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石墨烯ATRP接枝苯乙烯及性能研究

2020-11-02张杰彭俊武李长安陈颖郭淼路小彬

云南化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聚苯乙烯苯乙烯接枝

张杰,彭俊武,李长安,陈颖,郭淼,路小彬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2.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磷石膏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 都匀 558000)

石墨烯(Graphene)是现代材料科学热潮的鼻祖,被发现至今一直是热门的新型材料,其独特的单原子层结构使得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1-2],以及它非凡的光电效应和高效的热导性能吸引了广大科学家的重视。文献调研发现对石墨烯的内部结构、力学特征、光电效应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科学家们做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3-5]。

近年来石墨烯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受到了很多学者关注。制备方法有石墨烯有机改性后与聚苯乙烯熔融挤出复合,悬浮聚合制备石墨烯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等,将石墨烯聚苯乙烯组装为微球等等[6-8]。但氧化石墨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接枝苯乙烯的制备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未曾有报道[9-10]。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原料,采用2-溴异丁酰溴(BIBB)进行有机改性,然后在改性氧化石墨烯(GO)表面ATRP接枝聚苯乙烯(PS),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导热性能、电导性能及机械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仪器

氧化石墨烯(GO),纯度99%,苏州碳丰科技有限公司;苯乙烯(St)(除阻聚剂后备用),分析纯(AR),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纯度99%,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氯化亚铜,分析纯(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醋酸、丙酮和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备用;无水硫酸镁(MgSO4),分析纯(AR),天津市化学试剂供销公司;中性氧化铝,分析纯(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纯(AR),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硫酸镁除水备用;四氢呋喃(THF),分析纯(AR),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真空干燥箱,DZF,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磁力加热搅拌器,HJ-4,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H2200DE,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复合材料制备

1.2.1 氧化石墨烯(GO)的改性处理

称取氧化石墨烯0.1000 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加入100 mL甲苯溶液并将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4 h后,将烧杯放在20~30℃超声处理24 h,之后向其加入2-溴异丁酰溴(BIBB)2 mL作改性剂,继续超声一段时间,再用玻璃砂芯漏斗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抽滤,同时用DMF溶液清洗3~5次,将抽滤后的物质收集在垫有滤纸的玻璃皿中,再将其置于5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GO片状固体,密封备用[11]。

1.2.2 聚合物GO-g-PS的合成

聚合物GO-g-PS的合成见图1。

图1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的合成装置

在如图1装置依次加入改性后氧化石墨烯0.05 g、N,N-二甲基甲酰胺(DMF)100 mL、苯乙烯50mL、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0.15mL,抽真空,通氮气,反复3次,最后加入CuCl 0.2 g,油浴加热,温度100~110℃,氮气保护下反应48 h。冰浴终止反应,之后加适量四氢呋喃(THF)稀释。用四氢呋喃(THF)润湿中性氧化铝,填入层析柱,加入上述溶液,去除溶液中的铜离子。将过柱后的溶液旋蒸浓缩得到溶胶,再将溶胶缓慢加入到无水乙醇溶液中沉淀,得到白色胶状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50℃烘干12 h后,得到白色胶状固体物。

1.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WQF-310)来分析GO、GO-Br和GO-g-PS的结构。首先对仪器进行扫描校正,再以四氢呋喃作溶剂,分别取适量GO、GO-Br和GO-g-PS溶解于其中,分别涂抹在溴化钾片上,待溶剂挥发后进行测定;Bruker-AV4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对聚合物(GO-g-PS)结构进行分析,温度为298 K,氘代氯仿为测定溶剂,基准物质采用TMS;采用DAWN EOS凝胶渗透色谱仪(美国Wyatt公司)对聚合产物GO-g-Ps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

导热系数采用瑞典Hot Disk公司TP-1500,热压成型测定;机械性能测定采用万能拉力机,按照国标GB-T528-1998测试,拉伸速率为1mm/min;电导性能采用上海辰华CHI600E电化学工作站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原理图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然后采用2-溴异丁酰溴(BIBB)进行有机改性,再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将苯乙烯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制备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复合材料。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如图3所示。

