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的对策
——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1-02翁洁静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母语高职英语

翁洁静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船舶工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实力和水平,但母语文化缺失使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和对外交流时遇到巨大障碍。早在2000年,从丛就提了失语症概念,称“中国学生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就立即暴露出中国文化底蕴的苍白”[1]。时至今日,失语症现象未得到有效改善。大学生普遍追捧国外流行元素,对京剧、书画等国粹,刺绣、皮影等传统技艺却感触不深。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谦让顺应,以彼方语言和行为规范审视己方等现象,也暴露了文化平等及自文化保护意识的不足。长此以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将大打折扣。鉴于此,本文探究高职学生母语文化认知的核心内容,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具体对象,对学生进行认知调研,提出解决高职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的对策。

一、高职学生母语文化认知的核心内容

文化认知涵盖面广,所有与文化相关的人类认知和行为准则,如地域文化冲突、非语言交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可包括在内[2]。母语文化多寡,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影响。但对高职学生而言,学习忌大而全,要避免陷入过犹不及的误区。为顺利交际,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高职学生要充分掌握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传统思想、古典文学和民风民俗四方面的认知内容。

1.当代价值观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价值。文化的影响力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当今全球的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表达和重要标识。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的机械背诵,而要敦促学生充分理解其思想内涵,并贯穿于跨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加强提炼阐释,以此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

2.传统思想

千百年来,中国人的行为处世深受儒家文化及其伦理标准的影响。儒家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至今依然是我国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的根本之一。刘维民指出,儒家思想文化基因得以流传的内在原因,是每个关键时刻都不乏思想文化的自觉者和自信者[3]。要使高职学生成为儒家思想的自觉者,必须全力推广这一文化基因中如“天人合一”“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不卑不亢的价值追求。儒家文化能从宏观全局角度指导学生言行、提高认识深度,不仅可缓解由于交际环境文化强弱之差引起的隔阂,还能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传统思想有必要成为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3.古典文学

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对遣词造句及抵制“畸形”的欧化汉语入侵均大有裨益。但多数学生对古诗词、国学典籍望文生畏。有学生把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译成“北京时刻”,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国演义》)译成“三国罗曼史”,就暴露了古典名篇阅读量的不足。成语、谚语和格言在古典文学占一席之地,积累成语能增强学习者的文学修养,但使用时要注意区分。普通常见的成语如“一箭双雕”“反客为主”,既传神又简洁,有益于汉文化输出。另一些涉及历史、地名、人名,甚至中国特有植物的成语,都要慎用。如将“has withdrawn from public life”译成“东山高卧”,将“They are David and Jonathan(好朋友)”译成“交同管鲍”。尽管译文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分风格,可大多数的外国人不是汉学家,并不知道成语背后的典故,即使正确也不妥当。教师需告诫学生中英文化交流和传播时,要考虑对方的中文理解力。

4.民风民俗

语言与民俗关系密切。民风民俗的存在促使了某些专门用语的形成,民俗文化推广须借助这类特定的语言形式。中西方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习俗、固定用语,值得尊重和沿袭。但学生在接触这些文化内容时,易出现厚此薄彼、知彼却不自知的情况。比如对西方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十分热衷,却对富有民族特色的开斋节、火把节等置若罔闻,更有甚者,甚至对重阳、中元节等都一问三不知。为抑制不良影响,诸多学校规定不得在校内大张旗鼓过洋节,但这治标不治本,唯有加强引导,使学生由衷折服于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方能根本上激发学习热情。

二、高职学生母语文化认知调研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海职)地处浙江省舟山市,区位优势显著,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龙头,船舶工程、港口物流、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群)为主体的涉海类高职院校,主要以国际化视野培养港航人才。学校现有在校生6 000多名,他们具备国内高职学生的一般学习特征: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目前,我国共有涉海类高职院校28所,而浙海职学生基本能代表“海”字号高职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以其为样本进行母语文化调研和对策研究,可为兄弟院校解决同类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19年5月,选取浙海职大一年级四个自然班的120位学生为对象,开展母语文化认知调研。调研涵盖酒店服务、商务英语、船舶工程、港口机械与自动化控制四个专业;男生占总人数的65%,女生占35%。

