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建筑与湖景的关联性研究
——以苏州独墅湖及其周边公建为例

2020-11-02周籽君申绍杰张慧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安徽建筑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教堂苏州

周籽君,申绍杰,张慧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1 研究概况

1.1 研究背景

湖泊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湖水又被称为心灵的圣地。城市湖泊更是城市肌体中不可替代的“肾脏”与“呼吸机”。各城市的湖泊以其宽阔的水面和变幻无穷的景观风貌,给城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在城市中,不乏众多沿湖畔而造的建筑,其中有许多公共建筑已成为城市中靓丽的景观,甚至成为城市的地标,例如湖州太湖的“月亮酒店”和苏州金鸡湖的“东方之门”。湖景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直接牵引着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构思的方向。而公共建筑又因其本身的公共性特点,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将环境心理学、人居环境导论等融入到方案中去,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考虑。

1.2 研究意义

城市湖景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公共建筑规划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而对建筑载体关注较少,缺乏对建筑空间视角的研究,造成对建筑和湖景的关联性论述不足。

建筑领域目前对住宅与湖景关联性的讨论是存在的,但研究主题大多围绕住宅的价格和价值,对公共建筑探讨的话题过少。缺少公共建筑的研究,就无法体现城市建筑与湖景的整体规律,因此缺乏对湖景研究的指导性。在本篇文章中,将针对独墅湖湖畔的三个公共建筑进行专项研究,并补充在建筑设计方面湖景的应用方法。

2 研究对象——苏州独墅湖及其周边建筑

2.1 区域自然环境

独墅湖是苏州市较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西侧,在金鸡湖的南部,与尹山湖和京杭运河相通。

独墅湖主体隐匿于大片树木之中,东岸北侧就是著名的白鹭公园,在公园外侧还有一排排高大的香樟树,完全将城市的喧嚣隔绝在外。经常在工业园区南北往来的人会发现,虽然独墅湖与金鸡湖二者紧邻,却截然不同。在这里没有苏州中心和摩天轮游乐场的狂躁与浮夸的商业气息,走到独墅湖周边就立刻走向安静。这也许是城市规划者刻意而为之,在苏州的一隅,为这片城市保留一块心灵栖息之地。

2.2 周边建筑特点

独墅湖东岸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在这里汇聚了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显然只需步行十几分钟就可到达的的独墅湖畔,成为这里学生傍晚及周末休闲健身和学习的好去处。独墅湖边不仅有可供自习的图书馆和让心灵沉静的教堂,时常还有帆船竞赛等水上运动可以观赏。湖岸3km长的景观慢道已较为完善,成为人们远离都市喧嚣,慢跑、闲聊、沉思的圣地。

西侧主要是正在开发的居住建筑,以高层较为普遍,也有部分的别墅群。在独墅湖北侧是独墅湖大道,靠近湖面是主体建在湖中岛上金鸡湖大酒店。南侧有在建的独墅湖第二通道和独墅湖生态公园。

2.3 独墅湖及其周边公建

独墅湖及湖畔的公共建筑是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的独墅湖教堂、图书馆和会议中心三个建筑案例,是周围居民及游人较为熟悉的公共建筑。湖景与建筑两者成就着彼此,大大提升了建筑体验感和湖景的社会价值。

建筑师通过“与水相融”、“借水入景”、“引水造园”的空间塑造方法,抓住较大室外场所环境中公共建筑设计的要点,将湖景与公建完美结合。在充分考虑场地与建筑的属性特点之下,这三个建筑作品,既提升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景观品质,又增加了整个城市的吸引力。

3 城市公共建筑与湖景的关联性案例解析

3.1 独墅湖基督教堂——与水相融

苏州独墅湖教堂位于独墅湖东岸,居于白鹭公园内部,起初是为了照顾较多居住在园区的外国人而建立的教堂,现在则是当地居民参与较多[2]。穿过茂密的树林和假山,能细微地感受到湖面吹来的凉风,但是教堂的主体仍被各种绿植遮掩,隐约显露出来的高耸塔楼尖部才能让人意识到它的存在。

主教堂、牧师楼和钟楼部分,依次沿着湖岸展开。三个部分的建筑高低起伏、轮廓各具特点,丰富了湖面东岸的天际线。高耸的塔楼倒影于水中,极大地延伸了建筑的空间感(图1)[3]。由院内拾阶而上,可以明显感受到特意布置的一条中轴线,沿着神道一直延伸到水中。在整个建筑中,建筑师主要强调轴线作用,在轴线中间串联着大台阶、广场、耶稣雕像、连廊、亲水平台和水中十字架(图2)。

在独墅湖教堂的设计中,将水的纯净融入肃穆的教堂空间确实独具匠心,用水体的透、虚反衬出教堂混凝土主体的坚实。清波微澜的水面与刚毅不动的十字架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表现出建筑与景观的两极性与反转性,更突出了教堂神圣的主题。在此处,体现了建筑师更高层次的设计追求,用真实案例阐释了建筑与自然是如何相融为一体的。

