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讨
2020-11-02陶仕英高文雅张玮李彧李健
陶仕英 高文雅 张玮 李彧 李健
[摘 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知识体系搭建和价值观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教育新模式下,课程思政作为育人新理念,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和体现。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际,论述了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和必要性,对目前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组织学与胚胎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083-02 [收稿日期] 2019-1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课程思政作为落实这一重要论述的创新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的思政课程扩展为各门各类课程思政,发挥立德树人的课堂主渠道作用。本文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和必要性入手,分析课程思政在教学渗透中存在的问题,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推进措施进行探讨,对于实现专业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和必要性
目前我校开设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专业方向广泛,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大多数都是第一学年开课。大学低年级是大学生思想趋于定型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为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基基础;因此大学低年级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时期。
该课程作为我校低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专业引导作用,为病理学、超声医学、产科学、儿科学、生殖医学等课程奠定基础。该课程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实验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方面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载体,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价值传播中也蕴含着深厚的知识底蕴,使枯燥的专业课程有情感有温度,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总之,在我校低年级学生课程学习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发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综合作用。
二、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立德树人主体意识不足,参与度不够。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师授课中很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调查显示,70.1%的医学生表示专业课教师只是偶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思想政治的内容[2]。笔者分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方面由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医学相关专业,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专业理论和相关科研水平上,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们认为思政教育是由政治教研室教师完成的,讲授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是其本质工作。
2.课堂教学实施效度不足。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目标,教案设计主要集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较少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思政元素,采用的教学方法以教学目标为指引,课堂教学主要发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较少体现“思政育人”。
3.评价体系不完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提出形成性评价方案,但采取的评价形式主要以评价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为目的,如在拓展和探究式学习环节,尽管建议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小组学习,但评判方式是每位同学撰写相关论文并提交,并没有体现对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的评价。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措施探索
针对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使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多重功能,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提升教师素养,发挥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能只注重“授业、解惑”而忽视“传道”。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密关系,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出于对教师专业学识的羡慕和钦佩,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和教导,专业课教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专业教师应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和责任意识,践行“教育者先受教育”,自觉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师德水平,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
2.实现潜移默化,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组织学是一门与人体器官结构功能密切相关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疾病发生变化息息相关;胚胎学涉及人体发生发育、畸形,以及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生殖医学技术。根据各教学单元的知识特点,深入发掘每一教学单元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和德育元素,如创新意识、人文关怀、生命健康、诚信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融合,使专业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优化课程教学设计。例如肝脏知识模块教学设计时,引入慢性乙型肝炎的知识,正确认识乙肝,消除对乙肝认识的误区,共建和谐社会,从而将知识目标(肝小叶结构与功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巧妙融合,推进组织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
另外,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们通常四人为一学习小组,亲自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结构特点,参与形态学实验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加强科学思维训练。这些都是将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实践教学中,而不是简单照搬、机械植入,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说服力和有效性。
3.师生共鸣,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和反馈,评价主体为教师、学习者和同伴。基于我校学生多为理科招生,历史背景知识及人文素养较为薄弱,在学习课程的不同章节中,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名人事迹、典型案例等,教师设计思政案例,学生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形成总结报告,通过教师评价、自评和同伴评价对学生思政评价进行量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设计中深入发掘组织学与胚胎学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使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充分发挥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作用,并形成闭环反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
[2]叶紫,张宁霞,刘婵娟.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医学争鸣,2018,9(02):72-75.
[3]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