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历时展开及其理论意义

2020-11-02李梅敬

江汉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

李梅敬

摘要: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争”,马克思道德思想领域讨论的多元化始终存在。道德论视域中的“马克思问题”依旧处于待澄明阶段,这使得回归马克思思想演进历程中,通过探寻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历时性发展脉络,将马克思理论体系内蕴的道德主张与理论逻辑进一步彰显变得异常重要。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历时展开经历了神学道德、人道主义道德、生产方式道德、意识形态道德、共同体道德等几次重要转变。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历时展开,为我们展现了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澄清一些误解以及对马克思道德思想进行整体性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道德思想;历时展开;理论意义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子课题:人工智能的伦理学思考研究)(18JZD013);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层次性及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9-MKSZY05)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10-0053-07

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争”,马克思道德思想领域讨论的多元化始终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待讨论的空间,另一方面是我们在如何看待马克思道德的立场、视角等方面需要有新的尝试。要对马克思“有无道德”、“是否存在道德悖论”等问题给予解答,势必要回归马克思思想演变的历程,通过探寻马克思道德阐释的发展脉络,将马克思理论体系内蕴的道德主张与理论逻辑彰显出来。

一、道德论视域中的“马克思问题”

西方学界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研究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衰落而日益边缘化。1971年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成为了一个转机。万俊人先生指出,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后,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与价值秩序的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日益成为哲学的主题。①段忠桥先生也指出:“当今世界的新变化使得原本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关注不够的平等、公正、正义等问题变得十分突出。”② 而段先生此言的背景就是20世纪70年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兴起。正是分析学派对道德、正义、剥削等问题的研究再次引发了道德研究热潮,他们也成为道德论视域中的“马克思问题”的主角。英国学者肖恩·塞耶斯说,马克思道德思想已成为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们的主要话题。国内学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涉及这一问题,21世纪初成为广为知晓的研究主题,一直到今天。而所谓的道德论视域中的“马克思问题”正是在研究者拥抱马克思道德思想的过程中出现的。

(一)“马克思问题”

何谓“马克思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有两种理解路径:第一种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的总称。马克思在《集权问题》中谈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世界史本身,除了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需要用老练的眼光才能区别什么属于个人,什么属于时代,那么相反,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③ 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的时代性以及问题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马克思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面对工人阶级的生活现实,在对各种社会思潮甚至个人信仰进行批判和建构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物质利益问题、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问题、异化问题、暴力革命问题等等,并对自我意识、自由理性、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的解放等发表了看法。可以说,对问题的关注是马克思的理论品质,马克思的一生都是在发现问题(解释世界)和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的。

第二种理解,研究领域的“马克思問题”,即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由于各自研究背景和对马克思文本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马克思问题”,比如马克思是否拒斥道德、唯物史观与道德是否兼容、唯物史观是否是经济决定论、马克思理论体系是否存在认识论断裂、是否存在两个马克思等等。可以说,自从马克思逝世之后,因对马克思思想理解的不同造成的“马克思问题”有无数种,所以有学者无奈地指出,世界上有无数种马克思主义,有多少人阅读马克思,就有多少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也指出:“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④

(二)道德论视域中的“马克思问题”

道德论视域中的“马克思问题”属于研究领域的“马克思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充满争议和分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杨耕教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是一个问题的王国,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都受到严峻挑战,对它们的研究都发生了重大分歧。”⑤ 马克思的道德研究领域尤为如此,针对马克思是否为非道德主义者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从“塔克尔—伍德命题”到“伍德—胡萨米之争”,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辩……马克思在道德领域似乎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困难境地,或是说马克思对人类道德持有一种“悖论”态度:一方面,马克思拒绝以伦理道德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声称道德价值既无益于无产阶级革命,也无助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另一方面,马克思的论著中富含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义愤,使用了很多道德评价和价值词汇⑥。正是这种对道德“既拒斥又使用”的矛盾现象使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在道德领域陷入了困境。学界围绕马克思是否有道德批判、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具有道德维度、《资本论》中除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外是否还有道德批判等问题展开了长期论争。总结研究者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和给出的解决办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马克思的道德矛盾存在且是无法解决的事实,比如艾伦·伍德等;二是马克思的道德矛盾存在,但可以在走进马克思文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中消除,比如比如卢克斯、佩弗、尼尔森以及绝大部分中国学者等;三是马克思的道德矛盾不存在,站在伦理道德的视角重观马克思理论体系,马克思就是伦理学家。

