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胀的影响研究

2020-11-01牛津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疼痛

牛津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对关节肿胀的影响。方法:抽取90例于本院2018.6~2019.7内接收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依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一般组(n=45)与综合组(n=45),一般组:常规护理,综合组:加用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护理前后疼痛(VAS)评分与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一般组,P<0.05;综合组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一般组(82.22%),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明显,可缓解其因肿胀引起的疼痛,同时大幅度提高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关节肿胀;针对性护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72

人体中最大关节便是膝关节,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关节,是由股骨与胫骨内外侧髁、髌骨构成,极易因外源因素受到损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严重膝关节病变首要治疗手段,可帮助膝关节功能重建,但该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功能,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术后極易发生并发症,术后难以康复[1]。大部分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肿胀,增加患者术后痛苦。怎样加强术后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就针对性护理对其术后关节肿胀的影响作出下述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90例于本院2018.6~2019.7内接收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依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一般组(n=45)与综合组(n=45),均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均全程参与并签字,两组相关信息基本相似,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一般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用药指导、早晚间查房巡视、病情监测及康复训练等。综合组基于此加用针对性护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术前指引患者进行踝泵与膝关节牵引力肌肉功能训练,加强下肢肌肉收缩功能,通过挤压下肢血管加强血液循环,改善术后关节肿胀程度;(2)每次查房时耐心询问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如烦躁、焦虑、消极不安等,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舒缓音乐及与家属聊天沟通等方法改善自身负性心理。与患者加强交流,向其讲解术后自我调节情绪方式、康复注意事项等,使其增强自信心,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治疗与护理;(3)术后将患者保持平躺姿势送回病房,密切观测患者手术部位有无肿胀,检查皮肤温度、下肢静脉回流情况等,将患者下肢抬高20~30°,确保下肢血液循环,将软枕放置患者患侧膝关节下使膝关节屈曲15~20°,缩短关节腔间隙,加强关节腔内压力,以降低出血;(4)术后指导患者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C及富含胶原蛋白类食物,禁止摄入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可进食牛奶、骨头汤及新鲜蔬果类食物,促使胃肠蠕动,提升血浆蛋白,使肿胀快速消散;(5)术后立刻对患者实施局部间断性冷敷护理,将盐水冰块放置患侧两旁,4h/次,连续冷敷3d,3d后予以局部间断性热敷护理,增进静脉回流、消肿;(6)详细为患者讲解术后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并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指引其实施膝关节伸屈、踝泵运动,避免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疼痛(VAS)评分,评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3.2观察两组满意度,依照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低于50为不满意,50~69分为较为满意,70~100分为满意,总满意率=(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一般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综合组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一般组(82.22%),P<0.05。

3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首要治疗措施,其能帮助膝关节功能重建,减少膝关节疼痛,加强腿部力量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但该手术会对患者造成极大创伤,术后极易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现象,不利于术后恢复[2]。发生肿胀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碎裂、血管壁透滤性增加等,此外患肢长期下垂,术后影响静脉回流,造成皮肤及软组织处产生肿胀表现。因此,增强围术期护理措施,改善肿胀程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显得十分重要[3]。

本文根据患者关节肿胀问题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术前康复训练开始,提升患者下肢肌肉收缩功能,避免形成下肢静脉血栓,降低术后关节肿胀程度;术后着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指引其学会自我调节负性心理,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早期术后康复训练可加快血液循环,避免关节痉挛,促使关节韧带、软骨及肌腱快速恢复,改善肿胀程度,利于预后[4]。本文试验进一步证明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肿胀程度,且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因肿胀引起的疼痛,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文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护理效果及HSS评分、并发症情况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9):2596-2601.

[2]钟文,彭小苑,欧阳艳菲.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7,32(8):45-47.

[3]丁庆彬,季艳萍,陈美宏, 等.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5):3257-3261.

[4]项少茜,周雪来.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3):371-373.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疼痛
谢谢你曾放过我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