(2)方法。采用笔试(试题检测)和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题目设计过程,既结合上述母语文化内容,又参考Byram提出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三大因素[4]。态度因素体现在问卷,包括对母语文化习得的看法、英语学习的同时加强母语文化认知的必要性等。知识因素在笔试和问卷均有涉及。其中,笔试为15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传统美食、宗教、成语的汉译英;设置“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难/易程度”“母语文化习得的主要途径”“用英文表达母语文化障碍的可能原因”等问卷问题。技能因素也体现在问卷,考查学生处理实际交际的能力。为保证笔试的信度和效度,要求受试者不得翻看英汉词典或借助网络机器翻译软件,30分钟内独立完成纸质试卷。

2.结果与分析

(1)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对回收的120份试卷进行仔细批阅并统计了批阅结果,见表1。可见,受试者翻译“包子”“饺子”“碗筷”等美食餐饮用语的正确率较高,分别为75%、72.5%和83.33%;“夏至”“农历”“丝绸之路”“清明节”等节气用语的正确率在20%~35%之间;最不理想的是“儒释道”“气功”“中庸”等宗教文化用语,《西游记》 《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书名,以及“一叶知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成语的翻译,正确率均在10%以下。尤其是“气功”和“中庸”二词,正确率为0%。

(2)母语文化知识学习情况。母语文化学习统计结果见表2。关于“学习英语的同时加强母语文化认知的必要性”的数据反映学生认识不足问题较为严重:一是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多数学生尚未意识到,随着对外招商引资、贸易合作的机会增多,跨文化交际会成为今后工作的一部分。二是关于自文化的认同感及英汉两种语言学习的关系,有学生认为自文化不如他文化,母语文化与英语学习是对立的,会耽误课堂上内化英语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母语文化获得途径”,53.33%的学生选择影视剧作品,90.83%的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通识课。此外,87.5%的学生觉得自己难以准确表达母语文化。这些情况,与实际教学中的发现趋同:学生母语文化获得渠道普遍单一,且认知水平较低;部分学生母语文化知识匮乏,甚至不知道“四书五经”为何物,仅有的历史知识竟靠从宫斗、神幻剧影视剧获取。关于“造成母语文化表达障碍的可能原因”,93.33%的学生认为是自己没有充足的母语文化知识储备,67.5%选择“英语词汇量少”,55.83%选择“缺乏必要的会话技巧”。对母语文化理解不深、欠缺英语语言知识,使学生在母语文化输出时遭遇巨大困难。关于“是否能用恰当的英文阐释中国文化意象”,选择“能”的学生仅为3.33%,选择“不知道”的占82.5%,选择“避重就轻,巧妙回避”的占15.83%。可见,多数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低下,难以应付现实问题,母语文化知识欠缺的情况堪忧。

表1 15个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文正确表达频次

三、高职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的成因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母语文化失语症受历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结合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以下三大原因导致高职学生母语文化缺失。

1.欧化汉语的影响

19世纪末,强势的印欧语言,特别是英语语言及文化,影响汉语变迁。汉语不仅从英语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在词法和句法上也产生有序变异。这种变异主要包含四种类型:一是音译外来词的涌现。因译音而通行的名词大量存在,如盘尼西林、雷达、咖啡、声呐等。盘尼西林(Penicillin)的译名为“青霉素”,有实际意义且不难懂;声呐(Sonar)由sound,navigation,ranging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译为“水中电波定位器”,用“声呐”对译,似乎有些词不达意。可见,音译词虽省事简单,但并不总是准确明了,甚至译不准会引起误会,使读者糊涂、听者误用。二是构词的变化。受英语影响,现代汉语有了新的构词特征,包括词缀、词性变化和双音节与多音节的增加[5]。英语有前后缀,加起来方便,可随时缀成一个词,但翻译若以此照搬,如前缀“non-”译为“非……”,后缀“-or/-er”译为“……者”,则不太符合中文构词。三是句法结构的变化。受英语语法影响,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也往往出现长句频现、几个动词搭配一个名词、被字句增加等现象。如“遇到一个自称是贵族管家的儿子的青年”冗长拗口,可改成“遇到一个青年,自称是贵族家的儿子”;又如“晒干和保存作物”,动词间加“和”反而不利于阅读,译为“把某些作物晒干,保存起来”才准确。四是汉语思维模式的变化。长期学习或使用英语,吸收英语的表现手法、直线型的语篇拓展模式,原本值得鼓励,但如果矫枉过正,连中文写作也照搬英语的语篇模式,失去中文特色。

