显示模组的能力;(3)四川朗迪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屏线;(4)成都比尔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能提供VGA线、按键板与高压板。

3.3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2020年12月19日,成都市高新区政府与深圳政府共同举办了光电显示产业的项目洽谈会,意在与深圳的90多家行业精英企业合作共赢,探求新发展方向。会上众多企业表达了与成都市高新区合作的强烈意象,有7家企业更是直接在现场与成都市高新区进行签约。

此外,在2019年成都市出台了《促进成都市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2019-2021年)》,提出了打造全球知名、国内一流、特色显著的生产制造研发应用基地的目标。2020年5月,成都市经信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实施细则》,明确成都市对光电产业项目的申报条件、支持标准等内容,项目最高可获政府1000万元支持。

3.4 区位竞争力有待提升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消费产业的发展,工业、医用及车载显示器应用的日益广泛,我国光电显示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与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聚集地。具体而言:(1)北京市依托当地丰富的高校、科研机构资源,产学研紧密结合;(2)上海成立了新型显示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3)广州市的光电显示产业的产业链完整、涉及面广,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4)重庆市致力于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全产业链,初见成效。

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成都市的光电显示的产业链有待延伸。尤其是上游的技术研发,下游的终端显示产品制造,是成都市应重点关注的环节。与重庆市相比,两者的地理位置相近,重庆市在产业链下游的电脑显示器制造方面表现突出,与成都市的差距减小,是成都市的强劲对手。

4. 基于产业链延伸的光电显示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4.1 加快光电显示产业聚集进程

企业集中后,地理距离显著缩短,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提高对客户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在实际情况中,区域产业聚集较少由市场自发形成,需要地区政府加以引导。

首先,完善光电显示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仅满足企业的研发、制造功能要求,还提供满足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基本生活需求的配套设施,提高成都市对光电显示龙头企业的吸引力。其次,加大光电显示项目投资力度。区域政府或光电产业园区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吸引有创新能力但缺乏资金的初创企业入驻,提高光电显示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力与创新氛围。

4.2 加深市场开放程度,延伸产业链

加深市场开放程度,首先,吸引大量企业进入,有利于产业链延伸,帮助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其次,提高企业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提高区域竞争实力与经济效益。

首先,光电显示企业需要对外部环境及自身实力进行评估。找到与自身核心竞争力最相关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市场,向该市场延伸产业链。开发新市场,光电显示企业能提高品牌附加值,向产业链下游靠近,突破原有价值链架构。其次,光电显示产业园区应开放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提高产业園的生态复杂性。

4.3 深化产学政合作

产学政三方合作将显著降低光电显示企业在研发、制造、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有利于制造和创新资源共享、知识与技术转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与高校、政府有合作基础,但主体之间界限清晰,合作效果有限,如何深化产学政合作成为关键。

企业、高校与政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投入相应资本组成一个实体组织,这种形式合作能有效地将三者目标结合在一起,有效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光电显示企业以制造经验、设备、管理经验、资金为投入资本;高校以专业知识、专利、技术及人才为投入资本;地政府以资金、信息、场地为投入资本,三者共同投资组建一个的独立组织。

4.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为产业链延伸提供强劲的动力,将传统的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上游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链模式。成都市光电显示产业的创新经历了发展初期的依靠外部技术引进与中期技术模仿,如今进入了创新后期,需强化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产业链延伸的实现。

首先,高新区与政府要引导当地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大创新项目投资力度,要求企业定期汇报进程,对成果做出具体的要求,以激励光电显示企业进行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其次,企业需增强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增大研发投资强度,建立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积极引进人才。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创新合作,突破关键技术约束,提升光电显示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惠调艳,杨乃定.陕西省光电子产业细分行业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36-39.

[2]张相国,王天,谭晓云等.光电显示技术发展方向分析[J].数码世界,2017(07):259.

[3]郑江淮,郑玉.新兴经济大国中间产品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基于中国经验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20(05):61-79.

[4]王国红,汪媛媛,黄昊等.资源整合对企业价值链延伸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1-13.

[5]高翔,黄建忠,袁凯华.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06):41-61.

[6]唐宜红,张鹏杨.中国企业嵌入全球生产链的位置及变动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8,34(05):28-46.

[7]綦良群,张昊,汤利蒙.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08):133-143.

[8]杨宇成.四川省光电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决策咨询,2018(02):12-16.

[9]江瑶,高长春,陈旭.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知识溢出与互利共生[J].科研管理,2020,41(03):119-129.

[10]乐国林,王菲,毛淑珍等.基于内向开放式创新调节的组织柔性与领先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1):89-98.

猜你喜欢

成都市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锦江区:从“心”出发 开展“六锦”社保服务
成都市医保系统开展党建联盟党史学习教育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成都市青少年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