争论的存在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一是马克思在使用道德概念时具有不同含义,有时候是贬义的,指资产阶级的伪善的道德,有时候是中性的道德概念,有时候是褒义的,指令人向往的共产主义道德(真正人的道德),甚至在他不谈道德的理论中依然有着道德的价值观;二是道德在阶级社会常常被统治阶级用来作为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拥有了阶级性、欺骗性,再加上道德与宗教的复杂关系等,导致其成为马克思批判的观念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并且在批判的同时使用了较为严厉的字眼;三是相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而言,道德的作用确实是有局限性的,为了论战的需要,马克思也确实刻意避免一些无用的道德评价,以及避免无产阶级的道德复仇主义,以防止干扰无产阶级的革命进程。基于这一复杂的前提,从马克思的理论整体出发去理解马克思的道德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或者说,也唯有全面研究和把握马克思道德思想发展的整体历程,才能看清其中的变动性和语境性。

二、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历时展开及重要转变

学界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进路:一是注重对经典著作中道德思想的挖掘;二是注重马克思道德思想在不同领域的运用;三是注重对马克思是否为非道德主义者争论的研究。而对于马克思道德思想发展演进历程的研究并不多。在已有的少量著述中,对于唯物史观发现前后的研究比较多,而马克思早期的神学道德,以及马克思在道德思想上的几次重要转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马克思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述主要以批判性为主、建设性为辅,且时而明显,时而隐蔽,这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困难,但我们依旧可以沿着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看到马克思道德思想阶段性的发展及其转变。

(一)学生时代:神学道德转向人道主義道德

1. 中学时代的神学道德

鉴于马克思对宗教的尖锐而彻底的批判,因而其早期的神学道德往往被研究者忽视。实际上,早期马克思在家庭、学校的影响下持有乐观而笃定的神学道德观。首先,马克思的父亲带领全家放弃犹太信仰改信基督教,以及后来他的朋友海涅和赫斯,一个改信新教,一个宣布为无神论者……这就奠定了马克思的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对宗教信仰的宽容态度。其次,特里尔中学的宗教知识课给了马克思基督教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对基督教教义和训诫的认识相当明确,并能加以论证”⑦,他在自己的宗教作文中提出,“从古代以来,人的本性一直是在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道德水平”⑧,但罪恶的引诱会吞没这些自然的本性,因此我们要保持与基督的一致性,“一切德行⑨都是出于对基督的爱,出于对神的爱,正因为出于这种纯洁的根源,德行才摆脱了一切世俗的东西而成为真正神性的东西”⑩。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马克思接受了基督教的神学道德,尽管这种虔诚的神学道德只是一种理论的架构,是对他老师居佩尔思想的习得。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表达了要成为“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 的崇高理想,体现出马克思此时道德的理想主义色彩。

2. 大学时代:无神论道德转向人道主义道德

大学时代,马克思在读哲学书籍和写作博士论文期间,对著作中所涉及的善恶自由等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考察。而且受到黑格尔、鲍威尔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他开始转向无神论道德,与普罗米修斯一样“痛恨所有的神”,认为“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神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集经验恶行的一切后果之大成的共同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从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表现出由理想主义转为“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如果说神先前是超脱尘世的,那么现在它们已经成为尘世的中心”。神同人的自我意识不能相并列的思想反映出马克思高举人的道德旗帜,从人性高于神性的角度呼唤着人民的道德感。认为道德感可以让人民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和勇气,而不再依靠神灵和上帝。正如后来卢格评价马克思“使无神论成为他们的格言。上帝、宗教、永恒被从它们的王座上推下来,人类被宣告为上帝”。需要说明的是,人道主义既是马克思对封建社会和封建道德批判的价值标准,也是马克思主张人性高于神性的一面旗帜。因此,人道主义道德需要从肯定和积极的角度去理解。

