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土建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PBL 教学法研究

2020-11-02黄利娟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徒师傅教学法

黄利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它试图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的一场重大变革[1]。

基于土建行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我校设立工作室作为“引企入教”的场所实践现代学徒制,以培养学生成为基层生产第一线的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研究现代学徒制下培养方法问题。

1 工作室模式下学徒制的构建

1.1 工作室的建立

学校与工程设计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合作成立的工作室即是一种“校中厂”。工作室场所和设施由学校提供,合作企业入驻,免收场地费。工作室是进行实际生产的非法人组织,实质上是企业的生产部门,主要业务为设计文件和造价文件编制。其第一目标是“产”,第二目标是“教”,日常运营参照企业生产部门的管理制度执行。

1.2 组建师徒团队

师傅团队由校内成员和企业成员组成,师傅团队第一要务是承担生产任务,第二要务是培养学徒。

学徒团队由不同年级成员组成,每个团队控制在3~5 人。

1.3 实践中存在的困难

1.3.1 实际任务技能综合性与课程知识层次性的矛盾

完成实际任务是各项专业技能迁移组合、综合运用的过程,需知识体系作为支撑。课程教学中,所学知识只解决既定边界条件下的单一问题,课程之间交叉不明显。对于新学徒,这一矛盾尤为突出,面对实际任务无从下手、无从学起。

再者,各师傅依据承担的实际任务对徒弟进行指导,任务不同,难度不同,工期要求不同,各师傅对培养过程的设计也就不同。同一批学徒,在不同师傅指导下,学习内容不一样,培养进程不一样,培养深度不一样,完成任务的标准也不一样。

1.3.2 职业人身份与在校生身份的矛盾

现代学徒制要求学徒具备基本的职业人素养,即有清晰明确的职业理想、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高度自觉的职业纪律、扎实可靠的职业技能。

学生无法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应试教育思想的固化让他们无法尽快适应自主性较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学业生涯不明确、职业生涯不关注、主观能动性低的现象;专业的选择和限制造成部分学生的认知局限性,导致片面追求自身专业的提高而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环境、行业环境与校园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学生在就读期间将自己定位在校园环境的小圈子中,对现实社会的择才标准不加重视[3]。

2 PBL 教学法问题设计

2.1 PBL 教学法简介[4]

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 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问题设计的过程

2.2.1 基于工作室业务梳理业务模块和项目类型

工作室实际业务主要模块有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设计。

2.2.2 基于课程体系提取各项目类型所包含的技能

在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设计模块中,分别以“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概预算”“道路工程设计”为例,提取了主要技能。

2.2.3 基于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难度进阶问题包

在项目类型与主要技能之间建立“链接”,这个“链接”就是PBL 教学法的“问题”,问题包难度逐步升级。

2.2.4 问题设计的工作方法

问题设计由师傅团队负责。在问题的提出阶段,师傅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问题初步设计清单。企业成员主要基于业务需求,从项目任务的形式和内容上提出要达到的标准。校内成员主要基于课程体系,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抽提或组合设计,使其包含的技能匹配课程体系。在问题的反复论证阶段,对校内和企业专家开展广泛调研,对学徒团队进行试用观察,并以调研和观察的结果对问题清单进行反复论证和提炼。在问题的确定阶段,由师傅团队按照民主集中制讨论确定。

3 现代学徒制下PBL 教学法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PBL 教学法按照“一条主线,两条路径,若干制度”开展。“一条主线”是问题包,“两条路径”分别是师傅团队的指导路径和学徒团队的学习路径,“若干制度”旨在为培养过程提供保障。

3.1 “一条主线”

以项目类型中道路工程设计类为例,项目任务与主要技能之间的问题包内容如表1 所示。问题包纵向维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序列,横向维度分为基础、实战两个序列。纵向维度体现难度逐级递增的规律;横向维度体现分项技能和整合技能的关系。

在培训进程安排上,初级问题包对应大一学年,中级问题包对应大二学年,高级问题包对应大三学年,学徒实际学习进度可以快于进程安排,但不可落后。

3.2 “两条路径”

根据学徒技能发展中对师傅呈现不同的依赖程度,师傅团队指导路径主要分为两个层次:①师傅示范指导,主要应用于初级问题包阶段。此阶段,学徒对知识、技能没有把握,学习主要依赖于师傅,师傅设计学习环境,进行示范操作,指明学习路径,促使学徒产生兴趣,督促学徒按时完成问题包;②师傅沟通指导,主要应用于中、高级问题包阶段。此阶段,学徒掌握基本知识,产生控制学习过程的动力,师傅相当于“顾问”,接受学徒提问和咨询,提供难点释疑,协调小组争论,分享思路和经验,与学徒以讨论为主,较少给出明确的操作指令。

根据学习过程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学徒团队学习路径分为两种:①沉浸职业环境的学习,学徒以职业人的身份进入工作室,遵守工作室日常办公、生产、流程制度,适应企业工作节奏。学徒浸润在工作场所,切身感受工作氛围,观察师傅操作,向师傅请教,与同伴探讨。这种路径主要获取隐性知识,如师傅的思维方式、协作的工作方法、职业素养等;②完成固化任务学习,即逐级完成问题包。学徒必须在师傅确定的时间节点前按成果标准完成任务,定期汇报工作计划和工作成果,这种路径主要获取显性知识,如技能操作的技巧、国家规范的规定等。

4 应用效果

4.1 改变培养过程无序状态

PBL 教学法问题包,作为学徒制统一的教学资源,改变师傅各自为战的状态,降低师傅的知识经验及偏好对培养效果的影响;①培养进程不再因师傅不同而有显著差异;②学徒晋级标准统一;③既有匹配课程体系的结构化设计,又有来源于工程实际的项目业务;既有单项技能训练,又有综合技能运用。

4.2 激发学徒的主观能动性

PBL 教学法契合真实职业环境对职业人主观能动性的要求。“一条主线”的难度梯级设计有利于引导学徒逐步进入知识领域;“两条路径”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若干制度”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徒找到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操作技能。

表1 道路工程设计项目类型的问题包结构

4.3 对学徒的筛选作用

学徒制下PBL 教学法要求学徒主动配合,并积极与同伴、师傅沟通,不善于沟通表达者,往往随着问题难度晋级,渐渐脱离队伍,被“筛分”出去。而表现优秀的学生,体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专业技能突出,团队沟通与协作也比他人高效,这部分学生求职时成功率高,进入职场后,能快速适应工作。

5 结语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PBL 教学法的实施仍有一些困难。

5.1 师傅团队的问题

PBL 教学法对师傅要求较高,既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又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具备教学能力。但优秀的企业员工不一定是优秀的现代学徒制师傅。

5.2 保障机制的问题

工作室是校企合作交叉地带,双方现行制度于对方人员几乎没有约束力。学徒制尚未成为职业教育主流,校企均未形成完备的激励和考核制度。

猜你喜欢

学徒师傅教学法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魔术师的学徒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理发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