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

2020-11-02徐永军王含匀科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3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思政课实践教学

徐永军 王含匀科

[摘 要] 教学是主导教师和一定的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一些技术和手段共同研习教学内容,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修养品行的一种活动。教学涉及五个要素:主导者、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也应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教学内容规范化建设,教学手段规范化建设,教学环境规范化建设,学习方式规范化建设。英文翻译: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

[项目来源] 2019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图像化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创新研究”(JGJX2019C39)

[作者简介] 徐永军(1974—),男,山东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王含匀科(1994—),女,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050-02    [收稿日期] 2020-03-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2019年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必须遵循总书记的要求,解决思政课面临的瓶颈制约,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的实效性。

从当前的教学来看,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瓶颈主要有四个方面:45分钟的课堂如何提质增效,如何真正凸显精彩?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解决各自为政、碎片化的问题?思政课教学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理论与信息化真正融合的问题?“形势与政策”课如何进行规范化建设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对“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主导教师和一定的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一些技术和手段共同研习教学内容,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修养品行的一种活动。由此可见,教学至少涉及五个要素:主導者、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所以,我们的“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也应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是思政课所有课程队伍建设中最难的问题。这是由于该课程自身变动性、复杂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目前大致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设置了实质性的专门“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二是一般普通高校设置的非实质性教研室,教研室的教师有思政课教师和学校其它部门兼职组成;三是一些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由学校辅导员来承担。

第一种情形非常符合课程建设需要,但困难在于教师的学科归属问题,容易形成教学与科研两重皮的现象,并且在普通的地方高校由于学时要求、绩效考核等因素制约设置实质的教研室不太符合实际。因此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第二种方式。这就存在都是兼职教师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建设问题。

二、教学内容规范化建设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所以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规范化建设一直是个难点。也有人认为《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四大板块教学内容:要开设好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开设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开设好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新进展新局面;开设好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重点讲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贡献。因此,每学期依据此要求开设即可,没有必要再进行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建设。

但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规范化建设上,要把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情况相结合。一方面体现常规性,在变动中求稳定;另一方面体现变动性,在稳中显示变化。在实践中,我们采取模块建设、专题组合的方法加强课程的内容规范化建设。在模块建设上设置四大模块:

第一模块,方法论部分,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方法论教育。

第二模块,总体观部分,介绍国际、国内的总体形势,以便使学生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模块,常规和变动专题,主要包括:党的建设、中国周边安全专题、中国海洋专题、乡村建设专题、祖国统一新进展专题、大国关系、特定时间节点专题等。

第四模块,本土化专题,包括省里要求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党内法规教育、黄大年与郑德荣事迹专题教育、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廉洁素养教育、中医文化发展形势教育等。

这样,四个学期共开设16个专题。每个学期开设大约四个专题。每学期从四个模块中抽出相应内容进行专题教学组合。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和方法论教育作为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专题进行开设。

三、教学手段规范化建设

教学手段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和中介。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教学手段的规范化主要涉及到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的统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习通等软件的运用;学习微信群的建立和运用等。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由于课程自身的严肃性和要求的准确性;再加上课程教师中有许多兼职教师,为防止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出现偏差,因此必须加强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的规范化。在每次上课前,教研室要召开集体备课会,统一下发时事报告杂志社制作的课件或教研室制作的统一课件。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内容广泛,需要教师理解和掌握大量的资料,所以有必要依据经常性涉及的教学内容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方式,也已经深深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教学环境规范化建设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学环境形塑与制约教学中的其它因素,同时也影响教学效果的获得。因此,对“形势与政策”课而言,若想提高教学效果也必须加强教学环境的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在学校层,面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里的相关规定,同时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的相关具体举措。

在学院二级教学单位管理层面,学院要把学校的具体举措真正落实到位,组建教研室,安排好专兼职教师,做好教研室工作的具体指导工作等;在教研室层面,教研室要在主任的带领下加强教研室的标准化建设,依据学校教研室建设条件的相关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教研室要经常组织召开集体备课会,做好日常的相关管理工作,做好考核成绩的记录,特别是要做好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的统一化工作。

五、学习方式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方式的规范化主要针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而言。在学习中,规范化指学生依据制定的要求参与学习过程。由于课程是分散性学习,只有相对的课程体系,因此,在学习时,学生要首先对整个学习的方案有个充分的了解,明晰整个学习的流程和学习的方式、要求。

总之,正像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样,“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思政课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