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论综合课程改革研究的新思路

2020-11-02董丽丽王平艾兵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3期
关键词:教学技能课程改革

董丽丽 王平 艾兵

[摘 要] 根据教学实际,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在化学教学论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认识、教学方式、与中学教学的联系、改变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重新树立本门课程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地位,发挥课程优势,为师范生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教学技能

[基金项目]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教学论综合课程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 董丽丽(1986—),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200-02    [收稿日期] 2020-03-30

化学教学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针对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师范生掌握教学技能,认识教学规律,树立教育理念,培养从教能力,尽快达到新课改对中学化学教师的要求,实现目标定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的不断优化,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快速发展,化学教学论的学科内容更为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1]。

一、化学教学论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

改革的深入对化学教学论课程产生的推动力不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提高课程的时效性,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一直是本门课程研究的热点。在本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化学教学论作为最能体现化学师范类专业性的课程,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放在该门课程上的精力和力度远远不够,普遍将之作为副课对待。本门课程在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从业面试及上岗之后的教学中,都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课程对未来从业、从教的重要性。受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约,化学教学论的教学学时缩水严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受阻,没有足够的时间将计划内的教学内容细化和落实,缺失必要的教学技能的施展环节,枯燥的教学理论无法应用到实践中。

(2)教学理念和模式陈旧,脱节现象严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在改革中不断深化,越来越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中学所用的教材与师范生当年上学所学的知识体系有所不同,課堂的教学模式也有所改变。然而目前学生对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认识力度很薄弱,对教材钻研能力有限,对中学化学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仅仅停留在直感设计的层次。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虽涉及化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教育理念,但与中学教育的实际要求脱节。难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好的实施效果。

(3)学生基数大,缺乏专业教育团队

目前,随着山东省公费师范生的首批入学,我院师范学生人数已经增至原先的两倍,社会对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和基础设计能力的要求只增不减。然而,理工科院校对师范专业的关注度不够,在师范认证的大背景下,专业的教育团队依然没有形成,单一薄弱的师资力量,势必会造成师范生培养质量的不足。本门课程是教师教育模块中与学科有关的科目,具有学科专业性,是对学生指导起直接经验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明显的无力感。

二、改革措施

高校化学教学论课程的高级目标是为中学输送具有教学理念前卫,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突出,具有教育前瞻性、有思想性的化学教师。随着山东省公费师范生的扩招,相当一部分师范生注定要踏上教育口,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化学教学论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累教学经验,了解教学现状,熟悉课程设置,掌握综合性教学方法,紧跟教学改革步伐,明确改革方向[2]。因此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可以落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传统观念,更新对课程认识

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的重要性,阐明学好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程与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教学技能、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创新能力、优秀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课程目标和课程基本理念,强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旨。同时,可不间断向学生渗透化学教学改革前沿的追踪报道,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不做古板的“教书匠”。

(2)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化学教学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多门课程的配合和充足的实践锻炼时间,在授课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好为教育服务的准备。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选择不同题材的中学教材片段,指导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升课堂容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不受学时控制的有利因素,学生可将课后习得的成果上传至网络,以利于加强师生沟通、互动。

其次,要强化落实教学基本技能。在课程学时允许的情况下,可开始专门的教学技能板块,将班级学生按照6-7人设置为一组。在每个环节之前,给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体验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案例的展示过程中,要实现教师和中学生的双重转换,并能够对案例进行梳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教学设计,并由一位同学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后,由学生自评互评,取长补短,不断优化,让学生在营造的教学氛围中成长。

第三,重视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师范生而言,规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亦是基本要求。实验教学内容要选择与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课题。在实验课程中,要着重加强师范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落实[3]。在实验项目的确立中,要选择与中学教材紧密相连的基础实验、探究实验和创新实验,借助实验环节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动手能力。

(3)注重与中学教学的联系,实现多维度培养模式

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师范生很难接触到最新的教學理念和中学课堂的授课方式,因此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一方面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即聘请中学化学教师作为校外导师,进校为学生讲报告,让师范生近距离接触优秀的中学老师,目睹名师风采,加强对师范生的培养,这也是弥补校内师资力量薄弱最好的办法;另一方面,实习是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落实最见成果的环节,目前在师范认证的工作推进中,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师范生的实习。在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协同帮助下,高校师范生有了进入中学课堂的机会,且实习时间已达到一个学期。实习学校为每位师范生配备一名导师,在基础教学、教研活动、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进行帮扶,多维度促进师范生基本功的培养和落实。

(3)改革评价方式,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区别于其他课程,本门课程学生的参与度高,因此要更加注重平时成绩的体现,落实形成性评价的地位。课程标准的优化后,打破了传统的依靠期末成绩起绝对作用的旧的评价模式,变为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来平衡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具体比例如下:平时成绩占50%,考勤、课堂讨论等占10%,技能成绩,如说课、试讲、评课等环节占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50%,主要设置开放性课题,不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没有应用价值的理论,切实将课程变为学生乐于参与、乐于锻炼的训练场和考核地。

三、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社会优秀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的先决条件。化学教学论课程不仅仅提供教学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中,本门课程对师范生从教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突出。课程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深化改革,为培养合格的中学化学老师提供专业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金芳.新课改下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2(7):106-107.

[2]王松涛,任庆云,李平,等.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化工,2017(19):129-130.

[3]董丽丽,张道鹏,王平.高校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提升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20):43-44.

猜你喜欢

教学技能课程改革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