图2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的反应原理

图3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复合材料

2.2 结构表征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由图4可知,3415.8 cm-1附近一个较宽、较强的吸收峰是GO表面的亲水基团—OH的吸收峰;在1726.3 cm-1处的吸收峰,该峰出现伸缩振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GO边缘部分的碳被氧化成—COOH,其中的C═O键的吸收峰;1625.9 cm-1附近的吸收峰是GO吸收了部分水分子吸收峰;1400.3 cm-1附近的振动吸收峰是GO表面的C—O键的吸收峰;1222.8 cm-1附近的伸缩振动峰是GO表面醚键(C—O—C)的吸收峰;1047.3 cm-1附近的伸缩振动峰是GO表面C—OH的吸收峰。

图4 GO红外光谱图

对比图 4和图 5可清晰的看出,在3415.8 cm-1附近较宽、较强的峰变窄,在1868.9—1456.2 cm-1之间伸缩振动峰是GO表面C═O;在669.2 cm-1附近出现了一个弯曲振动峰,是Br原子的吸收峰。

图5 GO-Br红外光谱图

从图6中看出,在1620.1~1508.3 cm-1附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伸缩振动峰,导致该峰的原因可能是苯环上C═C;在2877.7、2839.1和1458.1 cm-1处出现的红外峰可能分别为亚甲基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说明该结构中有亚甲基基团存在;在713.6 cm-1处的红外特征峰,是溴原子的吸收峰,而导致溴原子的化学位移发生了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聚苯乙烯(PS)接枝到GO-Br引起的。上述结构表明,成功的将苯乙烯接枝到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得到了聚合物复合材料 GO-g-PS。

图6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红外光谱图

2.2.2 核磁共振(1H NMR)分析

由图7核磁共振仪器(1H NMR)可知,在0.9和2.4处分别为引发剂2-溴代异丁酰溴(BIBB)和支链上的质子—CHCH2和—CO(CH3)2,此结果表明苯乙烯成功的聚合到了引发剂上。在6~8范围内,则对应聚苯乙烯(PS)苯环上—CH键。因此,证明已成功引发苯乙烯聚合,获得了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

图7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

2.2.3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根据图8看出,GPC曲线是呈对称形状分布的单峰,且峰宽较窄。结合表1,PDI为1.92,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这说明合成的材料GO-g-PS分子量分布较窄,证明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反应是成功可控的。

图8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凝胶渗透色谱图谱

表1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2.3 性能分析

2.3.1 热重分析(TG)

分析图9看出GO-g-PS发生5%的质量损失温度为213℃,这由于GO表面上羟基(-OH)在改性过程中与2-溴异丁酰溴(BIBB)发生化学反应,使得GO表面上羟基(-OH)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其发生质量损失。在此温度后,由于C-O-C键发生分解导致GO-g-PS的质量损失率较大,这表明GO-g-PS中GO-Br与接枝的PS发生热分解。与市售聚苯乙烯比较,热分析温度较小,可能是因为接枝苯乙烯数量不够,导致热分解温度偏低。

图9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的热重(TG)分析

2.3.2 机械、导热及电导性能

将复合微球压片成型,测定复合材料导热,导热系数为0.41W/(m·K)。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为249.8Ω/cm(表2)。将复合材料熔融浇筑成型,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达32.89 MPa。究其原因,是因为石墨烯通过化学键与聚苯乙烯链接起来,不同于传统的物理共混,改变了传统的相界面。

表2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的性能

3 结论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然后采用2-溴异丁酰溴(BIBB)进行有机改性,再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将苯乙烯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制备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导热性能、电导性能及机械性能。

结果表明:1)2-溴异丁酰溴(BIBB)改性后氧化石墨烯(GO)的ATRP接枝聚苯乙烯(PS)方法可行,得到了纳米复合材料(GO-g-PS);2)氧化石墨烯接枝聚苯乙烯(GO-g-PS)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导热性能,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及优异的耐热性能,屈服强度达32.89 MPa,导热系数为0.41 W/(m·K),电阻率为249.8Ω/cm,GO-g-PS的热分解(5%)温度为213℃。

猜你喜欢

聚苯乙烯苯乙烯接枝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丙烯酸丁酯和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水相悬浮接枝PP的制备
SBS接枝MAH方法及其改性沥青研究
苯乙烯精馏过程中聚合的控制和处理
高接枝率PP—g—MAH的制备及其在PP/GF中的应用
聚苯乙烯对β晶聚丙烯结晶及拉伸致孔行为的影响
聚苯乙烯泡沫阻燃研究
聚苯乙烯高温快速热解制备苯乙烯的研究
EPDM接枝共聚物对MXD6/PA6/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中国8月苯乙烯进口量26万t,为16个月以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