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里的“知识”
2020-11-02杨晓宇
杨晓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是天生的小科学家,他们在参与科学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包含“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设计制作能力”等。帐篷对于幼儿有一种神秘感。他们喜欢在帐篷中游戏,依据幼儿心理特征,创设“帐篷游戏”环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
“隐形的教师”
材料在幼儿游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称是“隐性的教师”,可牵引幼儿走进科学探究的殿堂。所需材料均由师幼共同制作或收集,如:手电筒、塑料杯、纸杯等。在游戏中,幼儿也会因操作需要随时寻找和制作新材料,虽然有些材料制作简单且粗糙,但幼儿的设计制作能力从中得到发展。
游戏中,幼儿自然会发生各种交流,有的幼儿在帐篷中欢快地边唱歌边变幻玩纸杯投影,这时还没有明显的探究目的;镂空处理的纸杯,在光的照射下,在帐篷上显现出不同图案,这时,有小伙伴观察纸杯投影效果,终于发现了秘密,说道:“看,帐篷上有星星!这些星星还会变大、变小。”其他幼儿被吸引,主动过去观察,并好奇地拿起纸杯,用手电筒照射进行观察,“真的,真的,我也看到了。”幼儿们都很兴奋。这时,还有幼儿说:“我用小镜子,看到照射的对面有颗爱心。”
大家兴奋地寻声望去,于是,幼儿们轮换交流,尝试用镜子和纸杯自然结合,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帐篷里出现了许多变幻的图案;这种“帐篷游戏”环境,使幼儿增长了知识。
智慧萌发
科学游戏之于幼儿教育的真实意义在于: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奥秘的过程体验,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无论游戏如何发展,幼儿参与的过程即是其经验生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过程。“帐篷游戏”环境中,幼儿随心而动,智慧在互动中萌发。
作为大班幼儿,他们好奇并有一定见解,动手操作能力已较好发展,帐篷光影游戏包含声、光、电等物理现象。在游戏中,幼儿利用手电筒,通过镜子与纸杯,不断变化光源位置,知道随着光源,杯子的影子可以变大,也可以變小;通过观察,操作不同的纸杯材料,了解手电筒可通过推、按、拧等方法打开,尝试调整光影距离,改变不同纸杯的投影效果。同时,通过观察与实验,用语言将问题进行充分的表达。
发展幼儿探究能力,解密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之路,兴趣萌发是发展幼儿观察实验能力的起始点。游戏中,幼儿通过相互合作,在探讨中启发,同时获得愉快学习体验,对幼儿成长有着积极正向作用。
真实体验是发展幼儿表达交流的支撑点。“帐篷游戏”环境充满童话般情境,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的投影效果,整个环境和材料营造出科学探究的氛围,幼儿在自主探究的激情中被自然唤醒,在真实体验中,幼儿的交流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问题生成是幼儿设计制作能力的切入点,幼儿在动手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会自然生成各种问题,进而引发思考,在思考和操作中,设计制作能力得到发展。“帐篷游戏”前期材料准备中,幼儿通过剪、贴、画等方法,设计不同的纸杯材料,同时会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主动调整,随着纸杯等材料的优化准备,幼儿的设计制作能力得到加强。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幼儿思考能力发展依赖原有生活经验,幼儿依据自身对光与影的感知,并通过新环境进一步探索,学会了相互讨论、比较等学习方法,“帐篷游戏”环境提供了建立相互学习的可能。
幼儿教育实践中,幼教工作者应始终追随幼儿的学习兴趣,理解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的做法,尊重幼儿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究精神,为幼儿精心准备更多适宜的教学环境,帮助与引导幼儿建构科学探究及终身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