表2 母语文化学习统计

2.母语文化的学习和表达意识均薄弱

有学生认为,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接触的对象都是本土文化,根本无需额外充电。这使得他们学习意愿不强。高职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不足表现在对传统的民俗民风略为熟悉,对传统宗教文化和古典文学无实质性涉猎。在传统文化基础不牢的情况下,面对英美文化毫无招架之力,反而助推汉语欧化。母语文化学习意愿尚且如此,英文表达则更显欠缺。一方面,杂志报刊、网络上的英文版中国文化介绍,虽句法词法地道但质量良莠不齐,学生无法甄别且掌握起来有难度。另一方面,受交际环境和语言教学条件所限,学生与外国人接触不多,而学校教学又极少组织相关活动。没有自主的输入学习,又缺乏真实语境提供输出平台,学生自然放弃了表达意愿。

3.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妨碍母语文化习得

高职英语教学,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标,还是课堂教学,母语文化都缺席严重。英语教学的教育理念认为外语教育是可以脱离母语的英语学习。相关理论研究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母语文化素养有助于外语学习。国内英语界声名远播的傅雷、季羡林、思果,都有极高的母语文化造诣。重视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效率。教学资源方面,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都以语言训练为主并穿插西方文化,基本没有涉猎母语文化、经典著作的相关内容。这种设计影响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习得和看法,既很难从教材中学习和吸取中国文化的准确表达,缺少关键性输入;又易于滋生“母语文化与语言学习无关”的错误认知。课标方面,高职英语教学大多将听说读写技能放在首位,精确计算这些能力训练所需的课时,说明教学设计的要求以及各单元该如何分步实施,却对文化模块,特别是母语文化只字不提。如此,遵照大纲和课标展开的课堂教学必定难逃“母语文化缺席”的现象,极易盯着语言形式训练,放弃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介绍。

四、提升高职学生母语文化水平的策略

提升高职学生母语文化水平是时代的召唤。如何找到精准的发力点,探索切实有效的对策,是目前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需政府、社会和高校院校三方协同,形成合力,强化学生母语文化习得。

1.政策先行,精准描述文化素养要求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打响中国职教世界品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均明确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各高职院校均需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找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社会培养“德技双修”的专业人才,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当看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也应成为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相关政府部门应颁布实施细化方案,依据国家层面的文件为中华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展开提供操作指南,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就大学生在新时代下应掌握的中华文化内涵、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做相应规定,使中华文化真正得到广泛深入的学习、传承和传播。

2.把好输入、输出两个端口,加大舆论导向,提供多层次交流平台

首先,要凝聚政府、社会力量,全面拓宽传播渠道。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需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实现中华文化展示的多媒体化。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公众号等新媒体,向市民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母语文化传播更加立体、更加鲜活。其次,母语文化的输入与输出需同频共振,相辅相成。社会组织、机构和各企事业单位,着力做好志愿者培训和服务工作,为学生创造母语文化输出的良机和实践演练的平台。一方面,围绕当地重大的国际活动,如舟山市举办的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大赛、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世界油商大会,结合一带一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化拓展对外交流。组织更多的高职学生参与其中,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本地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与本地社区结对,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体验如重阳节给社区老人送温暖,加深对民风民俗的理解和感受,还可用英语为社区中小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由来、意义和相关习俗。

3.深化思想意识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须深化思想意识教育,使学生秉持科学、平等的文化观。可通过观看优秀文化宣传片、纪录片,参与文化大讲坛,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对母语文化的信心、耐力和定力,可组织参观当地文化馆,深入了解本地历史沿革、历代大事记及民风民俗,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创新母语文化教学模式、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抵制欧化汉语。在高职中低年级开设母语文化课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介绍传统思想、古典文学、民俗文化;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提供文化教学视频及优秀古籍电子读本,便于学生自学中国文化,增强文学功底。高职英语课程标准适当增加母语文化教学项目列表,细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规定。英语课堂根据主题采用文化对比教学模式;教材编写特别注重汉语文化元素的英译表述、英汉对译的措辞与形式,避免洋化表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母语文化生活和拓宽文化视野。通过张贴富有哲理的中英双语标识语等形式,强化文化氛围的营造;举办英文口语竞赛、中华经典诵读,营造“文化竞学”的氛围,以赛促学;利用“特色晚自修”展播优秀影视剧。

猜你喜欢

母语高职英语
母语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