(二)《莱茵报》时期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道主义道德转向生产方式道德

《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发表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一系列抨击封建专制的政论文,一方面针对封建专制制度侵害人民利益的事件进行了猛烈的道德批判;另一方面面对贫困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问题,公开捍卫贫苦群众的权益,成为群众权益的维护者。马克思通过对维护统治阶级“私人利益”的法的本质的揭露,说明了为群众立法的重要性,“我们为穷人要求习惯法,而且要求的不是地方性的习惯法,而是一切国家的穷人的习惯法。我们还要进一步说明,这种习惯法按其本质来说只能是这些最底层的、一无所有的基本群众的法”。

这一时期,马克思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对立,否定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和英雄史观,主张人民创造国家,认为国家不应该把人民应当享有的权利变成个别人物的特权。马克思在论证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中第一次阐释了人的解放理论,明确意识到政治解放不等于人类解放。他强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实现的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解放,而不是人类的解放;能够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同时,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人和现实主体等概念的阐释,进一步发展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命题,并对德国社会展开了深刻的道德、宗教、法律、政治等方面的批判。

研究马克思道德思想的转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无疑是重要的里程碑,异化劳动的发现使得马克思超越了人道主义道德的影响,深化了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把道德看作是受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的特殊生产方式,从而转向生产方式道德。马克思提出:“这种物质的……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在这里,马克思把道德看作是受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的特殊生产方式,指出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等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已经蕴含了把道德看作上层建筑,并受经济基础决定的观点的萌芽。尽管马克思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依然没有摆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影响,因而没有揭示出道德的意识形态本质,但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开始初步持有一种关于道德之根源和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生产方式道德转向意识形态道德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鲍威尔等人的想象的虚幻的道德说教,强调他们对于道德作用的夸大是对人的现实利益和现实需要的忽视,主张道德应建立在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因为“纯粹的思维”不能帮他们“摆脱自己的企业主和他们自己实际的屈辱地位”。这一带有唯物史观性质的道德观念在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进一步深化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道德必然存在鲜明的阶级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透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看到他重视实践以及在社会现实中把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倾向,指明了道德的实践基础。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感情看作是固定不变的,指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从而阐明了人以及人的宗教感情都不是抽象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以及阶级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清算了之前的哲学信仰,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研究起点,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也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道德从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这里意识形态有双重含义:其一,作为一种特定的对世界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的哲学信念(历史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对这种意识形态是拒斥的,因为它对社会发展无济于事;其二,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和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的观念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对这种意识形态是批判的,称其为虚假的意识形态。佩弗认为:“尽管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声言道德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但是或许马克思再没有哪部著作将他明确的道德观点表述得如此清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道德有四个层次的发展:第一层,马克思批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即唯心主义),这种意识形态能够“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在这里,马克思针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发展路径,指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性;第二层,马克思将这一颠倒再颠倒为从人间升到天国,提出了意识形态反映论,建构了意识形态道德,“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第三层,建构历史唯物主义,开启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和寻找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马克思在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桥梁,“从意识形态的大踏步倒退中重新退回到起点,以便接触事物本身和真实历史,并正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浓雾中若隐若现的那些存在”;第四层,建立共产主义道德,超越资产阶级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已经被美化为为自由、平等辩护的意识形态,具有掩盖资产阶级真实动机与物质利益的功能,因此需要提醒无产阶级剥离蒙蔽在资产阶级道德上的面纱,采取坚决的革命行动,走向共产主义道德。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解构了资产阶级道德,完成了对唯心主义道德和旧唯物主义道德的超越。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意识形态道德转向共同体道德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展示马克思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里程碑著作,之后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发展进入人类历史的全景视角,而不再是认识、批判神学、宗教、封建专制、资本主义的局部视角。正是通过这一全景视角的透视,我们可以不被蒙蔽地清晰知道道德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机制。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对旧社会、旧道德的批判依旧依赖于资产阶级的道德武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的道德思想逐渐超越以往的道德思想,转而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把道德置于历史长河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去审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才不是以消除剥削、实行公平分配为目的,而是要彻底实现按需分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丧失了历史的合理性,要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随着其思想的成熟和深化,马克思对道德的论述日渐稀少和隐蔽,退出了他早期“道德评价优先”的视域,更少提出明确的道德主张,但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视角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共同体。这一概念具有明确的道德意蕴。

