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调整心态,扛过职场寒冬?

2020-11-02东宇

健康之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幸存者职场情绪

东宇

2020年已过半,今年的疫情,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因为疫情无法就业和失业的人不在少数,原本打算跳槽、辞职创业的人也只能暂时搁置计划,降薪也得保住饭碗,成了很多人当下的无奈之举。身为职场人,如何调整心理,顺应变化,积极应对职场寒冬?

小丹,应届毕业生

本来大学生找工作就是难题,今年又遇上疫情,如果被有前景的企业聘用,即使开出的条件是“零薪水就业”,我想,以现在这种情况,我也是能接受的。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先占住了再说,薪水可以慢慢涨,但如果工作都找不到那就一切空谈。

西西,公司财务人员,工作5年,月薪7000

我们公司做的是实体业务,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比较小,暂时还没出现传说中的裁员降薪。但是,我仍然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今年我们部门计划招2个新人,结果来应聘的有好几百人。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零薪水都肯做。领导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定期考核,实行淘汰“羊群里最弱的羊” 的制度。本来按照我的资历,今年应该能升职,现在领导也黑不提白不提了,甚至还要搞新老员工竞聘上岗的新制度,弄得全公司上下人心惶惶,各部门明争暗斗,职场斗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公失业了,之前给孩子同时报了好几个补习班,还有课外兴趣班,这下上不起了,不得不做“减法”。以前周末不做饭的我们,也很少下馆子了。而我,如非必要,也不打算把钱花在衣服饰品这些不必要的开支上了。

李志刚,公司中层管理,工作15年,年薪20万以上

公司今年受疫情冲击很大,上半年时间基本都属于停业状态,我手底下的员工离职了一半以上,虽然目前公司已经复工,但看得出来元气大伤。其实就算不受疫情影响,公司这几年也渐入困境,疫情不过是放大了潜在的问题而已。我虽然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暂时还安全,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而且作为管理者,还有几个月是带头不拿薪水,今年一年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影响。另外,公司的气氛也不好,人人自危,加班的人越来越多,经常晚上十点多还有办公室未熄灯。这种不必要的加班其实在增加公司资源的耗费,同时也让员工休息不好,反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但也只能被无奈裹挟。去年年底,我本来计划打算辞职,跟朋友一起合伙创业,希望在中年危机来临之前,再搏一把。但现在经济形势如此不好,家里又有2个孩子,这份工作目前对我来说变得非常重要,我感到非常迷惘,每天上班也提不起精神,觉得特别疲惫。

职场寒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机?

1失去生存安全感。担心被裁员或者已经被裁员,生活品质或者是生存条件被威胁,人类最基础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

2人生规划被打乱,感觉人生失控了。不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打算辞职跳槽,或是准备创业的人来说,断崖似的职场寒冬打乱了事业规划,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让人感到前途渺茫,不知所措。

3公司内部气氛变得微妙。同事之间隔阂矛盾增加,原因是每个人都担心自己会输给竞争对手从而失去工作,所以阻抗、防范、不合作心理更加严重。

4负面情绪堆积,无法化解。一方面待遇缩水,但活没又少干,原先的涨薪、升职也被搁置,容易产生委屈、愤怒、怨恨的情绪。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变得自责,和家人关系也处不好,矛盾多脾气大,不知怎么办才好。

放弃自我对抗,减少内耗

对于无法化解的负面情绪问题,心理咨询师三木水认为人们是“习惯性对自己苛刻,努力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想着如何恢复正常的生活。这些努力背后隐藏着一个要求:我应该保持积极和正常。可疫情这般重大,不为个人的意志所转移,也无法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快速发生重大改变。所以无论怎么努力,最后只剩下自我对抗。一方面是内心中‘认为自己应该做到,另一方面是现实中‘我做不到,产生了巨大的内心冲突。这些冲突,不仅仅是发生在疫情时期。在平日,它们是:我应该做得更好,我不应该发脾气,我应该更亮眼,但我做不到,真差劲!在疫情中,这些冲突是:我应该帮到别人、我不应该那么沮丧、我应该快点赚钱,但我做不到,真无能!冲突,意味着:我们的内在出现了不协调。这些不协调会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导致巨大内耗,让我们没办法好好去工作。细想一下,当我们的能量消耗在与自己情绪做斗争、自我批判的时候,我们肯定没力量去走出自己的情绪,没力量看到现实和启动智慧,去做更好的选择和努力。而这也将导致进一步的糟糕结果和自我攻击,又消耗了我们一些能量,恶性循环。那些优秀自在的人,不是不焦虑,而是更懂得协调。因为更协调,他们没有把能量消耗在与自己的‘较劲和‘抗拒中,这样,他们就有能力去做更多、更自由,也是更智慧的选择。而要想摆脱自我对抗,活得更加协调,关键在于我们把能量花在什么上面。”

