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2020-11-02
我们敬畏死亡,渴望发现它的意义
——西蒙·蒙蒂菲奥里
《十分钟冥想》 [英]安迪·普迪科姆 机械工业出版社
据说这是比尔·盖茨的冥想入门书。正念冥想虽然来自宗教,但它以去宗教化的语言,在美国的主流社会,包括商界、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圈都很流行,甚至成为这些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来源。比如说在硅谷,Google有一门给员工设计的正念冥想课程,叫做“搜寻内在自我”。Twitter和Facebook两家公司也会请有正念练习经验的员工或者公司外部的正念老师,带领员工们做正念练习。还有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大学时期就接触到了冥想。现在,中国的企业届也在引入正念冥想。也许你已经听说过冥想的诸多益处,如减轻压力、抑郁和焦虑,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改善睡眠,戒掉各种瘾,缓解身体疼痛,增强免疫力等,而且这些益处都得到了科学的证明。而你的身体就是你的实验室,通过练习,你就能得到这些好处。然而冥想入门并不是那么轻松容易,也许你越努力想要放松,似乎离放松就越远。借安迪·普迪科姆的这本《十分钟冥想》,我们可以进一步掌握冥想入门的方法。首先,要打破对冥想的理想性预设:进入冥想,我就会平静下来,达到静而空的状态。其次,明确冥想是一种对心灵的训练,它的要义就是熟能生巧。如果我们有定期运动的习惯,我们的体能就能够得到逐步提升,我们的肌肉也会越来越有力量。那么,冥想就是对我们心灵的长期训练。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洗礼,大量负面消息让我们更为焦虑。在这个炎夏,在我们对不可预期的未来忧心忡忡时,也许最适合拿起这本书,让我们获得内心真正的平静,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幸福课》陈海贤 江西人民出版社
其实,很多让我们感到焦虑的问题,并不全然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的认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视角,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作者陈海贤说:“在心理咨询领域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接纳自我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活在当下的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不满,越来越难感受到幸福?为什么会有自卑、焦虑、匮乏、敏感、拖延等等一系列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自我苛责,越来越难以接纳自我。其实真正的进步不是那么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带着自我接纳体会进步的喜悦;真正的进步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和焦虑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努力耕种,耐心等着它開花结果。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们也是带着症状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在这本书里,有10个关于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深度探讨、12封咨询者来信与温暖解答,陈海贤把这些比喻成“登山”,“登顶只是瞬间的事,而攀爬的过程却艰辛而漫长。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过。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虽然没爬过,但从我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能够看到你攀爬的山上,”而陈海贤写这本书,就是“想指给你看”——“哪里有路,哪里有坑。”像一篇书评里说的,“这本书不是鸡汤,不是一味劝说你看开点、勇敢些,而是手把手真正带你做到。”如果你时常被焦虑困扰,被完美主义折磨,对自己有太多不满,建议你翻开这本《幸福课》,学会与自己和平相处,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