图1 教堂鸟瞰图

图2 水中十字架

3.2 独墅湖图书馆——借水入景

独墅湖图书馆是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情报所职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该图书馆于苏州工业园区,于2005年6月8日开馆。开馆后一直挖掘、传承、展示苏州工业园区优秀本土文化,把地方文献建设作为重点。

图书馆的整体建筑平面布置极具体块感,位置靠近独墅湖隧道,交通便利。由于公共使用功能较频繁,访问者以读书阅览为主,主体布置也将阅览空间放在中部。在图书馆西侧正中铺设有一条道路,一直延伸到独墅湖湖岸。夏日傍晚,坐在湖边,湖景带给人的不仅仅是一阵阵风的凉意,而是自然直接的触碰感。

在往常的阅览室设计案例中,主要考虑采光的需求,往往将大的建筑开窗放在南侧。而这里在主要立面设计上,面向西侧独墅湖水面全部使用了落地窗,将开放理念用到极致(图3)。四楼转角处有一个小咖啡馆,坐在这里,可以透过圆窗远望独墅湖优美的风景。

在建筑理念不断进步的今天,公共建筑的设计也开始重视人的感受和品质。仅仅是通过内部空间的塑造去创造人的情感变化,往往很难去实施。但是,当我们借助外部的资源,比如室外的自然景观来达到某种情感的升华的时候,会容易许多,这也俗称借景。在冥想之余,在读书之余,在休息之余,抬起头来,仰望窗外(图4),有无边的湖水映入眼里,是何其舒适。一年四季,一天的早晚,各有不同。顿时,所有的烦恼也随着湖水逝去。邻近的白鹭园,不时有几只白鹭从窗边飞过,脑海中自然地浮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正是如此,吸引了更多来独墅湖图书馆的读者,自习室长年一位难求,图书馆的意义显然已经超越了自身仅仅作为建筑的使用价值。

图3 图书馆立面

图4 图书馆外部景观

3.3 独墅湖世尊酒店(独墅湖会议中心)——引水造园

独墅湖会议中心地处月亮湾商务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6.7万㎡,由酒店主楼,会议中心,贵宾楼三部分组成,中心融入一处精巧的园林景观[4]。从总平面看,会议中心位置较为特殊,西侧紧邻独墅湖湖面,内部建筑呈现半包围式布局(图5)。在内外水面相连之处,有一小桥从上面通过,下面的桥洞就是湖水引入的开口。

在白天,园林较为隐蔽,从旁侧经过,大多数人的目光聚焦在独墅湖广阔的湖面上。但是夜里的园林实则是另一番风景。每每夕阳落山,灯光开启,有苏州古典建筑的风格的会议中心,在周遭众多的高楼体量与玻璃幕墙、金属等冷性符号材料所营造的场所语境中,立刻跳脱而出(图6)。园林内部的活水,在光线的辗转中如粼粼波光,动态效果强烈。其中的木桥石雕、亭台楼阁在水的光影之中变幻出千姿百态、令人神往的氛围,达到了点缀、美化公共建筑环境的效果[5]。加之入夏之后水面雾气缭绕,有种人间仙境之感。

图5 酒店总平面

图6 酒店中心景观

4 结论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面积的湖泊一步一步接近城市中心,许多建筑避免不了要在其周边崛起。如何建造出具有建筑本身属性特点,又充分发挥场所精神的公共建筑,这里可以参照苏州独墅湖及其周边公建。本文具体到建筑作品上,着重以独墅湖教堂、独墅湖图书馆、独墅湖会议中心作为突破口,总结出使公共建筑与湖景相互“利用”的益处和方法。

一方面,发挥湖景的最大价值,是设计公共建筑时优先要考虑到的。公共建筑可以延伸入湖水,使得公共建筑与水、自然植被、人造景观相融合;公共建筑也可以借助湖景的观赏性,使得公共建筑对外视野开阔,对内学习之人的心灵被打开,更好体验到远处的自然风景;公共建筑还可以引湖水造园,激活公共建筑内部活力,给人以动态的景观感受。

另一方面,公共建筑的存在,让城市湖景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带来巨大的社会和人文效益。不同风格的公共建筑让湖的边界线高低变化,城市天际线也更加丰富;在湖畔周边的公共建筑使得人们活动选择性增加,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体验,这才是湖景真正的公共用途。周末休闲的人群漫步在独墅湖湖畔,伴随教堂内祈祷的回响声,放松一周工作和学习的紧张情绪。当夜幕开始降临,湖面倒影出各种颜色,向人们展现了一场多姿多彩的光影秀。这样的城市,才会吸引并留下更多热爱生活的人。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教堂苏州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公共建筑年能耗强度影响因素交互作用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