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20-11-02张恩昭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7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恩昭

摘  要:核心素养概念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探索下其内涵变得日益丰满。具体到小学数学学科上,则包括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各组成部分。这一方面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提升了教学难度,对师生双方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小学数学教学能切实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必须大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即从把握教学内容思维内涵、教学基于学生思维水平、兴趣引导获取思维材料和促成思维多种维度发展四个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发展;教学

认真审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可以发现,其中并没有单独提出思维发展。但所有要素都以思维发展为基础。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的成长进步都不会顺利。而在教学实践中,所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方法,实际上也是在影响学生的思维水平,只是有些教师对此尚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因此缺少专门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措施。教师应该将发展学生的思维重视起来,让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更为顺畅,争取更好的培养效果。

一、把握教学内容思维内涵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所有自然科学学科都需要用到数学工具,因此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数学的影子。但数学与客观现实对象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很多数学概念,在针对客观现实对象的归纳总结后又经过了进一步的演绎推理才得以出现。这是数学的本质,小学数学同样如此。因此,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就充满着思维内涵,需要教师去把握。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教材中给出了三角形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针对特定形状的客观现实对象归纳出来的。学生根据这一概念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图形中去识别出三角形。而在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中,只让学生能够记住和应用这一概念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归纳总结。比如给出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同时给出锐角、直角、钝角等不同特征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点和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一对客观现实对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

二、教学基于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不过这种帮助和引导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思维水平。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上,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习惯于从客观对象中获取直观印象然后再进行理解,理解过程中则偏向于依靠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如果在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学生很难充分参与进来。为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知识时,如果学生是刚刚接触,他们在生活中了解到的是半个、半份等概念,更多的可以与分数产生练习的直观经验是缺乏的。所以教师最好提前准备一些教具,在认识分数概念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分一分,帮助他们将过去的实际生活经验拓展到其他所不熟悉的“份数”上,然后再从这种直观的了解过渡到抽象的分数表示上去。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有牢固的支点,思维发展的基础才比较稳固。

三、兴趣引导获取思维材料

教师都听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般会从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等方向去理解。兴趣的这一作用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正如上文所说,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支点,需要实物对象。而现实世界中能够用于数学思维发展的对象数不胜数,不是教师都能带到课堂上来的。如果学生自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够自行找到更多的实物参照,其思维发展的效果会更好。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去主动获取能够帮助自身思维活动的材料。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观察物体(三)”,培养的是学生的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素养。教师要在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同时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就要引激学生充分观察各种立体物体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照片和儿童望远镜。先出示照片,里边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教学楼照片,让学生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教学楼,展现出的形状很不一样,有的角度是自己从没发现的。然后再让学生用望远镜看看周邊的物体,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会进行充分的观察和思考去印证自己的想法,自主完成思维素材的搜集。

四、促成思维多种维度发展

思维是有不同维度的。对于学科教学来说,包括数学在内一般都可以分为知识、方法和思想三个维度。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要能够了解什么样的数学方法能够推导并证明所学知识,且学到的知识又能以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应用;要理解蕴含在这些知识和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即触摸到现实与理论结合后所体现出的本质。这三者组合在一起,才能使得数学思维的过程顺畅进行下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时也要从这一点出发,努力实现学生思维多维度的发展。

仍以分数知识的学习为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会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师在教学时要先引导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回顾,让学生回想起分数这一概念是怎么来的,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样的体现,然后再进行乘法与除法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要如之前一样提供教具,鼓励学生根据此前对分数概念与“份数”关系的理解,亲自摆一摆教具,以在现实层面重现分数乘除法的过程和结果。这样学生在分数概念和应用上的思维就是连贯且全面的,知识、方法和思想三个维度都能有所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要瞄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不能让学科核心素养变成空中楼阁,必须帮助学生夯实思维能力上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上,只要教师能够把握住小学生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特质,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有效的培养策略方法,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让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在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柴春梅,任振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42.

[2]朱爱玲.发展思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J].辽宁教育,2018(03):16-19.

★ 备注: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数学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0C059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