马克思最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共同体”思想:“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个共同体就是“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的共同体”。此时,马克思主要针对的是分工,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消灭分工,只有消灭分工,才能获得人的自由。继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联合体”思想:“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此时,马克思明确提出要同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道德理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正式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概念:“让我们换一个方面,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  此时,马克思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一致的共同体。虽然上述三种共同体的含义有所不同,但都是真正的共同体,他们区别于“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罗德尼·佩弗曾指出马克思的三个基本道德原则:自由、人类共同体及自我实现。实际上,这三个道德原则中共同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自由和自我实现都离不开共同体。作为道德原则的共同体,首先它不是具体的道德规范,也不是被决定、被阐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而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总体性描述;其次共同体道德建立在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区别于一切过往道德,与人的自由本性高度吻合;最后共同体道德因完成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而使得过往一切道德成为不道德,并促使人类最终实现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此,我们从两个个角度来阐述:一是自由发展;二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共产党宣言》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代替了“人人皆兄弟”的口号,鼓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的自由人联合体。宣言中给予了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以清晰的定位,即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发展生产力,与传统的社会和传统的观念彻底决裂,以新的共产主义联合体代替旧的资产阶级社会,让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论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三种社会形式:“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马克思用三形态说概括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它所说明的对象不是哪个阶级、哪个社会,而是全人类;全人类在自由个性的前提下形成共同体,追求的不是等贵贱、均贫富的大同社会,而是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关的共同体道德,也就不再是评价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狭隘视角,而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通过对马克思道德思想历史演进的回顾,我们看到,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理论震撼力,依托于历史唯物主义而建构起来的马克思道德理论不同于一般道德学意义上的道德理论,而是揭示历史必然性和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层次道德。将道德置于历史长河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更大环境,表明了马克思道德理论的高阶性。

三、历时研究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澄明

从发展史的角度看,马克思理论的创建路径是从西欧文化传统走向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之后超越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走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最终超越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而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作为其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呈现出历时性的变化。因此历时研究对于马克思道德思想的澄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澄清马克思“道德悖论”的产生原因

艾伦·伍德、布坎南等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把马克思视为非道德主义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看到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几次转变。在历时性视野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语境中针对不同道德给予的或忽视、或批判、或向往的不同态度,正是这些造成了对马克思不重视道德或者存在道德悖论的误解。从前述历时性的考察来看,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有一个变动发展的历史过程,且在不同转向之间,随着马克思对道德内涵、功能、本质等问题的观点转变,以及在不同语境下对道德的不同态度,而呈现出很强的动态性和语境性。也恰恰是由于这种变动性,使得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呈现出不同于以往道德理论的独特性——与人类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在马克思那里,道德现象、道德理论、道德评价、道德批判等都是社会发展、社会运行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于社会现实而存在,因而对道德的研究必须置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进程中进行。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总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将道德问题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一起放到社会发展的变动过程中进行考察。在马克思那里,道德不是理论上的“应该”,而是本质上的“是”;不是简单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而是与时俱进的社会现实运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道德思想“神学道德—人本学道德—生产方式道德—意识形态道德—共同体道德”的转换是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对他者思想的批判、对自身思想的批判实现的,其道德理论体系是在同无产阶级并肩战斗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若不能从整体的、发展的、立体的视角看待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势必会形成理解困境。