调整关注点,改变的不只是情绪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危机以及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存在了,我们是不是束手就擒,听候它的发落了呢?当然不是,你改变不了现状,但你可以改变你的关注点。同样是疫情期间隔离在家,有些人天天刷手机、对铺天盖地的各种负面新闻唉声叹气,而有的人则乐得拿起平时无暇看的书,或报个网课打卡学英语,或珍惜跟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其实,就算没有遇到疫情,同样是面对职场,有的人关注的是工作开展、项目进度以及自己能力提升,而有的人则被工作中人际关系所困扰。所以,你可以稍微做出一些改变,试着调整自己的关注点,也许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当心“幸存者综合征”

幸存者综合征,又称幸存者内疚,是指一个人认为从创伤事件中幸存的自己是有过错的。我们因为自己幸存而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也遭遇不幸。裁员,是组织中能导致“幸存者内疚”的最普遍的突发事件之一。通常情况下,裁员事件后的幸存者会有积极的心理感受,因为他们毕竟保住了工作,感到应当更加珍惜生存的机会。但是事件也会增加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使幸存者对前途充满疑虑。幸存者不知自己的位子是否牢靠,对公司的战略方向也无从把握,他们可能自问是否下一个厄运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一时间,组织中的人精神萎靡不振,丧失工作热情,还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心理打击。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有“幸存者綜合征”,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脱”责任。如果你觉得自己对某件事负有全部或大部分责任,那么试着把这个事件拆分开来,分析种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比如当时的情境、领导的指示、模糊的道德环境等等,如此,你可能会认识到,自己只是担任了其中的一个小角色,不应该为此负全责;或者根本不是你的错,不必怨恨自己。这个重评的过程不是为了淡化自己的责任,或者不去重视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去理解是什么困住了你,使你无法前进。

怎样扛过你的职场寒冬?

以下建议,希望对你调整职场心态,挺过严冬,等到复苏的春天有所帮助。

1学会蛰伏。即使你所在的公司目前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可观,你也愿意在这个行业深入发展,那么就静待时机。但这一时间段,并不是无所作为、放弃或是懒散,而要在忍耐中积蓄力量,等待腾飞。同时在这期间,收入可能会受到影响,要有保底的收入,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存。

2做一份职业备案,这样能减少对失业的恐惧。从现在开始,学习一些本行业以外的知识,尽量是实用的、技能型的,即使你日后未必会从事它,但你心里会有这样一种意识“就算我丢了现在的饭碗,也不会饿死自己”。

3每天以积极乐观地面貌出现在办公室。这样既能带动周围的气氛,而且也能让上司感受到,你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员工。在这样一个压力巨大的时候,这比加班更能赢得上司的青睐。

4列出因疫情带来的好处。如你有了更多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如工作时间少了,你的颈椎、腰椎病痛也减少了;如有了更多运动时间,生活变得更健康了;如有了更多做饭的时间,厨艺大大提高了;再如你终于可以把清单上列满了而没时间看的影视剧追完了……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遇到疫情,工作时间变少,弹性工作时间变多了,也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每天尽量保证最大限度的充分睡眠,不要随便熬夜。早起早睡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也能更好地管理压力。

6保持运动。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也能改善情绪,减缓压力,让你工作时精力更充沛。如果你没时间去健身房专门锻炼,可以把上下班的路变成“运动场”——每天快走15分钟,再去乘公交,或者提前下车,走路回家。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又相对容易做到的运动,能够帮助你坚持下来。

7在工作告一段落以后,休一个短假。你可以仔细看看自己的工作计划,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季节性或者阶段性的空隙,安排一个两三天的假期。和朋友聚聚,或者去周边旅游度假,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给大脑放放假,也可以减少工作对生活的干扰。

8学会储蓄,保障自己的生存。很多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不仅是月光族,甚至还背着一身贷款。但在眼下光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限制自己每月的消费水平,不要超前消费,不要去为了自己一时的欲望买单,多存些钱更有利于帮你度过危机。同时,如果你的工作是比较稳定的,那最少要保证持有半年左右的生活开支是现金类资产,如果你的工作不稳定,持有1年左右生活开支的现金资产是比较合适的。请记住,现金为王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在职场上打拼的每一个人。

9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危机会让你产生离开舒适区的紧迫感,让你有充电的迫切需求,和发掘自己被埋没的潜能的机会,提高你的抗压能力,帮你寻找更好的出路。即使你丢掉了工作,说不定迎接你的是更能激发自己潜能、更适合自己的新岗位。

猜你喜欢

幸存者职场情绪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幸存者回忆录》:一部自由女性的成长蜕变史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