(二)揭示马克思思想演进过程中不存在认识论断裂

我们知道,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断言,在马克思的思想演进过程中存在一个“认识论断裂”,即1845年前后,马克思发生了一个意识形态立场的转变,科学马克思主义否定了早期以人道主义为特征的人道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回看马克思道德思想的演进历程我们会发现,《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从神学道德、人道主义道德到生产方式道德,再到意识形态道德,处于一个高频的发展变化区间,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始终不变;《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之后,虽然马克思对具体的实践性理论的大量论述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道德思想的理论曝光率,使得道德思想成为隐藏在其历史观、经济观背后的隐性理论,但这并不是一种认识论断裂,因为共同体道德依旧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关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因私有制的消灭而极大地解放了人性,人回归人自身,社会也变得与人的本性相吻合,我们无需克己复礼,我们只需相互依赖、友好相处。自由王国中,道德成为社会需要和人的内在需要的统一,社会变得极为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自觉联合,彼此之间既是为自己而存在,也是为别人而存在,即“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因此,道德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具有表面看似断裂,实际是深层次延续的特质。可以说马克思用一生的行动为他中学时代的道德理想做了注脚:通过对人的异化状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揭开了资产阶级道德的面纱;通过对自由人联合体的阐发,描述了对共同体道德的向往。《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思想不但没有被放弃或者否定,反而在最终的社会理想中得到了实现。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把对人的关怀当作他全部理论的价值内核和基本精神,并把这一关怀贯穿于他的全部理论探讨和各种批判中。在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批判、设想中,这些价值内核和基本精神成为理论探索的前提和价值目标,指导着马克思的思想追寻,将马克思的思想串联起来并保证其连贯性。

(三)阐明马克思道德思想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历时发展彰显了道德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和特殊地位。第一,马克思道德思想既非“虚无”亦非“全部”。在关于马克思道德问题的争论中,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觀点,一种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不关涉道德,持道德虚无论;另一种认为马克思具有丰富的道德思想,是伦理思想家。而从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发展历程看,马克思理论绝非缺失道德维度。不过马克思是从社会发展规律的整体性视角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道德,但不道德的资本主义社会不能通过道德来消灭。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奴役人、蔑视人的旧社会,建立把人从异化状态中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的自由王国,才能确保道德的真正实现。很明显,马克思的一生都是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的,因此,道德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并非“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可以纳入这种社会伦理学理论中”。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源于一种历史大尺度下的思考,是与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发展并驾齐驱的,是以人类解放为目标的,在这一更高更大的尺度下,马克思避免根据伦理道德来决定一种社会制度能否存在。因此道德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存在,但却不是优先存在。第二,马克思道德思想从“不成熟思想”到高层次道德理论,超越了一般道德思想。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道德学说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观点,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在后期的研究中抛弃和批判了早期的观点。比如,他们“特别要指出的是,不能根据《手稿》论证中的不成熟之处,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化的根据”。这一观点割裂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融通性,否认了马克思思想发展螺旋前进的客观事实,忽视了马克思道德思想不同层次之间的跃升,否认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发展的始终关注,导致了道德论视域中“马克思问题”的进一步生成。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前,马克思的道德思想虽然不成熟,但却始终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展开,典型表现是他早期人生理想的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马克思理想中的自由王国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其道德思想也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而超越了一般道德思想,主要表现为超越个体道德关注人类道德,超越道德规范关注共同体道德,使道德在更高层次上成为观察人类发展的一个视角。

猜你喜欢

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小老鼠马克思下动物园
中国雕塑家创作的马克思雕像在德国特里尔落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和马克思差多远?
别开生面的描绘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